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8 作者:陈朝琳 (作者单位: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大]
[中]
[小]
摘要:
高考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关键事件之一。高考成绩及其在考区内的排名,直接决定考生能否被某一高校的某一专业所录取,因此对考生来说,这些信息至关重要。这些信息的特点,也是企业财务信息应当具备的特点,我们称之为“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信息的相关性
(一)影响决策的信息是相关的
现在,假设你已经参加了高考,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布成绩。无疑,你的成绩及其在考区内的排名,将决定你如何填报志愿,也决定你对以后时间的安排——是出去好好玩一趟,还是接着纠结应该填报什么志愿,或是把埋在后院地里的书再挖出来,准备复读……
对接下来你要干什么的决定有影响,说明这个信息是有用的。所谓相关信息,就是能够使你做出的决策(对未来某些事情做出的决定)有所不同的信息。很显然,你的成绩及其在考区内的排名这一信息对于你接下来的行动具有相关性。如果你现在得到的是你的一个同学的这类信息,那并不能对你接下来要做的决定起什么作用,因为,这些信息跟你并不相关。
(二)相关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
你的成绩有多高,这一信息能够预测你能否被某个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也就是说,这一信息对录取这件事具有预...
高考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关键事件之一。高考成绩及其在考区内的排名,直接决定考生能否被某一高校的某一专业所录取,因此对考生来说,这些信息至关重要。这些信息的特点,也是企业财务信息应当具备的特点,我们称之为“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信息的相关性
(一)影响决策的信息是相关的
现在,假设你已经参加了高考,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布成绩。无疑,你的成绩及其在考区内的排名,将决定你如何填报志愿,也决定你对以后时间的安排——是出去好好玩一趟,还是接着纠结应该填报什么志愿,或是把埋在后院地里的书再挖出来,准备复读……
对接下来你要干什么的决定有影响,说明这个信息是有用的。所谓相关信息,就是能够使你做出的决策(对未来某些事情做出的决定)有所不同的信息。很显然,你的成绩及其在考区内的排名这一信息对于你接下来的行动具有相关性。如果你现在得到的是你的一个同学的这类信息,那并不能对你接下来要做的决定起什么作用,因为,这些信息跟你并不相关。
(二)相关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
你的成绩有多高,这一信息能够预测你能否被某个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也就是说,这一信息对录取这件事具有预测价值。而如果你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考完后与标准答案比对,并探听同学们的意见,预测自己可能获得某个分数和名次。那么,当成绩和名次公布时,这一信息就会被证实或否定(证伪),也就是说,这一信息具有证实价值。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都是信息相关性的重要特征。
(三)重要性是针对特定个体的相关性的一个方面
对考生来说,心仪的某校某专业以往的录取分数及其排名非常重要,这个信息也是相关信息。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理想和情况不同,特定学校特定专业以往的这类信息的重要性也就因人而异。
可以发现,信息的重要性是相关性的一个方面。如果省略或者误报了某项信息,会因此影响到信息使用者基于这项信息所做出的决策,我们就说,这项信息具有重要性。另外,重要性只能针对某个特定对象来说。
(四)小结
如果某个信息相关,说明它具有预测价值(即结合其他资料可以预测这个考生能否被某个大学和专业所录取)和证实价值(即可以证实或者证伪这个考生之前对自己考分和排名的预测)。另外,这个信息必须对这个考生来说是重要的(如果被忽略,或者得到这方面的错误信息,会影响决策)。当然,每个考生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可能不一样,所以,以往某个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及其排名对想报考这个学校和专业的考生是重要的,而对其他考生可能并不重要。也就是说,重要性是针对某个特定对象而言的相关性的一个方面。
二、如实反映
(一)信息必须如实反映才有用
有些参加过高考的人偶尔会梦到自己兴奋地看到自己的高分成绩,却发现看错了,于是带着一身冷汗醒来。这是因为与事实不一致的成绩和排名信息是没用的。
因此,信息是否有用,除了相关性,还要看一点:它是否如实反映它(某考生的高考成绩及其排名)所要反映的现象(该考生的高考结果)。
(二)如实反映要求信息的完整性
有些学校会规定某些专业录取线的总分和单科成绩要求,如果你只是知道自己的总分超过了以往的录取线,而不知道单科成绩,并不能保证你能考得上这个专业。也就是说,此时完整的高考成绩才能如实反映你的考试结果。
(三)中立性是如实反映的一个特征
1.如实反映要求中立描述。根据规定,同样分数的考生排名相同,最多只是列示的顺序有区别而已。如果公布考生排名的工作发生失误,对于同样分数的考生,直接按照姓氏笔画、姓氏拼音等顺序排名,造成分数一样的考生的名次却不一样,甚至相差几百名,那就可能影响考生的报考决策。所以,排名的信息必须与分数的信息相对应或完全一致,不能以某种方式操纵、影响考生的决策,使得考生更乐于接受(觉得自己排名更靠前,当然结果可能是白高兴一场),或者更不乐于接受(觉得自己排名更靠后,结果可能是错过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换句话说,排名的信息必须是对考生在整个考区中排名的中立描述,这本身就是如实反映这个考生考试结果的要求。
