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 9502.39亿元,比上 年增长 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70.37 亿元,增长 4.6% ;第二产业增加值 4510.83亿元,增长 20.5% ;第三产业增加值 3321.19 亿元,增长 11.1%。第一、二、三产业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5%、64.8%和 29.7%。工业增加 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40%,标志着广西工业化从初期正式 迈入中期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859.07亿元,比上年 增加 2152.37亿元,增长 37.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71.81亿元,比上年增长 19%。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177.0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4.3%。其中,货物出口 96.1亿美元,增 长 14.8% ;货物进口 80.96亿美元,增长 37.8%。全年居民消 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543元,剔 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10.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17064元,实际增长 7.2%。
2010年,全区财政收入总计2253.2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1.99亿元,中央补助收入1164.34亿元,上年结余253.2亿元,调入资金9.25亿元,中央财政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55亿元。全区财政支出总计2020.2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07.59亿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1.39亿元,专...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 9502.39亿元,比上 年增长 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70.37 亿元,增长 4.6% ;第二产业增加值 4510.83亿元,增长 20.5% ;第三产业增加值 3321.19 亿元,增长 11.1%。第一、二、三产业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5%、64.8%和 29.7%。工业增加 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40%,标志着广西工业化从初期正式 迈入中期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859.07亿元,比上年 增加 2152.37亿元,增长 37.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71.81亿元,比上年增长 19%。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177.0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4.3%。其中,货物出口 96.1亿美元,增 长 14.8% ;货物进口 80.96亿美元,增长 37.8%。全年居民消 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543元,剔 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10.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17064元,实际增长 7.2%。
2010年,全区财政收入总计2253.2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1.99亿元,中央补助收入1164.34亿元,上年结余253.2亿元,调入资金9.25亿元,中央财政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55亿元。全区财政支出总计2020.2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07.59亿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1.39亿元,专项上解支出2.09亿元,调出资金4.26亿元,安排预算调节稳定基金4.9亿元。收支相抵后,滚存结余233.56亿元,扣除结转下年的支出208.24亿元,净结余25.32亿元。
一、统筹兼顾,狠抓增收节支工作
为完成年度预算收支计划和确保收支平衡,面对严峻的财政减收增支形势,各级财政部门从年初起就层层建立责任制,狠抓增收节支不放松。一是妥善处理好减税减费与增加收入的关系。在落实好中央扩大内需减免税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的基础上,密切配合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杜绝各种有税不征或减征、缓征行为。特别是国家信贷收缩及房地产政策调整后,各级财税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工作部署,在征收、管理、稽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避免财政收入流失。二是深入挖掘增收潜力。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扩大新的非税收入征收领域,加大非税收入的统筹力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厉行节约方针。在安排好各项重点支出的同时,切实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格控制2010年一般性支出的通知》(桂办发[2010]39号)后,各级财政部门狠抓落实,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突出重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全区争取中央财政基建以及其他各类重点公共投资累计164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多渠道落实配套资金,确保了重大项目早实施、早见效。二是大力支持交通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财政投入为引导,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支持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自治区财政安排航线培育资金1亿元、南宁机场建设资金3亿元、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资金3亿元、公路铁路建设资金30多亿元,积极支持国省道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培育经济发展。大力支持“两区一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等资源富集区,西江黄金水道和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自治区财政安排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资金11亿元,千亿元产业发展资金10亿元,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资金1.43亿元,支持柳州汽车城建设资金1亿元、汽车产业发展资金1亿元,支持自治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四是推动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自治区财政多方筹措资金20多亿元,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各项重点项目;投入资金5.15亿元,促进科技攻关、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优化结构,大幅增加民生支出
一是加大保障民生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强社会薄弱环节投入,全区财政涉及民生的投入达1096亿元,比上年增加239亿元,增长21.8%,较好地保障了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民生政策的资金需要。二是支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各级财政精心制订方案,及时落实资金。自治区财政多渠道筹措资金215.9亿元,涉及10大类37个子项目。三是支持抗灾救灾工作。面对自治区持续干旱、严重洪涝灾害,各级财政积极筹措抗旱救灾资金6.4亿元、春耕生产资金30多亿元、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资金23.58亿元、抗洪救灾资金1.8亿元,确保了灾区救灾复产顺利推进。
四、加大投入,保障“三农”事业发展
2010年,全区各级财政农业农林水事务支出26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高于全区经常性收入11.6个百分点,有力地保障了广西“三农”事业发展。下达资金13.19亿元,开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大会战。安排资金3.7亿元,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补助政策,支持农业病虫害防治。自治区财政筹措各类资金63.32亿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16.13亿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5.09亿元,合计84.54亿元,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新增恢复灌溉面积7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90万亩,解决了348万人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完成了中央专项规划内250座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和544座水库验收任务。筹措资金27.88亿元,育林基金4.46亿元,森林植被恢复费3.88亿元,退耕还林资金12亿元,合计48.22亿元,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安排资金41.27亿元,用于农村公益事业、人畜饮水、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安排扶贫资金18.22亿元,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自治区财政筹措各项直接涉农补贴资金67亿多元,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主要用于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定单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罗非鱼出口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林业和渔业生产用油补贴等,切实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五、支持基层,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支出1145.04亿元,比上年增加266.7亿元,增长30.4%,占全区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09年的54.1%提高到57%。全区将近90%的市、县享受到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也不断扩大。2010年自治区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达479亿元,比上年增加103.48亿元,增长27.5%。各项转移支付的实施,提高了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
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扎实推进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14个试点县财政运行平稳,在减少财政管理层级、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增强县级政府调控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反映良好,为全面推行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奠定了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适当调整绩效性转移支付考核指标的权重。适当扩大标准支出的范围,增加了9项涉及社保、教育、农业等民生支出项目。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给予适当照顾,增加各市县森林覆盖率作为成本差异系数的考核指标。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全面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稳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试点;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等改革。四是积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全面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加快实施;稳步推进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整合运营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各项改革。五是完善财政投资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七、着眼绩效,推进财政“两基”、“两化”管理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自治区本级修订了预算支出指标管理办法、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办法等。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部门预算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规范了项目库建设。二是强化主体责任意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特别是强化了各预算单位支出执行主体责任,促进各预算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三是建立健全财政支出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支出进度的量化考核,促进各部门、各单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四是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动态监控。通过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管理的职责权限、岗位设置,明确监控范围、监控重点和业务标准等,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支付管理。五是全面清理项目结余资金。对自治区本级各部门未按规定列入部门预算或一直未拨付资金的项目以及连续结转两年以上的非基建项目结余资金,由财政部门收回统筹安排使用。六是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抓好“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做好扩内需保增长资金和各类涉及民生资金的监管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七是加快实施“金财工程”建设。加强大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财政信息综合利用效率,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供稿,石文伟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