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辽宁:高标准启动2024年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辽宁省财政厅
为持续夯实“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增强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和实施效果,辽宁省财政厅聚焦保障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相关任务落实,主动谋划扩大范围,2024年选取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较大的30个政策和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
一是在“精准”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八大攻坚”任务落实,精准选择科技创新、资源环境、农业水利、教育医疗等领域30个项目,涉及资金规模375亿元,靶向开展重点评价、重点监控、中期评价、政策评估等,支持培育发展新动能、绿色低碳发展、农业强省建设及增进民生福祉等财政政策精准有效实施,进一步发挥绩效评价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政策效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是在“创新”上求突破。启动成本绩效管理试点,首次开展省属高校、监狱系统等成本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综合衡量产出内容和投入成本,推动实现公共服务标准、成本定额标准和财政支出标准协调统一,力求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创新开展辽宁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客观分析基金出资的经济性、...
辽宁:高标准启动2024年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辽宁省财政厅
为持续夯实“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增强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和实施效果,辽宁省财政厅聚焦保障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相关任务落实,主动谋划扩大范围,2024年选取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较大的30个政策和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
一是在“精准”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八大攻坚”任务落实,精准选择科技创新、资源环境、农业水利、教育医疗等领域30个项目,涉及资金规模375亿元,靶向开展重点评价、重点监控、中期评价、政策评估等,支持培育发展新动能、绿色低碳发展、农业强省建设及增进民生福祉等财政政策精准有效实施,进一步发挥绩效评价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政策效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是在“创新”上求突破。启动成本绩效管理试点,首次开展省属高校、监狱系统等成本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综合衡量产出内容和投入成本,推动实现公共服务标准、成本定额标准和财政支出标准协调统一,力求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创新开展辽宁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客观分析基金出资的经济性、规范性和效益性,为改进管理、基金存续等提供重要参考。
三是在“全面”上做文章。多元维度、广泛视角提升绩效评价层级,坚持“四本预算”全覆盖,同步开展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绩效评价。全方位开展部门(单位)整体、政府债务、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落实人大审查等有关意见,开展绩效自评抽审及质量分析,提高目标指标编制的完整性、相关性、科学性。持续推动由项目、政策微观绩效逐步实现向行业、领域中观绩效转变,向政府资本、资金、资产、资源“四资”宏观绩效拓展延伸。
四是在“精管”上花力气。规范管理程序,强化内部控制,将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作为省财政厅重大事项,报请厅党组会审议,明确内部控制责任,加强关键环节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优化构建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公平竞争。综合考量机构资质、管理经验、实施计划、最低报价等因素,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原则,以公开招标方式评选出专业能力突出、从业经验丰富、执业信誉较好的11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本年度绩效管理服务,同步启用“云平台”对机构评价全过程进行跟踪,为提升绩效管理结果质量引智借力、强化保障。
五是在“精细”上出实招。按照重点绩效评价、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重点绩效监控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细化绩效评价内容,对成果报送时限、现场评价比例等方面设定明确标准,要求第三机构对决策立项、资金执行、项目管理和实施、政策产出和效益、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等情况进行分析审视,提出详实建议。周密组织绩效管理项目招标,发布需求——公告得分——公布结果“线上”便捷操作,报价解密——抽取专家——现场评审“线下”封闭运行,环环相扣、不遗巨细,确保政采行为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提高机构和项目的适应性和匹配度。
六是在“精算”上见成效。在采购经费节支方面,勤俭节约、精打细算,通过实施公开招标节省预算金额3.3%,切实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在工作计划编排上,持筹握算、倒排工期,较以往提前一个月启动年度重点绩效评价项目征集工作,5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发工作方案、政府采购招标、召开动员会议等一系列实施准备工作,为绩效管理结果及时有效服务财政决策打好提前量。
责任编辑 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