2.谨慎的审慎性。要达到对考生排名的中立描述,公布考生排名的人需要非常负责任,小心谨慎地对待并处理这件事,专业说法即“谨慎的审慎性”。同样,知道自己分数的考生,也需要认真研究往年某些学校某些专业的录取情况,在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被录取的情况下,小心谨慎地作出判断:不过高估计,强行高攀;也不过低估计,浪费资源。
3.不对称的审慎性。也有人觉得,对于报考学校和专业这件事,应该保守一点、悲观一点,要根据往年录取情况,报考一个相当确定(比如90%以上的可能性)能够考得上的学校和专业。所以,在排名方面,除了往年数据,自己还应该参考成绩低几分的考生的排名,再决定报考。这叫“不对称的审慎性”。然而,不对称的审慎性(过于悲观估计而故意降低自己的排名来迁就学校和专业)是不能实现中立性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报考更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而且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很大)。
(四)信息无误才能如实反映
法律规定,允许考生经过申请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复核自己的成绩。对于考分,考生要求精确无误,这样才能如实反映他(她)的考试结果。也就是说,(考分)无差错才能如实反映(考生的考试结果)。
(五)小结
如果某个信息能够如实反映,说明它具备完整性(完整地反映考生的考试结果是否符合某个学校和专业所要求的各科和总分成绩的达标要求)、中立性(考生的排名由考分所决定,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要求考生具备谨慎的审慎性,即足够小心谨慎地对待这个信息,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排名情况)、无误性(信息没有差错)。
三、信息质量特征及其分层
财务会计向主要使用者提供以财务报告为主要形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具备一些特征,才有可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我们把这些特征称为“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字面理解,就是对主要使用者(做出关于企业的)决策有用的信息类型的某些特征。
(一)有用信息必须相关且如实反映
回到高考成绩上。有助于决策(考生在高考结束后要干什么的决定)的信息是有用的。要想对某项决策有用,某项信息(该考生的考分和排名)必须与这个决策相关(能够对这个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所意欲反映的事实(该考生的高考结果)。换句话说,有用信息必须既相关,又如实反映。
关于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对于信息有用性的鉴别,程序或流程是:首先,信息使用者(考生)要找出可以向自己提供有用信息的现象(考试结果);然后,识别关于这个现象的最相关的信息类型(考分和排名);最后,确定这个信息能够得到,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它所要反映的现象(考试结果)。
(二)信息质量特征可以分为两层
如果某项信息在具备相关性和如实反映这两个特征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可能会更有用,我们把这些特征称为增进质量特征。相对的,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则被称为基础质量特征。信息质量特征可以分成这两层。
所谓“基础”,就是必须,如果没有基础特征,就没有用;如果只具备基础特征,即使不具备增进特征,仍然有用。所谓“增进”,就是添彩,如果已经有了基础特征,再加上增进特征,就会锦上添花,信息的有用性可以得到提升。所以说,基础特征是最关键的信息质量特征,而增进特征是不太关键但最好能具备的信息质量特征。
(三)增进质量特征
1.可比性。考生都知道,还有其他考生也想报考跟自己一样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他们是现实或潜在的竞争者,他们的成绩和排名对自己是否报考、能否考上都很重要,这就需要考生的成绩和排名之间是可以相互比较的。相反,如果成绩和排名是不可比的,例如不同考区的考分不可比,那么即使某个同学的成绩比自己的低很多,也可能他(她)被录取,而自己却落榜了。
可比性能够让信息使用者(考生)识别并理解信息所反映的某件事(是否更可能会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所录取)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可比性很重要,特别是在需要对某项信息进行比较后再做决策的时候。比如,你的存款不多,想买某个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但只够买这个行业中某家企业的几手股票,那么,你可能需要查阅这个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可比的财务信息,以便比较它们的财务情况。这时候,如果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可比,你的决策也就没那么有底气了。
2.可验证性。允许考生复核成绩的制度可以保证考生的成绩是经得起验证的,即具有可验证性。换句话说,信息(某考生的高考成绩)的可验证性有助于这项信息的使用者(该考生)确信它如实反映了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考试结果)。
3.及时性。如果某个考生有特殊渠道,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就已经得知自己的成绩,那么,很显然,对他(她)来说,特殊渠道获得的信息就比官方公布的信息更具及时性,而后者,由于不够及时,虽然确实是相关信息,也能如实反映,但它的有用性难免打了一些折扣。也就是说,及时性意味着能够为决策者(考生)及时提供可以影响其决策(对接下来如何行动的决定)的信息。
