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卷首PREFACE
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着力点
特约评论员|马海涛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强财政政策效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稳步推进,持续深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动:
第一,在理念层面,要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与政绩考核制度的有机融合。与传统的政府预算编制模式明显不同,预算绩效管理积极主张政府编制预算要特别关注结果、关注成本、关注效益。财政部门、预算部门践行这样的理财观念不但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是高度一致的,而且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要想充分引导财政部门、预算部门牢固树立物有所值的理财观,除了积极倡导和加强宣传之外,完全可以借助现有较为健全的政绩考核制度来加以推广和贯彻,把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财观转变为新时代政绩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第二,在制度层面,要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法治化与集成化的有机融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才...
卷首PREFACE
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着力点
特约评论员|马海涛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强财政政策效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稳步推进,持续深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动:
第一,在理念层面,要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与政绩考核制度的有机融合。与传统的政府预算编制模式明显不同,预算绩效管理积极主张政府编制预算要特别关注结果、关注成本、关注效益。财政部门、预算部门践行这样的理财观念不但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是高度一致的,而且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要想充分引导财政部门、预算部门牢固树立物有所值的理财观,除了积极倡导和加强宣传之外,完全可以借助现有较为健全的政绩考核制度来加以推广和贯彻,把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财观转变为新时代政绩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第二,在制度层面,要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法治化与集成化的有机融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才能行稳致远,提质增效,长治久效。首先,作为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预算绩效管理的法治化作为其提质增效的发力点,逐步加快构建统一、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制度基础。其次,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把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集成作为其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既要增强预算绩效管理与人大的预算绩效审查监督、审计机关的绩效审计、社会公众的绩效监督的协同,也要增强政府、部门(单位)、政策和项目层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三,在实施层面,要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年度全过程和跨年度全周期的有机融合。在年度预算绩效管理中,要进一步理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中预算申请、分配、评审、审计和预算审查监督的职责分工,让缺位的到位,让越位的归位,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从预算资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还要按照加大资源统筹和跨周期调节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有效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财政规划、年度预算安排等,将以预算绩效管理拓展至中长期重大政策(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财政支出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四,在指标标准层面,要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一是应紧紧围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科学的绩效管理目标和标准为切入点,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标准体系,体现出能够动态修订、有效支撑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过程的原则标准。二是进一步优化各部门和预算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体系、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体系,确保一级和二级绩效指标设置的系统化、合理化、可量化及其对于差异化管理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总体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三是要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和推动力量,以数字预算绩效管理和数字财政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和政府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