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直升机所)2013年成功研制一款性能稳定、产品可靠性较高的500Kg级无人直升机,并在此基础上改型改进推出了AV500型无人直升机,在行业内形成较好的口碑及效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价格偏高、使用维护系统较为复杂、空域限制导致使用较为困难等,致使迟迟不能形成大规模需求和订单,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消费级无人直升机在民用市场的爆发,引起了民用市场对无人机的高度关注,同时促进民间资本大量进入无人机行业,迅速涌现出近千家无人机厂商。为抓住无人机井喷式发展机遇,直升机所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与成本管理方法,以AV500型无人直升机为研究对象,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目标成本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目标成本管理流程与总体思路
(一)目标成本管理流程
AV500型无人直升机属于在研型号,部分流程未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因此只针对其单机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目标管理。其流程如图1所示。
(二)AV500型机目标成本管理思路
根据市场价格设定目标成本,在已有成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和甄选部分重要外购成品作为成本控制重...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直升机所)2013年成功研制一款性能稳定、产品可靠性较高的500Kg级无人直升机,并在此基础上改型改进推出了AV500型无人直升机,在行业内形成较好的口碑及效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价格偏高、使用维护系统较为复杂、空域限制导致使用较为困难等,致使迟迟不能形成大规模需求和订单,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消费级无人直升机在民用市场的爆发,引起了民用市场对无人机的高度关注,同时促进民间资本大量进入无人机行业,迅速涌现出近千家无人机厂商。为抓住无人机井喷式发展机遇,直升机所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与成本管理方法,以AV500型无人直升机为研究对象,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目标成本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目标成本管理流程与总体思路
(一)目标成本管理流程
AV500型无人直升机属于在研型号,部分流程未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因此只针对其单机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目标管理。其流程如图1所示。
(二)AV500型机目标成本管理思路
根据市场价格设定目标成本,在已有成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和甄选部分重要外购成品作为成本控制重点,降低单机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具体策略为“算大账——内部挖潜——合作共赢”:(1)算大账。很多客户一味追求低价格,驱使某些制造商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而忽略运营成本,导致高昂的维修使用费,造成客户“买得起”却“用不起”,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直升机所在制定目标成本时,将单机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同时纳入重点管控范畴,为客户谋求利益最大化。(2)内部挖潜。强化“成本是设计出来的”设计理念,开展面向目标成本的低成本设计,同时嵌入经济性评审和成本控制环节,注重单机成本过程跟踪、控制与反馈,不断修正目标成本,或在主机系统和各部件系统之间进行调整,以确保总成本在设定的目标成本之内。(3)合作共赢。与各主要成品厂商结成产业联盟,确定“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战略合作方针。针对功能关键及高价值成品,联合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功能升级,同时引入其他供应商进行“半开放式”竞争,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对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的重点供应商进行扶植和培育;针对非功能关键及准货架成品,引入全面市场竞争降低成本。
二、AV500型机目标成本管理实践
(一)单机目标成本制定
单机目标成本的确定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为单机市场价格扣除预期利润。目标成本的确定至关重要,过高可能造成无法迅速抢占市场,错失良机;过低则可能给设计带来困难,甚至限制采用先进技术和材料,使性能达不到客户需求,影响竞争力。市场价格的确定还需综合考虑国内外同类机型市场价格、用户心理价格及本型机的技术、性能差异、预算价格等因素。针对这一难题,直升机所引入国外较为通用的价格估算商用软件进行价格估算,同时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标杆分析等管理会计方法,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AV500型机的单机目标成本。
