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湖南衡阳:数字赋能助推评审跑出“加速度”
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谭科晖
今年以来,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保障、降本、增效、规范”总体目标,加快财政评审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阳光评审平台,以数字赋能将制度、流程嵌入评审系统,实现从项目送审到出具评审报告全过程无纸化线上评审模式,跑出衡阳财评“加速度”。
业务办理“集约化”,提升评审质量效率
从2024年1月1日起,全面启用新版的评审管理系统,将项目评审的7个阶段、71个流程节点全部嵌入到系统,实现“建设单位项目登记→中介机构审核→送审资料预审→财政评审→评审结论报批→出具评审结论→建设单位领取报告”全过程线上办理。项目评审每个流程节点的起止时间、执行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在系统中显示,可实时查阅,压实了各方责任。同时,所有评审资料均可在对应流程节点上传系统,相关人员一键即可调阅,所有操作记录全程留痕,评审质效大幅提升。截至5月底,共完成项目评审225个,评审金额54.82亿元,审减金额5.74亿元,平均评审时长缩短10个工作日。
为更好服务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市财政采取“专人负责制”,安排15名评审工程师对接,提前介...
湖南衡阳:数字赋能助推评审跑出“加速度”
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谭科晖
今年以来,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保障、降本、增效、规范”总体目标,加快财政评审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阳光评审平台,以数字赋能将制度、流程嵌入评审系统,实现从项目送审到出具评审报告全过程无纸化线上评审模式,跑出衡阳财评“加速度”。
业务办理“集约化”,提升评审质量效率
从2024年1月1日起,全面启用新版的评审管理系统,将项目评审的7个阶段、71个流程节点全部嵌入到系统,实现“建设单位项目登记→中介机构审核→送审资料预审→财政评审→评审结论报批→出具评审结论→建设单位领取报告”全过程线上办理。项目评审每个流程节点的起止时间、执行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在系统中显示,可实时查阅,压实了各方责任。同时,所有评审资料均可在对应流程节点上传系统,相关人员一键即可调阅,所有操作记录全程留痕,评审质效大幅提升。截至5月底,共完成项目评审225个,评审金额54.82亿元,审减金额5.74亿元,平均评审时长缩短10个工作日。
为更好服务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市财政采取“专人负责制”,安排15名评审工程师对接,提前介入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等流程,通过评审前置、开辟绿色通道等举措,尽最大可能将评审时间压缩至1周左右。
中介抽取“公开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收到建设单位在评审管理系统发起的委托抽签后,市财政同步在评审管理系统、阳光评审服务平台、财评子网站上发布报名公告,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报名。通过“线上随机分配抽签编号”、“线下摇号随机抽取编号”的“双随机”方式为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抽取造价咨询机构。“双随机”抽签全程现场直播,有建设单位、财评中心和监督人等多方参与,事后可查看视频回放。同时,将抽签结果进行同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衡阳财政今年已开展了11期现场直播,通过“线上随机分配抽签编号”、“线下摇号随机抽取编号”的“双随机”方式为29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抽取造价咨询机构,该种方式真正做到了全过程公开、公正、透明,得到项目建设单位、造价咨询机构等参与各方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评审口径“标准化”,防范评审廉政风险
近年来,市财政局先后编制了《衡阳市政府投资项目常用材料价格手册》、《工程结算评审常见问题计价计量规范手册》、《衡阳市本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其他费用评审指南》等评审标准,实现了评审标准统一、口径一致,既减少了评审争议,提高了评审效率,又减少了项目评审的自由裁量权,构筑了防范评审廉政风险的坚实防线。
信息查询“指尖化”,打造便民服务平台
依托衡阳市财政阳光评审服务平台,在市财政局和市行政审批局大厅显著位置摆放触摸式查询机,主动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财政评审政策、材料价格、评审规程、项目评审进度等信息整合到平台,实时更新评审动态,社会公众动动手指即可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评审信息。
责任编辑 梁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