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岛:举办主题教育总结会议暨“促发展 激活力 争一流”处长擂台
青岛市财政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省、市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日前,青岛市财政局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暨“促发展 激活力 争一流”处长擂台,全面回顾总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的工作并部署下一步任务,引导广大财政干部巩固深化好主题教育成果,继续奋进,全力以赴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度,以实在实干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擂台比武中,25位处室(单位)负责人依次上台,汇报主题教育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创新的举措、取得的成效,谋划下一步重点任务和举措,在“亮绩”“赛绩”中传递能量,在互学互鉴中激发动力;与会评委现场进行打分并公布结果,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青岛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鞠立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财政局在市委第四巡回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紧紧锚定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一体推进各项重点措施落实,着力凝心铸魂、学思践悟,着力深入一线、破解难题,着力提质增效、为民造福,着力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青岛:举办主题教育总结会议暨“促发展 激活力 争一流”处长擂台
青岛市财政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省、市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日前,青岛市财政局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暨“促发展 激活力 争一流”处长擂台,全面回顾总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的工作并部署下一步任务,引导广大财政干部巩固深化好主题教育成果,继续奋进,全力以赴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度,以实在实干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擂台比武中,25位处室(单位)负责人依次上台,汇报主题教育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创新的举措、取得的成效,谋划下一步重点任务和举措,在“亮绩”“赛绩”中传递能量,在互学互鉴中激发动力;与会评委现场进行打分并公布结果,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青岛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鞠立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财政局在市委第四巡回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紧紧锚定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一体推进各项重点措施落实,着力凝心铸魂、学思践悟,着力深入一线、破解难题,着力提质增效、为民造福,着力攻坚克难、务求实效,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广大财政干部要将从主题教育中汲取的智慧转化为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突出“财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定位,加快推进“六型”财政建设,努力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展现财政担当、贡献财政力量。
一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建设“发展型”财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实好“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等一揽子财政政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完善大事要事保障机制,将财政资源配置、财政政策供给向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重大战略、重要任务聚焦用力,为打造“六个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坚持政府债券早发快用,重点投向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更好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补短板作用。完善财政金融联动机制,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二是坚持公共财政导向,加快建设“民生型”财政。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占比稳定在70%左右。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统筹资金支持每年办好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重点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力度,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扩围增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加快建设“节约型”财政。加强预算编制源头控制,实现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预算“只减不增”,节省出更多宝贵的资金用于民生紧要处。硬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强化预算指标管理,不得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全面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引导预算单位牢固树立“成本和效益并重”的理念,推动财政资金实现节本增效。
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财政。发挥预算管理的“排头兵”作用,持续完善“1+6+N”的预算管理改革框架体系,强化“四本预算”统筹,硬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发挥支出标准的基础支撑作用,分门别类研究制定市级专项资金支出标准体系,为编实编细2024年预算打好基础。发挥财政体制的牵引作用,缩小区(市)间财力差距,以改革红利释放功能区发展活力,在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建立市对区(市)财力支持政策。发挥先行先试的“破冰船”作用,积极争取更多中央和省部署实施的重大财税改革落地青岛,争创在全省乃至全国拿得出、叫得响的改革典型经验。
五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快建设“安全型”财政。夯实基层“三保”“压舱石”,密切关注基层财政运行情况,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筑牢债务风险“防火墙”,加强政府债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前做好到期债务偿债规划,确保全市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织密财会监督“防护网”,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财政内控建设,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六是实施固本强基行动,加快建设“专业型”财政。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发挥好“五星级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党的建设与财政业务融合互促机制,推动机关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完善大抓学习的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检验”,不断提升干部驾驭财政工作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推动财政工作行稳致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