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4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
本刊记者|刘慧娴
5月20日,财政部公布1—4月财政收支情况。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2%左右,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财政收入可比增长2%左右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财政收入方面,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26亿元,同比下降2.7%,扣除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入库抬高基数,以及2023年年中出台的4项减税政策对今年财政收入形成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其中,1—4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4.9%,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下降7.6%,主要受2022年部分中小微企业缓税于2023年入库、抬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税增长8.3%,主要是卷烟、酒、成品油等消费品产销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企业所得税增长0.9%,主要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带动。个人所得税下降7%,主要受去年年中出台...
1—4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
本刊记者|刘慧娴
5月20日,财政部公布1—4月财政收支情况。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2%左右,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财政收入可比增长2%左右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财政收入方面,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26亿元,同比下降2.7%,扣除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入库抬高基数,以及2023年年中出台的4项减税政策对今年财政收入形成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其中,1—4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4.9%,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下降7.6%,主要受2022年部分中小微企业缓税于2023年入库、抬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税增长8.3%,主要是卷烟、酒、成品油等消费品产销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企业所得税增长0.9%,主要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带动。个人所得税下降7%,主要受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影响。出口退税8101亿元,同比多退1280亿元,增长18.8%,有力支持外贸出口增长。
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快预算下达和增发国债资金使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集中财力办大事。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483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31.3%,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主要支出领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702亿元,增长3.8%;教育支出13485亿元,增长3.1%;城乡社区支出6886亿元,增长11.5%;农林水支出6735亿元,增长12.7%;住房保障支出2656亿元,增长7.8%。
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 强化预算执行约束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人大批准2024年中央预算后,财政部及时组织做好预算批复下达工作。截至4月上旬,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8.68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5.1%;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具备条件的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完毕。
财政部将严格执行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严控执行中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和预算追加事项。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项目评审力度,全面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强化监控结果应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使用。
充分发挥专项债券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1—4月,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7164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建设,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建设实施,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财政部将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优化政府投资节奏和力度,发挥好债券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科技创新
财政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将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加大科技投入,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经费预算37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同时,加强科技任务与经费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持重点,强化绩效管理,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一是支持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投入力度,2024年安排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980亿元,增长13.1%,支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支持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全力保障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布局实施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三是支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对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稳定支持,着力支持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政府性融资担保是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在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方面已发挥积极作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2024年,财政部拟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通过提高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引导银行和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