[大]
[中]
[小]
摘要:
—、行业监管工作
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领导提出的制止行业做假行为的指示精神,2001年,全行业继续把“加大监管力度,查假、打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针对行业内出现的“银广夏”等一系列重大案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遏制行业造假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首先,加大了监督处罚力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先后与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监督检查局等部门联手,重点调查了涉嫌“黎明股份”、“银广夏”等恶性欺诈事件的执业机构,对有关机构和当事人作出了市场禁入等严肃处理。针对2001年初证券市场无形资产评估不规范的问题,及时调阅有关评估报告,组织专家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对评估行业的监管工作。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行业共处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220多件,其中处理事务所100多家,注册会计师120多人。其次,完善了行业监管制度,加强行业警示教育。为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管理,中注协在全行业逐步推行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报备制度,要求各事务所将自身的基本情况、业务收入情况及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的情况等以软盘数据的形式上报;印发了《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相关业务...
—、行业监管工作
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领导提出的制止行业做假行为的指示精神,2001年,全行业继续把“加大监管力度,查假、打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针对行业内出现的“银广夏”等一系列重大案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遏制行业造假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首先,加大了监督处罚力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先后与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监督检查局等部门联手,重点调查了涉嫌“黎明股份”、“银广夏”等恶性欺诈事件的执业机构,对有关机构和当事人作出了市场禁入等严肃处理。针对2001年初证券市场无形资产评估不规范的问题,及时调阅有关评估报告,组织专家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对评估行业的监管工作。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行业共处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220多件,其中处理事务所100多家,注册会计师120多人。其次,完善了行业监管制度,加强行业警示教育。为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管理,中注协在全行业逐步推行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报备制度,要求各事务所将自身的基本情况、业务收入情况及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的情况等以软盘数据的形式上报;印发了《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年检办法》等强化行业监管方面的文件;围绕提高执业质量、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先后召开了两次行业大会,对全行业进行警示教育;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惩戒手段,完善自律机制,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制定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谈话提醒制度;为充分发挥地方注协的积极性和有效监管力量,强化对特殊资格事务所日常监管工作,研究拟定了中注协和地方注协对特殊资格事务所监管权限的办法。
二、专业标准建设
2001年,中注协通过查阅和翻译大量文献资料,借鉴国际审计准则、国际评估准则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准则、评估准则,在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先后修改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验资》,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会计估计》、《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审计》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银行间函证程序》等3个审计执业规范和《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完成了《资产评估与会计税收关系》等9个资产评估科研项目。通过与工商、外汇管理部门协调、合作,进一步规范了验资业务和注册会计师在验资报告上的签名盖章行为。
三、注册管理工作
为转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管理职能,更好地发挥中注协在行业宏观管理方面的协调作用,从2001年1月1日起,将原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直接管理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非执业会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下放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原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直接管理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也改由其所在地省级协会管理。
对77家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事务所进行了2001年度检查。对不符合执业条件和违规执业的中天勤、华伦、中联信、深圳同人和深圳华鹏等五家事务所不予通过年检,收回执业许可证书,两家会计师事务所限期整改。
发出《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财政部关于会计师事条所跨省设立分所有关注册管理事项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师事条所年检暂行办法的通知》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转所或跨所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年检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管理行为。
与人民银行一起审核、公告了第二批从事金融相关业务审计事务所名单。对各地批准的3700名注册会计师及9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备案审核;审批了3400名注册资产评估师,并对各地审批的50家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了备案审核;为2000多名乡镇企业注册资产评估师换发了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证书。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执业注册会计师55897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7.5万人,会计师事务所4287家(其中具有证券审计资格的72家,金融相关业务资格的86家),年营业收入达到81亿元人民币;注册资产评估师23818人,资产评估机构2857家(其中具有证券评估资格的107家),年营业收入约为5.5亿元人民币。
四、考试、培训工作
在总结以往各年考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修订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等12个办法、规则和守则;重点实施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阅卷成绩登统方式改革;根据《招聘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专家试行办法》,试行向社会征集试题。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62万多人,比2000年增长了17%。57571人取得了单科合格成绩。2001年全国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共有11307人报名,比上年增长了47%,150多人考试合格。
2001年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编定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原主编负责制改为向社会招投标的方式,并对主客观题的分数比例进行了调整。5.3万多人参加考试,2500多人合格。经过五次考试,全国累计已有24100多人取得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合格证书。
