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北京市大兴区财政局|庄琪 丁莎
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财政局推行一揽子政府采购惠企政策,锚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目标,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一)多措并举、服务先行,打出政策“组合拳”
推行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关于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改革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通知》、《关于落实好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文件,不断释放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在政策源头服务企业,简化供应商资格审查材料,供应商只需作出承诺符合相关要求,即可“一键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加快中小企业资金支付进度,及时将资金支付到企业账户,降低中小企业交易成本。严格执行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政策。政府采购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70%。2023年,大兴区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占比超过八成,中小微企业在大兴区政府采购总份额中居主导地位。
(二)助企纾困、精准服务,干出工作“高质量”
持续发力促进政策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让惠企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积极推进“政采贷”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策,依法依规管理,为政策安全落地打下坚实基础。提供线上平台促进银企供需对接,精准服务中小企业用款需求。2023年,大兴区推行“政采贷”政策,为8家政府采购合同中标供应商企业提供总计2996万元低利率融资贷款,“政采贷”融资金额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长效发展。2024年,大兴区财政投入安排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费用预算同比增长,支持宣传拍摄讲解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等,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提高企业对政策的感知度;开展“亿企兴”优化营商环境宣讲推介会,全力打造“亿企兴”营商品牌,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发展,吸引重点企业入驻,构建大兴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高效便捷、公开透明,跑出大兴“加速度”
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加速线上一网通办,提升参与企业的交易效率,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大兴区财政局结合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实“互联网+政府采购”,推进政府采购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2024年,大兴区全面开展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多个公招项目顺利完成线上招标。推行政府采购项目投标、开标及评标过程全流程电子化,采购人、企业供应商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实施隔离,既高效又透明。持续全方位确保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规范运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四)法治主导、技术联动,赋能监管“电子化”
利用“技术+政府采购监督”,切实提高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应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政府采购管理服务平台”双网并行,实现信息发布、交易、监督管理全链条管理。政府采购政策、平台、企业供应商库实现“三统一”:政府采购所有政策统一按市级文件标准严格实施;政府采购项目流程所有环节统一在平台上进行监管和规范;所有政府采购协议和定点采购单位全部执行市级采购中心统一招标结果,最大程度完善预防体系。进一步压紧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等专项检查,加强质疑投诉案件成果应用。与区纪检监察、审计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叠加监督效力,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兜牢安全底线,助推大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