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探索新时代财会监督“山东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峰

山东省财政厅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指出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财会监督的职能定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开启了财会监督工作的崭新篇章。《意见》印发一年来,山东省各级各部门一手抓宣传贯彻,一手抓严督实查,积极探索新时代财会监督“山东路径”,高质量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财会监督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效。
树牢“三个思维”,提高站位担使命
财政部门是财会监督的主责部门。2023年以来,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坚决扛牢主体责任,自觉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深刻理解财会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持续提升加强财会监督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强化政治思维,把准财会监督“方向盘”。财会监督首先是政治监督,检查的虽然是经济问题、经济责任,但反映的是政治问题、政治责任。必须牢牢把握财会监督的政治属性,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自觉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财会监督工作,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内监督,以政治监督引领经济监督,切实在财会监督实践中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全局思维,找准财会监督“定盘星”。担当是最大的忠诚,落实是最好的维护。我们坚持把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落地,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探索财会监督实施路径、谋划工作重点、制定检查计划时,突出强化对国家战略落实、政策实施、纪律执行、民生实事落地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监督的严肃性、有效性、协同性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
(三)强化系统思维,实现财会监督“一盘棋”。财会监督是依法依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财政、财务、会计活动实施的监督,覆盖与国家财经政策执行及资金运行相关的各类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活动,监督主体和对象都呈现多元化特征。我们深刻认识到财会监督对象的广泛性、业务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注重发挥财会监督覆盖面广的特点和优势,调动各类监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找准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更好发挥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做到“四个有力”,坚定不移抓落实
《意见》印发后,山东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责任担当,结合实际精准破题、全面发力,打出贯彻落实《意见》的“组合拳”,推动财会监督各项任务在山东走深走实。
(一)加强路径探索,目标锚定有力。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要求,结合山东实际创造性地研究落实举措,在全国较早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完善财会监督机制的新思路新举措,明确了山东省财会监督的重点任务,既为新时代全省财会监督工作描绘了“路线图”,也为全国财会监督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山东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责任传导有力。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财会监督工作提级管理,成立由省委常委、副省长任组长,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8个部门参与的省级财会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压实成员单位责任,加强协作配合,财会监督的组织力、凝聚力显著提升。
(三)加强学习宣传,引导带动有力。《意见》和《实施方案》印发后,省财政厅通过组织召开全省财会监督工作会议、专题研讨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举办“财经讲坛”、财会监督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及播发系列宣传稿件等方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全省上下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财会监督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四)加强贯通协调,协同联动有力。建立横向协作机制,与省税务局等部门及省注协、省评协等行业协会联合开展监督检查,推动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有机结合;与财政部山东监管局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在重点监督检查中实施“省级统一组织、市县跟进落实”模式,形成全域推进、全线共进的工作态势;建立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基本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内外贯通”的联动监管模式。
围绕“五个重点”,严督实查强震慑
以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为载体,瞄准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处罚,使财经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一)围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开展财会监督。聚焦减税降费、基层“三保”等8个领域,组织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饬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聚焦清洁取暖、住房租赁、创业担保、惠民惠农“一本通”等领域,组织开展惠民利民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度、机制等层面深入查找问题成因,推动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办法70余项,进一步健全财政管理长效机制。
(二)围绕依法科学理财开展财会监督。组织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各类支出资金的实时监控,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管理闭环,有效促进了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扎实开展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助推财政工作规范性和透明度不断提升;开展省属文化企业财务决算审核,抓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和政府采购管理监督,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三)围绕健全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开展财会监督。注重发挥内控内审的“校准纠偏”作用,深化财政内控建设,对“1+8+2+N”的内控制度体系进行动态更新,有针对性地完善内部操作规程、堵塞制度漏洞。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和内控检查,保障财政公权力健康运行。通过连续几年开展内部监督和内控管理,财政业务和机关运转效能持续向好,省财政厅成功创建山东省首批“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四)围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开展财会监督。2023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共对790户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对行政事业单位,重点查处预算编制不精准、固定资产和政府采购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企业,重点查处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通过检查,深刻揭示风险隐患、促进规范运营,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五)围绕规范中介机构执业开展财会监督。严格落实“强穿透、堵漏洞、用重典、正风气”要求,随机抽取117家会计师事务所和47家资产评估机构开展执业质量检查,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持续开展代理记账行业专项检查和整治,加大处理处罚力度,以高压态势整顿行业秩序、净化行业风气,财会监督的“利剑”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