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峡科化)于2007年8月由福建永安化工厂、福建烽林机器厂改制组建而成,2014年12月又与福建省民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重组,下设22家分、子公司。海峡科化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起步时间早,从公司改制成立前福建永安化工厂开始,于2002年着手信息化建设,财务和供应链ERP系统等均已建成运行,达到了预期目的。随着兼并重组的企业增多,各自的管理文化和理念、管理信息平台系统,与原有的企业管理文化和理念、管理信息平台系统的割裂,导致了整个集团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散、乱,同时由于集团企业下属各成员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数据不规范,造成各单位财务核算工作质量不一,汇总财务信息滞后、失真,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集团对下属企业财务监控困难。为此,海峡科化依据公司战略规划,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和流程再造,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建立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和搭建了以财务管理为主,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OA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为辅的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大量基础数据,提供各项业务的表单化和审批流程,加强各项分析指标模块及财务成果的应用,实现了企业财务管控的高度统一。
一、实施和搭建财务综合信息平台的过程
(一)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分为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和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三种。海峡科化目前属于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子公司灵活性强,便于把握比较好的投资机会。这种模式对于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海峡科化比较适合。但从长期来看,集权型管理模式是现代大型集团企业的趋势,对于集团战略的执行和控制更有优势,此外也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降低资金成本。而且目前海峡科化财务采用财务经理(总监)委派制进行管理,财务经理(总监)由集团总部统一考核,成员公司能够较好地执行集团公司的财务政策和制度。因此,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最终选择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综合信息平台也围绕集权型管控模式为中心展开搭建。
(二)财务综合信息平台实施的内容
海峡科化财务综合信息平台的搭建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培训、集中上线”的模式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分别经过项目规划阶段→蓝图设计阶段→系统建设阶段→切换准备阶段→核算预算系统切换阶段→合并报表切换阶段→持续支持阶段→项目验收阶段,使得海峡科化下属公司财务信息全面上线,同时兼顾财务与其他业务模块的接口,做到全面一体化。
1.财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搭建过程
第一阶段上线模块范围见表1,财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如下:
(1)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了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中的核算数据自动传递到动态财务管理平台,生成会计凭证;财务核算系统可以通过动态财务管理平台联查到每一张固定资产卡片。
(2)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处理流程为凭证制单(手工、自动生成)、审核、记账、结账,最终将核算数据传输到报表系统,生成各项报表。
(3)从各项报表取数,设置抵销模板,进行公司间的对账生成抵销分录,最后生成合并报表。
(4)设置好预算报表、维度、控制方法、预算分析,从总账取数或手工录入进行预算管理。

2.具体实施过程
(1)动态建模。按照海峡科化实施财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要求第一阶段上线的核算单位对其设置的部门、在职人员、供应商基本分类、供应商基本信息、客户基本分类、客户基本信息、银行档案、银行类别、报表及分析模版以及会计核算科目及科目编码等基础档案进行整理,对收集的基础数据按集团统一规则进行编码。对于基础档案的增减变动情况执行集团统一管控,下属各企业只能对内容进行引用。特别是会计核算科目的确定是基础档案整理过程的核心。会计核算科目的统一过程实际是对原有企业经营模式、各种业务流程和核算方式重新梳理的过程,也是融入新的集团管控模式以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过程。海峡科化多次召开现场会,先后修改了11个版本。针对企业各业务板块比较清晰的特点,对各个板块的会计核算科目分别设置,避免不同板块会计核算科目使用的冲突;新增对应收、应付往来项目、营收项目等会计核算科目按集团内、外关联以及非关联方进行分类,便于企业合并报表和对上述项目数据的统计分析;专门编制会计核算科目使用指南和制定用户操作手册,以便财务人员在实施过程中能清楚明白地使用。同时完善了会计核算科目后续维护的有关问题,即信息化项目组每年都收集各企业在本年度内会计核算科目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新需求,对下一年度会计核算科目进行优化。
(2)初始设置。正式环境的建设包括:系统建账、模块启用、系统参数配置、系统模块配置、系统角色及权限配置、会计科目导入、集团报表取数公式的编写、基础档案数据导入系统、合并报表抵销模板、固定资产导入、预算系统的建立等工作。以上系统数据的搭建完成,形成了充分表达集团希望的报表分析汇总统计结果的报表组织体系;形成了集团统一的报表合并体系,该体系能紧密结合企业报表系统应用,通过编报管理功能完成下属子公司报表的数据收集和样表下发,并通过企业报表的数据采集功能进行个别报表数据采集工作,同时支持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间内部交易的自动对账;按对账结果自动生成抵销分录;根据抵销分录自动生成合并报表、合并工作底稿等相关查询报告,很大程度上减轻报表编制者的工作强度;形成统一的预算组织体系,预算数据能按照内部管理不同的要求进行汇总、合并及分析,实现对预算目标执行情况的跟踪和控制;统一了股权投资关系,能系统对权益投资进行抵销,同时加强对集团内部权益类投资数据的管理,完善了集团内部持股关系查询功能。
二、搭建财务综合信息平台的效果
首先,该套系统可以帮助集团企业构建集中的会计核算系统,在集团层面规范基础信息,有效地贯彻和执行统一的会计核算政策,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同时考虑到各板块业务的差异,满足各板块成员单位的差异性需求;能有效解决集团企业成员之间对账难题,解决财务、业务一体化难题。
其次,该套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全面预算子系统、资金管理子系统的有效整合,实现了“三算合一”,同时利用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等其他业务系统的接口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可监控、透明化,增强了对管理费用、营运成本、资金使用等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实时透视下属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切实加强集团的管控能力。
第三,通过建立基于整个集团的管理制度平台,规范了整个集团的核算和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数据大集中,从而动态支持业务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快速分析,有效支持经营决策,还能有效建立集团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保障体系,满足企业内控的需要。
最后,该套系统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财务人员能腾出时间充分利用系统数据信息加强分析,实时生成不同报告对象的报表,为不同层级的决策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逐步实现财务人员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角色的转变。
责任编辑 陈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