2001年,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中注协依托北京、上海两个国家会计学院展开行业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培训班78期,培训总人数达到8019人次。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了对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和管理类内容的培训,陆续推出了《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等三本教材和《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注册会计师在公司重组中的保证性服务》等两期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资料。为适应未来行业培训工作的需要,在远程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同时,为加快对西部人才培养,中注协组织师资赴西部讲学,为西部培训师资举办11期培训班,培训1973人次,为西藏专门培养30名注册会计师。
五、行业理论研究
随着中国加入WTO,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注协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了行业发展理论研究工作。
(一)结合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真正体现事务所“人和”与“智合”的职业特点,中注协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协会,积极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推行合伙制的研究,特别是有限责任事务所向合伙制过渡的途径,研究向合伙制推进的配套政策,如事务所的民事责任赔偿机制、职业保险制度、合伙人财产登记制度等。
(二)根据2001年年初的工作计划,中注协积极参与财政部组织的《注册会计师法》修订工作。在清理国内与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翻译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法律法规。
(三)结合行业发展和业内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注协继续开展行业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2001年先后启动了《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与管理》、《中国企业家创造性价值研究》、《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研究》、《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偏离与防范模型》、《网上鉴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与改进》等六个重点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四)组织专门力量就入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和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六、财务制度改革
2001年,中注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章程》和财政部《关于同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中国资产评估师协会合并的通知》,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费交纳试行办法》,并经民政部批准于发布之日起执行。同时,在业内推行了《企业会计制度》和职业责任保险,完成了全行业的财务报表汇总工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务费的收取标准,经与国家计委协调,国家计委印发了《国家计委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收费标准问题的通知》。
七、积极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
为适应加入WTO后我国会计市场的新形势和新变化,2001年中注协共参加了六次国际会议和三次出国考察;共接待了24个外事来访团;筹备召开了两次国际研讨会;组织了五次面向国际的信息交流会;对已获亚行批准的60万美元技援赠款项目进行了周密的前期准备;批准了华安德等8家事务所成为国际会计公司中国成员所;办理了境外资产评估机构来华、港澳台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的临时执业审批59件。截至2001年底,中注协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个职业会计师组织和团体建立了正式交往关系,并成为亚洲及太平洋会计师联合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准则委员会的成员,派代表担任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审计及鉴证准则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的委员。已有海外非执业会员347人,其中台湾217人,香港109人,其他国家和地区21人。
八、行业网络建设
计算机广域网建设是行业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截至2001年底,除陕西、浙江因办公地址未定外,已顺利完成了中注协与29个地方协会的网络连接工作,标志着行业计算机广域网基本建成。办公自动化和注册管理软件经过一年的运行,趋于成熟,成果初现。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管理应用软件、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统计分析软件等的开发和行业管理IC卡的综合应用正在加紧进行。同期,顺利完成了利用世行贷款第二次采购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相关系统软件的任务。改版后的中注协网站经过近两年的运行,文件数超过1000个,10大类数据库的信息总量超过80万条,网站日访问数近10000次,点击次数达到3600万次/年以上。
九、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2001年初,按照国务院清理整顿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的指示精神,确定了本年度清理整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推进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评估和法律服务市场规范管理的意见,推动经国务院批转的几个规范管理意见的落实。
(一)下大力气推进中介机构实现脱钩改制。实现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的脱钩改制是清理整顿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落实这项工作,国务院清理整顿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清办”)制定了脱钩改制抽查工作方案,并组织清理整顿所涉行业的有关同志,分三个阶段对13个省份的300多家各类中介机构脱钩改制的情况进行了抽查。同时,向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发出了全面抽查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情况的通知,督促开展脱钩改制检查验收工作,并及时汇总了各地的抽查情况。截至2001年底,纳入清理整顿范围的13个行业共有执业机构68079家。其中应实现脱钩改制的有35245家,已完成脱钩改制的有32421家,约占应脱钩改制总数的92%。总体上讲,脱钩改制工作进展情况良好。
(二)逐步落实和完善分行业规范管理意见。自清理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国清办”先后组织召开了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组织和专家、学者、执业机构从业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60余次,赴20多个省市进行了实地调研。摸清了各类社会中介行业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6个规范管理意见(涵盖了纳入此次清整范围的13个行业),即:《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注册税务师行业归类合并统一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乡镇企业资产评估业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价格鉴证机构管理意见的报告》、《关于规范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我国法律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意见的报告》和《关于统一我国评估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意见的报告》。三行业合并意见、价格鉴证和乡镇企业评估规范管理意见,已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实施。为落实有关意见,“国清办”在2001年就乡镇企业资产评估机构转师、转所等问题多次与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协商,已办理完毕乡镇企业资产评估机构转为资产评估机构的有关工作。“国清办”还与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多次沟通,完成了珠宝评估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建章立制等工作,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中国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合并方案的商谈工作。为完善有关意见,“国清办”分别召开了法律、评估中介服务市场规范管理座谈会及专利代理机构、商标代理机构、企业法律顾问座谈会。同时,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反复修改,先后两次向有关部门发出评估、法律中介服务市场规范管理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汇总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规范管理意见报送国务院审批。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供稿,姚冬萍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