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创新开展联学共建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本刊记者 I廖朝明特约通讯员 I张路
陕西省财政厅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机关党建职能定位,创新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厅机关党支部与各服务对象党支部通过共同上一次党课、共同开展一次党日活动、共同组织一次学习交流、共同完成一个党建或业务课题等形式,共同学习交流党中央各项政策、共同调研基层所思所想所难、共同研讨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共同提出指导意见或制定解决方案,党建和业务工作实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2022年 6月 28—30日,陕西省财政厅社保处与西安市财政局社保处、创业大街街道办、米旗食品有限公司四个党支部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就业优先战略为主题,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共同开展“稳增长促就业”联学共建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提醒每名党员时刻牢记对党忠诚、积极工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讲授专题党课,用鲜活的人物事例激发党员干部为党工作、为民造福、做好民生保障的职责使命。开展面对面交流,深度分析“两稳一保”财政政策落实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这只是共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9年以来,陕西省财政厅每年开展各类“联学共建”活动 100余次。厅机关各级党组织通过“联学共建”平台,主动上门听取意见建议,精准掌握群众需要, 2021年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64个,涵盖新建标准化菜市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和县域科技示范站、加强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等,涉及各个基本民生领域。围绕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社会救助、扶贫帮困等需要, 49个党支部与 23个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 166名党员深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在车家河村,积极帮助筹集资金修建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在柞水县曹坪镇沙岭村,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送政策;在眉县横渠镇豆家堡村,指导推进志愿者“西部计划”;在九间房村,安装路灯 180盏,为群众夜间出行提供安全保障……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实现了党员联动、业务联学,更推动了工作联促,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过多年实践,联学共建要想取得实效,要广泛‘联’、一起‘学’、共同‘建’,做到三个坚持。”陕西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机关党委副书记刘红春表示。一是坚持从机关大院“走出去”,与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基层党组织进行“广泛联”,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丰富联学“锦鲤池”,开展党建工作联创、业务工作联建、共同富裕联研等,吸收好的经验做法,做好“移植嫁接”,奏响联学共建“协奏曲”。二是坚持在学习上“钻进去”,与联建支部一起“学”、相互“学”,通过主题联学、双联双促等活动,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领悟,增进业务探讨、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奏响理论学习“主线曲”。三是坚持在工作上“沉下去”,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紧扣重点任务,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建立联系和包抓工作机制,与联建支部“共同建”,让公共财政阳光洒向三秦大地、百姓心田,奏响党建业务“合奏曲”。据介绍,陕西省财政厅目前正在按照操作手册化、标准模板化的工作思路,将典型案例形成汇编,使支部有标准有模版,推动联学共建制度化、规范化。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刘红春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陕西省财政厅将继续以联学共建为抓手,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使党建工作更加精准对接业务发展所需,财政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真正做到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财政政策措施,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