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东东营:不断增强财源建设发展后劲
田苗|隋连江|毕建现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财政局着力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优先发展三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以建筑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商业服务业及现代工业为支撑的地方财源体系。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区级财政把财源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财源建设中存在的制约瓶颈,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谋划,完善机制,精准施策,不断增强财源建设发展后劲。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财源建设工作机制。财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财政增收,形成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结合以及经济和财政的良性互动。财源建设的主体是政府,要形成经济规模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导向,建立起财政与其他经济发展部门相合作、产业发展与土地规划相配套、区与乡镇街道统一布局联动的财源建设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将财源可持续增长作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和部门考核指标。
二是充分调动积极性,大力推进单》专栏,进一步提升清单查询功能,动态更新发布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方便市场主体对照享受。积极推进“徽采云”平台电子卖场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府...
山东东营:不断增强财源建设发展后劲
田苗|隋连江|毕建现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财政局着力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优先发展三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以建筑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商业服务业及现代工业为支撑的地方财源体系。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区级财政把财源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财源建设中存在的制约瓶颈,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谋划,完善机制,精准施策,不断增强财源建设发展后劲。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财源建设工作机制。财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财政增收,形成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结合以及经济和财政的良性互动。财源建设的主体是政府,要形成经济规模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导向,建立起财政与其他经济发展部门相合作、产业发展与土地规划相配套、区与乡镇街道统一布局联动的财源建设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将财源可持续增长作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和部门考核指标。
二是充分调动积极性,大力推进单》专栏,进一步提升清单查询功能,动态更新发布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方便市场主体对照享受。积极推进“徽采云”平台电子卖场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府采购”建设,提升政府采购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解决了目前省内综合治税。完善综合治税体系,着力构建起“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司法保障”的税收保障工作新格局。健全完善综合治税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区综合治税和财源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能,以责任清单方式明确各部门协税护税职责,分解综合治税任务。将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将行业税收增减情况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业绩考核指标之一,客观评定各部门综合治税工作实绩。坚持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深入开展六大税种清缴行动,扩大税源基础,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
三是进一步涵养财源,推进财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产业、金融服务产业、健康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在财源建设过程中,要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组合拳,抓紧形成东营区地方财源真正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抓牢园区这个财源基地,加强园区建设,突出特色、提高利用率、增强集约7个卖场低于受限,管理体制不一、供应商需多次征集等问题,为采购人和供应商参与电子卖场交易提供了全省“一网通办”服务,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大幅提升。扎实做好“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到市县、到园区热情发展水平,以园区为单位打造产业财源新增长点。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手段,开发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广阔、示范带动作用强、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源发展有重要支撑的项目,增强财源建设的后劲。扎实推进“三区两园一港一谷一基地”建设,重点以东营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以化工产业园区获批省级化工园区为契机,加快谋划落地一批高端项目,迅速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
四是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梳理全区现行各类优惠政策,参考借鉴周边县市区出台的相关政策,综合考虑现有存量企业、目标招引行业和全区财政可承受能力,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在安抚、留住本地老企业的同时,吸引新的财源入驻。转变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强化资本对产业和财源发展的支持作用。统筹整合现有产业基金,做大做强基金规模,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不仅仅是把企业拉过来,更重要的是把税收引进来、把资源和产接待来访企业,积极收集企业诉求,把企业反映的诉求当做“必答题”,推进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责任编辑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