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准落子 主动求效 绘就财政支持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尚斌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助力谋求区域发展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自治区经济在量质齐升中不断取得新成效,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立破茧之志,推动收入工作在质效双升中向新向强
推动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发展不等于平均用力,而要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自治区各级财税部门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努力破除惯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制定了推动财政收入稳增长实施方案,助力财政收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锚定方向,打通税收共治责任链条。自治区财税部门加强沟通联动,多维发力,从六个方面推动财政收入量增质升。一是加强涉成品油销售税收监管,积极搭建成品油销售领域监管平台,推进实施成品油综合智治功能建设项目,定期共享传递成品油购进、销售相关信息数据,查找风险漏洞,做到依法征税。二是加强交通...
精准落子 主动求效 绘就财政支持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尚斌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助力谋求区域发展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自治区经济在量质齐升中不断取得新成效,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立破茧之志,推动收入工作在质效双升中向新向强
推动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发展不等于平均用力,而要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自治区各级财税部门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努力破除惯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制定了推动财政收入稳增长实施方案,助力财政收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锚定方向,打通税收共治责任链条。自治区财税部门加强沟通联动,多维发力,从六个方面推动财政收入量增质升。一是加强涉成品油销售税收监管,积极搭建成品油销售领域监管平台,推进实施成品油综合智治功能建设项目,定期共享传递成品油购进、销售相关信息数据,查找风险漏洞,做到依法征税。二是加强交通货物运输税收管理,建设网络货运平台监管系统,归集整合在疆内平台承揽业务车辆的运单、轨迹和运费资金流水等涉财税信息,强化交通货物运输税收管理。三是加强股权转让税收征缴,联合建立股权变更税源监控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共同防范税款流失,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对新疆原油销售情况进行调研,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监管,堵漏增收。五是加强工程项目砂石料税源监管,通过对巴州、和田“和若铁路”项目的验证,编撰《重大交通项目砂石资源税精准监管指引》,已在全疆推广。同时,根据全区砂石料工程项目等信息数据,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税源管理,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六是研究确定新增税目税率,对喀什疏附、巴州若羌对氦气、碳酸锂进行实地调研,提出对自治区氦气、锂盐资源税税率建议,便于纳税人及时申报纳税。
专班赋能,以点带面提升收入质量。一是建立专班破难机制。围绕上述六方面工作任务组建工作专班,专班组长由自治区财政厅和税务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14家厅局单位厅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单位处级干部担任。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对财政稳增长工作的统筹协调,构建“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及时出台政策——构建长效机制”的工作闭环。二是增设专项工作小组。工作专班下设六个专项工作小组,实行一个部门牵头、一个方案部署、一个小组推进项目化运作方式,通过任务“条上领,块上抓”工作模式,有效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保障财政收入稳增长工作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走特色之路,推进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中日新月异
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立足新疆资源禀赋优势,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等方面下功夫,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求进取,不断巩固自治区经济稳中向好基础,推动全区经济在劈波斩浪中奋勇前行。
找准结合点,让美丽景区向美丽经济转变。山河壮美,文明荟萃的新疆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优势十分明显。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找准自然资源与旅游规划结合点,依托国有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申请和打造了由国家投资开发的景区426个,由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的景区180个。2023年,自治区多个旅游景点“飘红”,旅游门票“秒级售罄”,旅游热潮持续升温,旅游消费呈现“井喷”态势。据统计局数据显示,自治区全年接待游客2.6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967.15亿元,同比增长2.3倍。
找准发力点,让沉睡矿产向增收源泉转变。持续推进战略性找矿行动,加快推进矿业权出让工作,对符合出让条件的区块抓紧时间出让,将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兼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绿色矿业,统筹做好增储上产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有力支撑了自治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自治区矿业权出让收益累计完成53.3亿元,同比增加28.6亿元,增长115.8%,其中,自治区本级成交矿权52个,矿业权出让收益累计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120.3%,14个地州市矿业权出让收益累计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66.1%。
务为民之实,促使发展成果普惠各族群众
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是发展智慧的集中体现,全区各族群众的民生需求点,都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力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成果,会为各族群众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坚实物质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统筹效率和公平,就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人民为重,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筑牢社会保障网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扎实推进发展成果普惠全民。2024年1—2月,自治区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6.1%,较上年同期增长19.7%,其中,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农林水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21.6%、260.8%、83.2%、68.5%和53.7%。
守好红线,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该开支、不必开支的一律不开支,不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上项目,注重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让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获得感越来越强。截至2024年3月中旬,全区直达资金支出196.9亿元,共惠及企业737家、惠及人数161.6万人,在全面做好基层“三保”,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财力保障作用。
责任编辑 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