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期导读PREFACE
越是创新 越需匠心
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到列入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工匠精神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激励着社会各行业将匠心与创新融为一体,不断擦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作为当代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会计学者亦在秉持创新精神的同时,始终坚守着严谨专注的职业品质,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探索是创新者的气质,时代是创新者的天地。当前,企业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学者希望“创新管理”能够被界定和衡量。但由于学界对创新概念的认知始终不清,企业创新过程中大量的信息需求能否通过会计得到满足,理论上并没有提供确定的答案。本期“专家视点”栏目中,南京大学教授杨雄胜提出建立企业创新管理会计制度,从企业创新基本范式、企业创新管理会计计量与报告要素、企业创新管理会计工作机制三个方面,完善企业既有组织、管理与业务的计量系统,使之具备引导创新的功能。曾经困扰学术界的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计量需求问题,如今,会计学者用创新精神和钻研态度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
同样,在现代企业资金优化配置问题上,会计学者对理论创新的思考亦未停歇。...
本期导读PREFACE
越是创新 越需匠心
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到列入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工匠精神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激励着社会各行业将匠心与创新融为一体,不断擦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作为当代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会计学者亦在秉持创新精神的同时,始终坚守着严谨专注的职业品质,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探索是创新者的气质,时代是创新者的天地。当前,企业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学者希望“创新管理”能够被界定和衡量。但由于学界对创新概念的认知始终不清,企业创新过程中大量的信息需求能否通过会计得到满足,理论上并没有提供确定的答案。本期“专家视点”栏目中,南京大学教授杨雄胜提出建立企业创新管理会计制度,从企业创新基本范式、企业创新管理会计计量与报告要素、企业创新管理会计工作机制三个方面,完善企业既有组织、管理与业务的计量系统,使之具备引导创新的功能。曾经困扰学术界的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计量需求问题,如今,会计学者用创新精神和钻研态度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
同样,在现代企业资金优化配置问题上,会计学者对理论创新的思考亦未停歇。随着金融脱实向虚、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学者发现,这些问题都是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资金错配的表现。那么其根源又是什么?缺乏科学的企业资金配置概念框架的指导和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无疑是关键诱因。“本期专题”栏目中,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竹泉及其研究团队基于不同视角,提出重建企业资金配置的概念框架、建立企业战略性资金错配的判别标准、矫正传统财务分析体系对资金效率和财务风险信息的扭曲。从理论创新到方法运用再到实践分析,无不彰显着会计学者作为新时代创新者所具有的匠心气质。
技术的进步总是激发起创新者变革时代的勇气。近年来,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的主要代表,以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和不可篡改等特征,被许多行业广泛关注和应用,会计学者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也试图寻找着自身领域与之融合应用的各种可能。本期“财会信息化”栏目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周卫华等提出,借助区块链建立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机制能够有效解决资产证券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资产证券化可以成为区块链技术适合的应用场景。对技术平台构建的研究需要学者的创新智慧,更离不开严谨认真的专业态度。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会计学界探索区块链应用带来更多的启发。
越创新,越需有匠心,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使命。借用雷军的一句话:“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得有多高,而品质决定我们能够走多远。”当创新与匠心完美融合,相信定会赋能我国经济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