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漳州长泰区:统筹财政资金促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谱新篇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财政局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财政局坚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财政支出,从“项目策划、资金统筹、闭环管理”三维度多点位精准施策,聚力乡村振兴“长泰样板”建设。2018—2022年,累计统筹相关资金6.58亿元,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村镇城画卷美,点线面整体化”新篇章。
(一)建智库善联动,项目策划有的放矢。一是归整支持政策,汇编共享清单。梳理汇总可争取的政策和项目,形成《福建省财政厅下达的专项资金补助文件汇总清单》和《福建省财政安排的切块项目清单》动态共享清单。2023年以来,累计下发项目补助共享信息677条,实现上级有投向政策、部门有申报项目。二是突出靶向发力,做实资金保障。围绕乡村建设、文旅融合、村企共建等131个特色乡村振兴考核指标,统筹区本级资金7373万元有力保障项目建设,激发乡村振兴大比拼热潮,助推长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扩容项目储备。采取乡镇推荐、部门把关方式,做好项目筛选与申报指导,找准政策与区情的集合点与突破点,突出项目个性化,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项目储备库。2023年以来,指导策划储备乡村振兴项目1...
漳州长泰区:统筹财政资金促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谱新篇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财政局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财政局坚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财政支出,从“项目策划、资金统筹、闭环管理”三维度多点位精准施策,聚力乡村振兴“长泰样板”建设。2018—2022年,累计统筹相关资金6.58亿元,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村镇城画卷美,点线面整体化”新篇章。
(一)建智库善联动,项目策划有的放矢。一是归整支持政策,汇编共享清单。梳理汇总可争取的政策和项目,形成《福建省财政厅下达的专项资金补助文件汇总清单》和《福建省财政安排的切块项目清单》动态共享清单。2023年以来,累计下发项目补助共享信息677条,实现上级有投向政策、部门有申报项目。二是突出靶向发力,做实资金保障。围绕乡村建设、文旅融合、村企共建等131个特色乡村振兴考核指标,统筹区本级资金7373万元有力保障项目建设,激发乡村振兴大比拼热潮,助推长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扩容项目储备。采取乡镇推荐、部门把关方式,做好项目筛选与申报指导,找准政策与区情的集合点与突破点,突出项目个性化,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项目储备库。2023年以来,指导策划储备乡村振兴项目175个,同比增长35.6%。
(二)创机制拓渠道,资金保障多维集中。一是细化预算,财力保障程度高。坚持“保重点、促民生”,实施公共预算精细化管理,突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示范村等关键环节。2023年,安排涉及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及奖励资金的一般公共预算达2700万元,同比增长57%。二是完善机制,争取补助资金多。建立向上争取资金“六个一”工作机制,即“明确一个目标任务、编制一本项目手册、完善一套奖励办法、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成立一个联合专班、出台一项考评办法”。2020年以来,累计争取乡村振兴建设资金9000多万元,保障170个乡村振兴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累计完成裸房整治10241栋,270万平方米,率先在全省实现无裸房村。三是足额提取,土地收入增动能。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从2018年的330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11347.34万元,五年累计投入2.8亿元用于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和管护、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入选全国第五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区。四是财金联动,加力提效强支撑。安排不低于20%的一般债券额度用于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公益性项目建设,有力弥补乡村振兴投入短板,开辟财政支农新路径。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一般债券18280万元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成立漳州市开泰支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三农”,有效解决“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抓规范强管理,资金落地精准见效。一是优化流程,资金下达速度快。优化指标上线程序,将争取到的上级补助资金指标一周内下达到项目主管部门,资金下达速度由原来的14天缩短至7天,确保补助资金零挤压、项目建设有保障。二是闭环管理,项目绩效成果好。强化预算闭环管理,对指标分配、使用、数据录入等全过程监管,按时按点精准发放乡村振兴补助等惠农惠民资金,确保各项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三是监督问效,资金使用效益高。建立衔接资金支出报告制度,实时掌握衔接资金支出情况;开展“一季一抽查”行动,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把资金和监管“一竿子插到底”,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精准落地见效。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