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卷首PREFACE
高质量政策工具组合鼎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特约评论员|白景明
鼎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是财政政策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积极点”就在于紧扣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提效。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强调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通过提高政策质量增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和效应。
财政政策实施直接表现为政策工具组合运用。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组合更为优化,突出表现在根据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政策工具组合更加紧密衔接财政政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长短期效应并有效平衡政策工具间的成本关系。
一是政策加力重点放在支出侧有利于缓解收支矛盾。2024年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任务艰巨。这在客观上要求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多渠道扩大总需求并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但财政收入增长面临更多挑战,因此,2024年预算支出扩张度超过收入增长率,其中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创新高,而减收重点放在落实结构性减税上。这一方面兜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资金需求底线,另...
卷首PREFACE
高质量政策工具组合鼎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特约评论员|白景明
鼎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是财政政策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积极点”就在于紧扣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提效。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强调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通过提高政策质量增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和效应。
财政政策实施直接表现为政策工具组合运用。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组合更为优化,突出表现在根据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政策工具组合更加紧密衔接财政政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长短期效应并有效平衡政策工具间的成本关系。
一是政策加力重点放在支出侧有利于缓解收支矛盾。2024年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任务艰巨。这在客观上要求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多渠道扩大总需求并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但财政收入增长面临更多挑战,因此,2024年预算支出扩张度超过收入增长率,其中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创新高,而减收重点放在落实结构性减税上。这一方面兜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资金需求底线,另一方面又稳住了财政收入增长底线,两相对接缓解了收支矛盾,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把稳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从经济循环角度看,减收增支会分别形成消费和投资,最终是扩大总需求。从国家职能角度看,减收增支最终是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改善。2024年的政策工具组合保持一定赤字规模进而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并持续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同时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这种安排实质上是强力拉动消费和投资,把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与稳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融合在一起。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高达10万多亿元。这实际上是确保地方特别是中西部省份消费扩张的重要举措,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则会对东部和部分中西部省份起到稳投资进而托底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的作用。
三是把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融合在一起。财政政策具有反周期和自动稳定器功能,其核心是妥善处理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逆周期调节重在推进中短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跨周期调节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重在实现经济社会长期高质量发展,两者间具有相辅相成关系。2024年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两者规模扩张就是保持逆周期调节力度,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则是增强跨周期调节力度,两者互补互动,聚焦点都在于推进高质量发展。
需指出,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高质量政策工具组合是与发力更为精准结合在一起的。发力更为精准,核心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及时切换焦点,以点带面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如,2024年的税费支持政策更加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其要义在于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和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在支出侧,支出政策同样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同时增加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支出,各级财政联动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财政的第一要务。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五项支出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近55%,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绝大部分都用于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