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11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按照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的总体部署,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办56号文件精神,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大力实施“制度建设年”主题活动,狠抓行业科学发展制度建设,深入实施行业发展五大战略,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积极推进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7976家,注册会计师97510人。全行业2011年实现业务收入436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一、发布五年规划,统领“十二五”时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中央领导和财政部领导批示指示精神以及国办5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制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业务收入翻一番;着力培养350名领军人才、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5000名新业务领域复合型业务骨干;着力培育10家执业网络、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和市场影响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事务所,至少有3家以上内资事务所迈入世界前2...
2011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按照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的总体部署,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办56号文件精神,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大力实施“制度建设年”主题活动,狠抓行业科学发展制度建设,深入实施行业发展五大战略,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积极推进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7976家,注册会计师97510人。全行业2011年实现业务收入436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一、发布五年规划,统领“十二五”时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中央领导和财政部领导批示指示精神以及国办5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制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业务收入翻一番;着力培养350名领军人才、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5000名新业务领域复合型业务骨干;着力培育10家执业网络、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和市场影响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事务所,至少有3家以上内资事务所迈入世界前20强之列。
二、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准则国际趋同、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取得新成果
(一)人才培养战略力求创新。贯彻落实《国家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财政部《会计行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制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系统提出“十二五”时期行业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统领行业人才建设各项工作。举办行业领军人才(金融审计方向)培训班,向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定向选拔24名金融审计业务骨干,打造金融审计高端人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项目进行改革,探索实行“实习与就业挂钩、学生与事务所互选、部分费用先垫后报”的机制。
举办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共有55.2万人报名,综合阶段有6723人报名,累计报考139万科次。召开考生座谈会,听取考生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各项工作。
(二)准则国际趋同战略迈出新步伐。积极推进与香港方面的等效谈判工作,中注协相继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等效联合声明,确认新修订的内地审计准则与香港审计准则实现持续等效,内地职业道德守则与香港职业道德守则实现等效。2011年,欧盟正式通过决议,确认我国审计监管体系与欧盟审计监管体系等效。
(三)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继续深入。制定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协议范本》,指导事务所组织形式向特殊普通合伙转制。组织举办“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如何做国际会计公司董事”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等专题高级研修班,着力培养事务所做强做大和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深入实施新业务拓展战略,提高服务能力
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制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拓展战略实施意见》、《注册会计师业务指导目录(2012年)》,发布实施《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节能项目鉴证指引》等相关技术指引,指导注册会计师开展新业务。在2010年建立4个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1个试点项目的基础上,2011年在云南、上海、深圳、福建、辽宁、湖北、河北等地建立6个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2个试点项目。建立会计服务示范基地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建设开通4个网上服务平台,统筹推动和规范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更好服务国家重点区域、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四、迅速启动行业信息化战略,稳步推进
在对国外协会和事务所信息化情况、中注协和地方注协信息化建设现状、典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现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确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原则,明确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建设步骤和保障措施,提出要用5年的时间,按照制定规划、建设系统、整合应用“三步走”的总体思路,建成行业管理与服务平台、事务所业务与管理平台、行业服务经济社会三大信息系统应用平台,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
五、大力推进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改革,加强行业监管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贯彻落实风险导向监管理念,将检查工作重心由业务项目检查转移到项目检查与系统风险检查并重,建立起以周期性检查为基础、防范系统风险为核心、体现独立监管要求、与国际普遍认可监管制度趋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管体系。按照改革后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开展2011年度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各级注协对存在严重问题的88家事务所和245名注册会计师实施了行业惩戒。
加强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事前事中监管,先后约谈了11家证券资格事务所,及时向其提示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针对上市公司紫鑫药业涉嫌财务造假事件,迅速组织力量对有关事务所实施专案检查。在2010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调整利润总额286亿元,调整应交税费138亿元,调整资产总额3006亿元,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整体信息质量。
六、深入开展行业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
按照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财政部党组的工作部署,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提升行业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2011年,全行业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制度建设年”主题活动,全国行业党组织和注协合计制定(修订)制度808项,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及党组织合计制定(修订)制度57089项,初步建立起有利于促进行业跨越式发展的现代制度规范体系,为推动行业科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建设提供保证。
结合创先争优机制建设成果,进一步修订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依据评价办法发布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信息显示,排名前百家的事务所2010年业务收入为231.04亿元,占2010年度全行业总收入375亿元的61.6%;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事务所数量达到38家,比2009年增加了4家;内资事务所年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4亿元,与《国际会计公报》发布的2010年度主要国际会计公司网络收入排名第19位的事务所收入相当,与中外合作所平均收入比由2007年的1:7.12上升为1:2.29。
积极推进行业党群共建工作。制发《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内重大事项报告规定(试行)》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促进行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向省级行业党委下拨行业党建专项补助经费,引导推动各省区市财政部门、注协提供配套资金,为行业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推动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团组织筹建工作,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13个省区市成立注册会计师行业团组织,688家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团组织,登记行业团员24307人。协调中央统战部和财政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统战工作的意见》,协调中华全国总工会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基层工会建设的通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湖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和河南省洛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全行业组织开展“十百千”评选表彰活动、“十大类岗位能手”评选活动和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注册会计师系列)评选。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
2011年9月7~9日,中注协会长李勇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十八届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加强合作 促进发展 实现共赢》的演讲,得到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亚太会计师联合会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会计职业组织领导人的普遍认同。中注协积极参与行业国际事务,会长李勇当选国际综合报告理事会(IIRC)理事,中注协代表当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小事务所委员会(SMP)委员;承办国际综合报告理事会会议和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会议。继续加强与港澳台会计行业的交流,组织行业代表赴香港参加2011年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这些活动有效扩大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影响。
八、加强协会建设,发挥服务和管理作用
组织召开中注协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会长会议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充分发挥理事会和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就行业重大政策、重大事件进行决策和咨询,加强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
积极开展对外沟通协调,扩大行业宣传。按照“开门办会”的思路,相继走访了国资委、审计署和证监会等部门,就相关情况加强沟通,增进互动,共同促进行业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认真做好相关立法研究建言,积极参与《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提出有关意见并与各方面协调,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制定的与行业有关的规划、政策等研究反馈行业意见。将2011年定位为“高端宣传年”,加强与中央媒体的合作,全年媒体报道800多篇次,提升行业社会形象。
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精神,着力加强各级注协机关作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全国注协秘书长领导力培训班,召开全国注协秘书长座谈会,密切工作联系,加强工作指导。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实施聘请访问研究员制度,并先后聘请6名访问研究员,推动行业发展战略实施和行业建设。
协会建设取得的成绩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中注协被民政部评为5A等级(最高评估等级)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陈毓圭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刘刚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中注协党委被评为“财政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中注协“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供稿 冯毅 万俊杰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