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2010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和不均衡复苏,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新兴经济体国际影响力和发言权继续得到提升。各国借助二十国集团(G20)等合作机制扩大自身影响的意图日趋明显,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财政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努力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参与以G20为主要平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
2009年9月,G20领导人在匹兹堡峰会上决定建立“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这为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供了重要平台。2010年,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下启动的宏观经济政策相互评估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互评工作。一是全面阐述中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呼吁各方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完善金融体系,倡导开放贸易,缩小发展差距,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二是积极宣传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及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使国际社会及时、准确地了解中国的政策主张。三是先后两次整理形成中国国家政策框架和未来5年宏观经济预测...
2010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和不均衡复苏,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新兴经济体国际影响力和发言权继续得到提升。各国借助二十国集团(G20)等合作机制扩大自身影响的意图日趋明显,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财政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努力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参与以G20为主要平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
2009年9月,G20领导人在匹兹堡峰会上决定建立“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这为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供了重要平台。2010年,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下启动的宏观经济政策相互评估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互评工作。一是全面阐述中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呼吁各方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完善金融体系,倡导开放贸易,缩小发展差距,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二是积极宣传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及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使国际社会及时、准确地了解中国的政策主张。三是先后两次整理形成中国国家政策框架和未来5年宏观经济预测数据并对外提供,为中方参与互评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四是作为G20“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工作组牵头部门,利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财政和央行副手会、工作组会等场合,强调互评应坚持成员国主导原则,充分考虑各国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理解并尊重各国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政策的自主权。五是在全球经济失衡、人民币汇率、经常账户量化目标、纠正外部失衡“参考性指南”等问题上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引导各方对全球经济再平衡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思考与研究,避免片面夸大新兴经济体在弥补全球总需求不足中的作用。
二、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改革目标如期完成
加快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是G20重点议题之一。在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匹兹堡峰会确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和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投票权改革的量化目标,即IMF从份额高估国向份额低估国转移至少5%的份额,世行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增加至少3%的投票权。
2010年3月,财政部在北京主办G20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研讨会。来自G20成员国政府、IMF和世行等国际组织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4月,各国在华盛顿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就世行投票权改革方案达成一致,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投票权整体增加3.13%,如期完成了匹兹堡峰会提出的改革目标。改革后,中国在世行投票权跃升至第三位,代表性和发言权大大提高。同时,财政部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开展工作,就IMF份额改革问题加强与“金砖四国”及有关国家的沟通协调。在2010年10月韩国庆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将IMF份额向富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份额低估国转移至少6%,完成了匹兹堡峰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上述成果成为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代表性和发言权的重要里程碑。
三、推动新兴大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上升,新兴大国联合自强、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和能力迅速增强,在“金砖四国”、“基础四国”等合作机制内的财经协调进一步加强。财政部在2010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先后主持召开两次“金砖四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两次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四国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关键议题上形成共同立场,并在G20会议讨论中相互呼应,使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得到各方高度重视。
2009年9月,“金砖四国”伦敦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决定由四国财政部与央行就世界经济走势和四国应发挥的作用开展联合研究。2010年,各方稳步推进研究工作并于9月11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一次专家研讨会,主要就报告主体架构和各章节内容进行了讨论。该研究对进一步推进四国财政金融领域合作、分享发展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四、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与规则的制定,深入推进金融监管改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进行了认真反思。在G20的直接推动下,新的国际金融标准和准则陆续出台,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监管改革扎实推进,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塑工作逐步展开。在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全球税收论坛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G20陆续在确定金融部门改革方向、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确定的银行资本与流动性框架、实施金融机构薪酬改革原则、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与监管、加强对影子银行和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等方面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完善了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0年,财政部在征收金融交易税、加强薪酬管理、打击不合作辖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等方面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合作,不仅为制定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提供了良好借鉴。
五、积极参与亚欧财金合作机制下的对话与交流
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危机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加强亚欧财金领域合作对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复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财政部会同国内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亚欧财金合作机制下的各项对话与交流。一是积极参与4月17—18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欧财长会的会议文件磋商等相关工作,在全球经济下行对亚洲和欧洲产生的影响、退出战略的设计和时机、经济结构调整、全球经济失衡、汇率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上明确阐述中方立场。在因冰岛火山灰导致赴欧洲航班取消而未能与会的情况下,我国代表团通过提交书面发言稿等形式表达了对有关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会议通过的《会议总结》内容相对客观、平衡,对推进未来亚欧财金领域合作具有积极意义。二是积极参与10月4—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的准备工作,就会议成果文件涉及财金领域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三是做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陪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相关工作。10月4日,谢旭人部长在布鲁塞尔应约会见欧元集团“三驾马车”(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雷恩),双方就中欧经济形势与合作、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财政部国际司供稿,郭文松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