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浙江:持续深化“两项试点”助力农村农民同步迈向共同富裕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聚焦高质量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两大时代主题,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谋共富,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不断突破体制机制性梗阻,加快推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两项试点”落地见效。近年来,先后建成和在建国家级“两项试点”项目 8个,同步创建省级田园综合体 14个,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集成项目 35个,打造出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农村综合改革标志性成果,擘画了一幅具有江南韵味、浙江特色的现代富春山居图,助力浙江农村农民加快同步迈向共同富裕。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布局,不断取得改革方法路径新突破
以“两项试点”为载体,创新运用系统理念、系统方法构建试点工作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形成工作闭环,分层分类推进。在目标体系方面,围绕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细化子目标,形成“两项试点”目标体系。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安吉县 “田园鲁家”,将建设目标具体细化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土地利用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资金投入多元筹集、乡...
浙江:持续深化“两项试点”助力农村农民同步迈向共同富裕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聚焦高质量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两大时代主题,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谋共富,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不断突破体制机制性梗阻,加快推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两项试点”落地见效。近年来,先后建成和在建国家级“两项试点”项目 8个,同步创建省级田园综合体 14个,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集成项目 35个,打造出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农村综合改革标志性成果,擘画了一幅具有江南韵味、浙江特色的现代富春山居图,助力浙江农村农民加快同步迈向共同富裕。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布局,不断取得改革方法路径新突破
以“两项试点”为载体,创新运用系统理念、系统方法构建试点工作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形成工作闭环,分层分类推进。在目标体系方面,围绕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细化子目标,形成“两项试点”目标体系。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安吉县 “田园鲁家”,将建设目标具体细化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土地利用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资金投入多元筹集、乡村治理整体提升等五大方面。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以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着力点,实施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的“两进两回”行动。如松阳县 “幸福小港”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以大东坝镇 8个行政村为试点试验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 9个行政村,重点实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数字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乡村治理工程“四大工程”,已成功吸引一批知名设计师、建筑师、电商达人、艺术家、留学归国青年入驻创业。

在工作体系方面,压紧压实试点县(市)党政“一把手”主体责任,构建省级指导、县为主体、财政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工作体系,形成统一领导、统筹有力、高效联动、整体推进的协同机制。如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淳安县建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大下姜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实行双组长制,由县财政局、大下姜工作组组织多部门参与,负责日常工作的实施推进。试点试验项目采取“一项目一专班”“一项目一档案”的工作模式,并建立周例会、月度协调、专题协调和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的四级协调推进机制,确保项目推进环环相扣、扎实落地。
在政策体系方面,系统梳理历年来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三农”工作支持政策,总结提炼单项改革经验成果,发挥好农村综合改革在统筹协调、资源配置和机制创新方面的优势,引导涉农相关部门支持政策同向发力,打出政策制度供给、资源要素保障“组合拳”,整体释放政策红利。如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嘉善县针对要素空间制约、集体经济不强、农民增收路径缺乏、美丽经济转化不畅等突出问题和短板,发挥试点平台作用,着力强化资金统筹,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实现财政政策流、资金流紧随业务流,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激励机制,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在评价体系方面,对标目标体系和绩效导向,完善督察考评协同机制,制定试点绩效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估。近年来,通过第三方连续对“两项试点”和省级田园综合体、省级农村综合集成改革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向试点县(市)及时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整改。坚持总结提炼,推广复制,不断推动试点向系统整体全局性改革工程扩展
在理论层面,全面总结运用系统理念、系统方法推动改革试点闭环管理的经验模式,试点县(市)担起经验总结主体责任,积极与浙江大学等科研团队开展合作,全过程跟踪试点实践,及时总结上升为理论成果。
在实践层面,改革成果成批涌现。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田园鲁家”,探索创新“村集体+公司+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各地学习借鉴的样板。省级集成改革项目临安区高虹“龙门秘境”,做好“护山、活山、富山、乐山”四篇文章,统筹推进 12+X项改革,将原本的“穷乡僻壤”打造成如今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富丽乡村”和网红打卡地,为山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临安集成改革区 3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试点前的 2.89万元、 31万元,提高到 2021年的 4.1万元和 120万元,分别增长 41.9%和 2.87倍。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嘉善县通过改革, 2021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4.4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突破 435万元,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 1.59。在总结嘉善经验基础上,围绕乡村共富,推广“飞地”抱团机制,鼓励先富带后富,引导各地突破村域、镇域、县域、市域限制,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推动集体经济“飞地”抱团发展。其中,“嘉善——庆元——九寨沟‘三地’飞地抱团”强村项目投产后,将为浙江庆元县 83个村、四川九寨沟 48个村每年共计带来 2200万元收益。在全省全面推广淳安大下姜“现代富春山居图”“ 1+25”联合体、安吉“美丽余村”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1+1+4”片区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联盟、联合等组团模式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推动强强联合、以强带弱,联合带动其他村加快发展。
在制度层面,推行党建联盟引领片区组团发展机制,依托乡村振兴联合体、重点项目村组建党建联盟,以组织创新、制度保障推动资源整合、发展融合。构建财政投入撬动、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多元化投入机制。明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 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等等,切实从制度上保障试点成果转化为面上系统全局性改革工程,让共同富裕美好图景看得见、摸得着、有保障,群众真实可感!责任编辑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