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T型账户作为账簿的简化形式,可以直观表达账户结构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虽然借助T型账户手工逐笔登记期初余额和经济业务容易,但当单位每月会计业务较多时,计算本期借方/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繁杂且容易出错。笔者构建了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可以减少T型账户计算工作量、确保计算数据更加准确。
一、构建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的主要步骤
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应反映“T型账”的结构、内容和特征。考虑到不同会计账户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或贷方,因此,模型设计必须分成供资产类、成本类和支出类会计科目使用的“期末余额在借方”的T型账模型A,以及供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科目使用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的T型账模型B。现以设计制作基于Excel的T型账模型A为例(如图1所示)。

(一)建立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A表样
实际应用中,某科目T型账户模型A使用时C3输入该科目的期初余额,借方A4、B4、C4或贷方D4、E4、F4分别登记首笔业务序号、发生日期及发生额,第5~7行录入该科目其他业务。发生额的行...
T型账户作为账簿的简化形式,可以直观表达账户结构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虽然借助T型账户手工逐笔登记期初余额和经济业务容易,但当单位每月会计业务较多时,计算本期借方/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繁杂且容易出错。笔者构建了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可以减少T型账户计算工作量、确保计算数据更加准确。
一、构建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的主要步骤
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应反映“T型账”的结构、内容和特征。考虑到不同会计账户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或贷方,因此,模型设计必须分成供资产类、成本类和支出类会计科目使用的“期末余额在借方”的T型账模型A,以及供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科目使用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的T型账模型B。现以设计制作基于Excel的T型账模型A为例(如图1所示)。

(一)建立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A表样
实际应用中,某科目T型账户模型A使用时C3输入该科目的期初余额,借方A4、B4、C4或贷方D4、E4、F4分别登记首笔业务序号、发生日期及发生额,第5~7行录入该科目其他业务。发生额的行数若不够,可根据业务需要在借/贷方发生额所在行处自行插入多行。
(二)定义模型的计算公式
1.定义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公式直接求和。选中C8,直接用“SUM()”函数并选择求和区域C4:C7;选中F8,F8公式为:=SUM(F4:F7)。
2.定义期末余额公式。T型账户模型A科目余额在借方,其中,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因此,会计科目期末余额C9的公式为:=C3+C8-F8。
(三)检验T型账模型A中公式的正确性
可根据某企业本月业务输入相关数据,如分别输入本月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期初余额、借方/贷方发生额,观察该模型中自动生成的借方/贷方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结果,以检验公式计算的数据是否准确。
(四)复制T型账户模型A生成T型账户模型B表样
这两个模型既可在同一个工作表中,也可以单独在两个工作表中。笔者采用前者,表样如图3所示。T型账户模型B中,本期借方发生额J8公式为:=SUM(J4:J7);本期贷方发生额M8公式为:=SUM(M4:M7);期末余额公式M9的公式为:=M3+M8-J8。
(五)修饰T型账户模型
考虑到T型账户模型A和T型账户模型B形式相似,使用中容易混淆或录入数据时位置出错,必须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一些修饰。以T型账户模型A为例,具体操作分为:
1.标识出登记期初余额的位置。方法:选中单元格C3,加一种填充色。
2.标识出登记借方/贷方首笔发生额的位置。方法:选中单元格C4和F4,加另一种填充色。
3.设置模型中输入日期区域显示日期形式。以设置B4:B7为日期型单元格“3月14日”的形式为例,选中区域B4:B7,右键单击选“设置单元格格式”,点“数字”选项卡,再点“日期”,在右边类型框中选“3月14日”即可达到输入数字日期“1-2”显示“1月2日”的目的。同理,也可设区域E4:E7、I4:I7、L4:L7为日期型或选中已设日期型的区域B4:B7,双击格式刷后,用格式刷统一区域E4:E7、I4:I7、L4:L7。
4.设置两个模型中零值不显示。通过依次单击Excel中“文件”>“选项”>“高级”,在“此工作表的显示选项”下面去掉“在具有零值的单元格中显示零”前的对勾。
5.给“模型”所在区域设置边框或底纹,以便使用时明显区别这两个模型。如,为防止使用模型时混淆T型账户模型A和T型账户模型B,需将两个模型分别加红色和绿色的边框。以给“T型账模型A”所在区域加边框为例,主要操作步骤为:选择区域A1:F9,右键单击选“设置单元格格式”出现如图2所示的“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题框后,点“边框”选项卡后,选择线型,选择红色后,点外边框按钮即可。仿此步骤可给T型账户模型B所在的区域H1:M9加上绿色边框。最终的T型账户模型A和T型账户模型B如图3所示。


二、运用T型账户模型核查企业账表数据
第一步:前期准备。在构建完成T型账户模型A和T型账户模型B后,应提前整理好企业会计科目、期初余额表及企业本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或已经完成的记账凭证)备用。
第二步:根据会计科目性质选择T型账户模型A或T型账模型B,建立企业本月的T型账户。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要构建的可以是企业所有会计账户对应的T型账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只构建重点关注的部分账户的T型账户。对设置有明细的会计科目,末级科目的T型账户必须单独建立,上级科目T型账户可以建立也可以不建立。以银行存款为例,假设其下有工行存款和中行存款两个明细,如果不设置银行存款的T型账户,那么“银行存款”的T型账户数据可依据“银行存款——工行存款”和“银行存款——中行存款”的T型账户的关键数据汇总而成。主要方法为:新建一个Excel工作表;根据所选会计科目类别判断应选择使用的一种模型,复制到目标处;修改账户名称。
第三步:给各会计科目T型账户录入期初余额并进行试算平衡检查。先要在标识的期初余额数据录入位置正确录入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注意借/贷方向),再试算平衡检查,即分别定义公式,计算所有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借方/贷方合计,二者相等才能证明期初余额录入正确,试算平衡。
第四步:根据企业本月经济业务资料,做出会计分录并在借方/贷方标识的位置开始逐笔登记各笔业务的序号、发生日期、发生额信息至各会计科目对应的T型账户上。要时刻注意每笔发生额应登记的方向和位置。因为使用了基于Excel的T型账户模型,所以现在使用T型账户只做登记,模型会自动计算。每登记一笔业务的发生额,借方/贷方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都会随之动态地变化,直到完成所有业务的登记为止。
第五步:完成重点关注的会计账户或企业本月T型账户所有业务后,各会计账户关键数据即可用于与企业账薄(页)和报表上用户关注的数据进行核对、稽查。
责任编辑 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