4.可理解性。长期以来,高考加分的政策照顾到少数群体,但其规定相当复杂,容易被操纵,产生新的不公平,因此也经常会有所调整。如果没有充分理解相关政策规定,某些考生可能虽然具备条件,但没有享受到优惠。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这些政策是否能被理解(具有可理解性)并得到遵循,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可理解性要求对信息(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清晰、简洁的分类(哪几类考生可以获得加分,加多少分)、定性(同时具有多个特殊身份的考生是否可以累计加分等)和列报(以什么样的排列顺序列表,让考生对加分政策一目了然)。
四、成本限制
(一)高考成绩的相关成本收益分析
凡事都有成本和收益,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也不例外。
从官方网站上下载高考成绩和排名等信息,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希望从特殊渠道获得更及时的信息,可能就要费不少力气和银子,而且,由于信息来源不够可靠,考生还是会担心这些信息的可信度,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决策的收益可能因此降低。很多人权衡以后,觉得收益还不如成本高,索性就不去争取了。这就是日常说的“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对信息的获得和利用构成普遍限制。获得信息必须付出成本(从整个社会来看,为了产生某个考生的高考成绩,就需要出卷、改卷、复核、组织等各方面的成本,而考生在官网上查分只是总成本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利用信息的收益(从整个社会来看,根据高考成绩决定是否录用某个考生,由此所带来的对学校和社会的收益是总收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考生利用这个信息做出决策的收益也很重要)必须能够证明相关成本是合理的。
(二)财务信息的相关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大于收益的事情使我们无利可图,所以一般都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获取、加工和整理企业财务信息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1.成本分析。从成本角度来看,与收集、处理、验证和发布财务信息相关的努力大部分是由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企业财务报告编制者)做出的,但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阅读财务报告的人,主要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最终以减少回报的形式来承担这些成本。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在分析和理解所提供的信息时也会发生费用、产生成本。如果所需要的信息没有被提供,他们有可能会通过其他来源获得这些信息,或者作出估计,这些事都会产生额外的成本。
2.收益分析。从收益角度来看,报告有用的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更有信心地制定决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可以使资本市场的运作更加高效,进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本成本更低。同时,单个投资者、贷款人或其他债权人(主要使用者)也可以因此做出更有依据的决策,由此获益。当然,由于主要使用者的偏好不同,决策模式也不同,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没办法提供他们每一个人都认为相关的所有信息。
3.准则制定角度。我们进一步从准则制定的角度来看成本收益问题。考虑到成本限制,准则制定机构需要评估报告特定信息带来的收益,看是否有可能证明提供和使用这些信息的成本是合理的。所以,他们会在制定某项准则的过程中考虑成本限制条件,向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审计师、学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寻求关于这项准则的收益和成本有关情况和预期,并在制定准则中考虑这些因素。
当然,由于每个利益相关方对报告财务信息特定项目成本和收益的评估结果都不一样,准则制定机构只能考虑一般情况下财务报告的成本和收益,而不能只考虑与个别利益相关方有关的成本和收益。这样做就意味着,对于某个(些)利益相关方来说,某项准则可能给他(她)带来成本收益的比较并不合理。
(三)成本是信息的限制条件而不是质量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利用来说,成本是限制条件,是提供和利用信息过程的一项特征,而不是信息本身的一项质量特征。对于财务信息,它的提供者、使用者以及准则制定机构在考虑可能实施的新准则要求的收益时,也应该认真考虑成本限制条件。
五、总结
一个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排名等信息如果具备相关性,并且能够如实反映他(她)的高考结果,对他(她)才有用。财务信息也是如此。如果这些信息还具备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将更加有用。这六项都是信息的质量特征,前两个是基础性的,后四个是增进性的。其中,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证实价值和重要性,如实反映包括完整性、中立性(含谨慎性)、无误性。另外,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还要考虑信息的成本限制条件。
责任编辑 姜雪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