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苏宿迁:多措并举推动预算效能提升
江苏省宿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I王德鹏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财政局积极推进预算改革,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构建预算合力机制,抓好预算重点环节,推动预算扩围升级,切实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落到实处。
稳步推进“三全”管理落细落实
一是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将关口进一步前移到财政支出立项阶段,对立项必要性、筹资合规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等进行论证,在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和项目入库时,督促部门对年度新出台的所有重点政策和重大项目进行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设立、入库、预算安排等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提升绩效目标管理质效。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先导的预算编制模式,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及后续评价依据,做实绩效目标源头把控。组织实施项目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集中复核论证,提升绩效目标精准性、科学性;在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时,通过集中培训、上门辅导,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实现预算安排“能增能减、有保有压”。
三是强化绩效运行监控管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项目开展监控,实现绩效监控全覆盖。根据...
江苏宿迁:多措并举推动预算效能提升
江苏省宿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I王德鹏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财政局积极推进预算改革,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构建预算合力机制,抓好预算重点环节,推动预算扩围升级,切实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落到实处。
稳步推进“三全”管理落细落实
一是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将关口进一步前移到财政支出立项阶段,对立项必要性、筹资合规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等进行论证,在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和项目入库时,督促部门对年度新出台的所有重点政策和重大项目进行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设立、入库、预算安排等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提升绩效目标管理质效。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先导的预算编制模式,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及后续评价依据,做实绩效目标源头把控。组织实施项目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集中复核论证,提升绩效目标精准性、科学性;在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时,通过集中培训、上门辅导,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实现预算安排“能增能减、有保有压”。
三是强化绩效运行监控管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项目开展监控,实现绩效监控全覆盖。根据绩效监控信息,定期印发通报、反馈整改情况,强化监控结果应用力度。
四是开展绩效再评价。在预算部门完成自评价后,由财政部门组织再评价,重点复核评价指标设置科学性、评价依据充分性、评价程序规范性、评价结果客观性等,再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及全市高质量考核挂钩。
五是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拓展重点绩效评价覆盖领域,聚焦重大项目,实现滚动覆盖。围绕“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其他重点工作,精心挑选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规范评价流程和评价文本,着力提升评价质量;开展对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绩效评价试点,推进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六是深化成果应用。建立挂钩机制,将结果与全市高质量考核挂钩,与预算安排、调整挂钩。突出问题整改,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单位整改,实行监评联动,加强整改工作监督,确保问题有对策、建议有回应、整改有效果。建设“阳光绩效”,督促部门将所有专项资金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自评价报告在预决算公开平台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夯实预算基础保障
一是健全预算制度体系。进一步丰富“1+N”制度体系,研究制定部门整体、事前绩效评估、项目支出等管理办法,确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推进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库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组织指导部门开展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一个部门一套指标库”,构建覆盖所有市级部门的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从源头上有效提升预算水平。
三是推进项目库。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进项目库建设,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项目库实行常态开放、动态管理,入库项目须编制绩效目标,未编制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编制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进入项目库。
构建预算合力机制
一是完善部门内部协调机制。推动各预算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本单位相关工作,加强工作统筹,促进部门内部业务处室回归主体责任,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是强化各方协同配合机制。完善财政与人大、组织、审计联动工作机制,邀请人大代表参与重点项目,大力推动信息与部门预决算草案同步接受人大监督,根据需要将部门年度预算考核结果报送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参考依据,形成政府监督“一盘棋”。
三是建立上下级间联动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市区联动开展绩效评价试点,组织市县(区)绩效工作交流研讨
会,分享经验和做法,共享资源,实现全市预算整体推进。
四是优化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充分利用本地人才资源,推动本地高校及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完善专家库建设,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智库作用。
丰富预算方式
强化“硬约束”。预算部门层面,将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按季度进行预考核通报,不断强化预算部门主体责任意识;财政内部和县区层面,将工作纳入财政工作目标综合考核,进一步压实责任,促进业务处室和县区财政部门主动开展工作。开展评比表彰,评选表彰预算工作突出的部门和县区财政局。组织预算专题培训,邀请省财政厅专家及专业人士授课,培训内容涵盖预算理论和实操演练,着力提升人员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单位互评,充分调动预算部门参与预算积极性,促进部门之间横向交流,提升工作质效。开展预算优秀案例遴选,评选推广“十大优秀案例”,进一步挖掘实践经验,有效提升预算水平。
责任编辑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