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融合” 推动党建业务互融
安徽省铜陵市财政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安徽省铜陵市财政局始终坚持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探索形成“四个融合”机制,推动实现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互促共进。
加强政治引领,强化要融合意识
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处理好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坚持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不断强化培育要融合意识,确保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得住。
一是党组带头践行“融”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组定期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坚持每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和科室(单位)负责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党组书记“不松手”、党组成员“不甩手”、科室(单位)负责人“不缩手”,在履行“一岗双责”中自觉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一盘棋”。
二是党建业务同频突出“融”的导向。紧扣财政中心工作来谋划和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坚持每年制定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把党的领导融入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明确机关党建必须为财政业务工作服务,财政业务工作必须依靠机关党建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组织保障,两者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确保财政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做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
三是党建引领激发“融”的自觉。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多样化举办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党建+”活动,在活动中激发“融”的自觉。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信仰信念。组建财政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树牢党员先锋形象。根据机关党支部所辖科室业务特点,将结对共建与财政业务结合起来,有针对性选择基层财政部门、帮扶村、吹哨社区、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以“党员队伍共建、中心工作共促”为主题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建活动实效。
配强党务干部,打造促融合队伍
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建设一支促融合的党务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务干部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得紧。

一是优化支部架构促融合。根据机关党员分布和科室结构,以便于业务攻坚、相互协作为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支部组织架构,分为组织收入、保障民生、服务企业、助力振兴、绩效管理五大类,将相应科室党员调整至同一党支部,实行党支部与科室挂钩制度,形成党建业务融合的“形”,既有利于推动业务交流,又方便组织党建和业务互促行动,激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配强党务干部促融合。选优配强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通过推动党务干部与业务骨干的双向交流,让业务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承担党建工作,发挥他们肯钻研、能吃苦、精业务的优势,担当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桥梁纽带,有效聚集党建资源力量,统筹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让党务工作既成就事业又锻炼队伍。
三是创新学习培训促融合。既有集体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的以“研”促学,通过定期组织财政系统干部“春训”、财政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等活动,统筹安排好党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党建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素质;又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实现以“行”帮学,连年开展集中调研工作,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中推动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积极的财政力量。
注重考核激励,健全助融合机制
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完善机关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助融合的机制,将党建“软指标”转变为“硬杠杠”,确保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得久。
一是探索“党建+业务”全覆盖评价体系。将党建考核结果和业务工作以各占50%的比重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季一考评、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评估”,做到党建考核和业务考核相结合、相同步,形成支部书记牵头、业务科室支持、党员积极参加的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责任体系。
二是探索“基础+奖惩”全方位评价指标。考核指标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主线,涵盖“五规范三满意”八个方面,根据各项基础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加减分,支部、科室、党员积分考评结果作为党内评选表彰、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违反作风效能被上级通报的一票否决,将机关党建考核压力传导到每一个支部。
三是探索“党员+干部”全参与评价积分。党员个人的积分由支部考核得分和加减分组成,非党员干部参照执行。加减分包括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情况,主动承担党建重点工作及急难险重工作,获得党内外各项荣誉等,激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锐意进取、创先争优的活力。
聚焦主责主业,搭建强融合平台
财政中心工作就是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具体服务保障工作,让党建“搭台”、业务“唱戏”,发挥机关党建的引领作用,推动业务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坚持“党建+聚焦主业”,财政收支运行更稳健。坚持把促进财政业务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员带头,立足实际,把组织收入作为核心职能,主动作为,依法征管,注重分析研判,强化预期管理,促进财政收入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收入增幅达11%、税收占比超73%,均位居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0.7亿元,同比增长3.1%。
二是坚持“党建+助力发展”,财政营商环境更优化。坚持以“一改两为五做到”为目标,以“财政惠企直通车”为抓手,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便捷、规范、高效”原则,将涉企资金五项政策优化整合为四项政策体系,根据亩均效益实行差别化扶持和“免申即享”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铜陵政企通”“皖企通”“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和“涉企预警信息系统”四网贯通融合,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全省率先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情况调度机制工作方案,不折不扣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以高绩效财政政策力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党建+服务民生”,人民口碑评价更加好。坚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长期方针,以政府的紧日子来换取人民群众好日子。全力保障民生资金,省级民生工程、暖民心行动、为民办实事共56项民生项目合计投入资金超31亿元,有效提升民生福祉。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安排拨付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7亿元,稳步提高用于产业比重达65%,超过省标准10个百分点。同时,在全市率先制定落实首问负责制实行说“不”提级管理暂行办法,坚持“不说不能办、只说如何办”原则,营造“不要找”的环境,构建“马上办”的机制。进一步优化联系基层、企业走访、工作会商等三项制度,积极构筑为企办事和畅通民意快速通道。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