(二)单机目标成本分解
确定好单机目标成本之后,直升机所对单机目标成本进行了分解:单机目标成本=单机制造成本+研发费用分摊+市场开发营销费用分摊。由于研发费用和市场开发费用已在前期进行了大量投入,属既定成本,因此应重点控制单机制造成本。直升机所依据工作分解结构(WBS),参考国内外同类机型的成本比重及专家测算结果,按材料清单(BOM表)分系统、部件对目标制造成本进行分解直至最末级,同时对自制成本和外购成本进行了区分,嵌入设计责任主体和生产责任主体,建立起成本分解结构(CBS)(如表1所示)。
(三)单机目标成本管控
1.开展设计优化
从总体与气动布局、机体结构、传动系统等环节入手,进行全方面设计优化,并将经济性作为方案“放行”标准之一,对确实无法完成目标成本的提交总师系统对目标成本进行修正或系统间调整,确保单机总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之内。
2.控制外购成本
针对外购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特性,将其作为重点降本领域,“重拳出击”获取降本效益:
(1)增加标书制作与发放环节,对外购成本首轮“摸底”。将初步确定的技术方案(含目标价格)的标书发送至各承制厂商,各厂商对标书进行回应,回应文件主要含实施方案及报价材料。将收到的回应文件提交总师系统分析审阅,从技术和经济性角度详细分析其价格组成是否合理,为后续的商务谈判审价提供依据。
(2)召开供应商大会,结成产业联盟,“稳定军心”。召开供应商大会,提出“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战略合作方针,分析该型机市场前景和价格组成,并点出部分价格不合理的部件,同时也向各供应商说明以后改进研制的思路。众成品供应商认可直升机所提出的战略合作方针,为后续外购降本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举行商务谈判,促进降本目标落地。直升机所与各重要成品厂商进行多轮谈判磋商,最终与各主要研制成品厂商确定了研制方案及后续成品采购价格,并将采购价格控制在了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同时确定了重要成品供应商至少选择两家的原则,以保持竞争力和价格优势,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与各成品厂商确定采购批次及数量,以实现产业联盟的共赢局面。最后由直升机所组织完成对各成品的技术鉴定和验收工作,确保经济性的同时把好“质量关”。

3.推进工艺降本
目前AV500型机(改进型)处于技术鉴定阶段,还未进入生产阶段,但工艺人员早在设计之初就已介入有关降本工作,对工艺改进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提前参与工艺审查,在审查阶段协调优化工艺参数,尽量统一各系统器材选用型号标准,提高其通用性,从而减少制造及器材采购难度、周期。

(2)统筹任务安排,制定零件级任务计划表,按需求先后排序生产,同时启动各相关责任主体问责机制,统一服务于生产节点。生产现场实施“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交检次数,避免返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成本。
(3)优化电缆制造及检测工艺,实现手工到机器作业的转变,提高效率及质量,降低小时费用率。
4.改善试验试飞
试验试飞是型号研发过程中一个持续周期长、风险较高的阶段,是检验系统方案设计是否合理、生产总装质量是否合格、产品运行是否稳定、交付品质优劣的试金石。AV500型机(改进型)虽未进入试验试飞阶段,但直升机所在总结以往无人直升机型号试验试飞经验的基础上,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严把质量关,加快试飞进度。拟以民机质量管理体系为切入点,加强AV500型机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启动故障问责制度,保障整机交付质量,从而加快试飞进度,缩短试飞时间,降低试飞成本。
(2)优化完善试飞科目,降低试验试飞小时费率。通过前期的仿真模拟、模型修正等手段,开展大量的前期验证工作,为试飞做好充分准备,减少不必要的飞行次数;通过试飞科目的完善优化和合理安排,在保证试飞安全的同时合理规划试飞任务(一架次多任务),减少固定资产损耗,降低试验试飞小时费用率。
(3)多元化设置操作人员岗位,减少试验试飞人工成本。优化岗位结构,岗位设置多元化(一岗多能),培养复合型操作人员,以减少外场试验试飞人工成本。
5.管控运营成本
(1)管控使用成本。为了尽量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AV500型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通过设计优化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及素质要求。通过吊车、推引轮的设计改进和优化流程,使用人员数量由6人减少为3人,并且通过飞控系统进一步的自主化设计,使用操作更加简单,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也有所降低。二是对全机进行减重设计,减重幅度超过10%。在原有起飞重量和使用成本情况下,实现燃油量不变而搭载更多的任务载荷,提高利用率;或者是任务载荷不变而装载更多燃油,提高飞行航时,从而提升客户工作时效,实现同等成本价值最大化;亦或在任务载荷和燃油量都不变的情况下,起飞重量减小,燃油消耗率降低,飞行成本随之降低。
(2)管控维护成本。为了尽量降低维护成本,AV500型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提高寿命和可靠性,减少维护维修次数。二是简便维护操作,降低维护工时。重视设计细节,开展结构工艺性优化,使维护操作更加简单便利。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责任编辑 刘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