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6 作者:朱学义 高楠 王一诺 臧思琪 张建芳 (作者单位: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
[大]
[中]
[小]
摘要: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都在进一步实施投资扩张战略来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投资扩张不仅涉及资金来源问题,更是一个战略发展方向问题。一百余年前,近代实业家张謇创造的“圆周辐射型”投资模式值得研究。
一、以主导产业为轴心进行扩张
张謇为了救国创办实业,在分析江苏南通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后,提出了创办“棉纺产业”的主张,认为“奖励植棉尤为根本中之计划”。他创办棉纺织业厂——大生纱厂,并以此为轴心走出了一条不平常的产业扩张之道。
(一)选址建厂要充分利用经济地理优势
江苏南通地区是著名的产棉区。创办大生纱厂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棉花。张謇说“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是我创办纱厂的最佳基地”,因此,将大生纱厂的厂址设在位于通扬运河西岸与长江之间的南通唐家闸,不仅产品原料充足质高,而且水路运输方便。经过44个月的筹办建设,大生纱厂于1899年开始投产。
(二)筑牢核心产业要获取特许经营权
张謇“介官商之间,兼官商之任”,在官场和地方都具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力。他利用这一优势于1907年得到了官府商部的特许“准许二十年内,百里之间,不准有第二厂之案”,大生纱...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都在进一步实施投资扩张战略来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投资扩张不仅涉及资金来源问题,更是一个战略发展方向问题。一百余年前,近代实业家张謇创造的“圆周辐射型”投资模式值得研究。
一、以主导产业为轴心进行扩张
张謇为了救国创办实业,在分析江苏南通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后,提出了创办“棉纺产业”的主张,认为“奖励植棉尤为根本中之计划”。他创办棉纺织业厂——大生纱厂,并以此为轴心走出了一条不平常的产业扩张之道。
(一)选址建厂要充分利用经济地理优势
江苏南通地区是著名的产棉区。创办大生纱厂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棉花。张謇说“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是我创办纱厂的最佳基地”,因此,将大生纱厂的厂址设在位于通扬运河西岸与长江之间的南通唐家闸,不仅产品原料充足质高,而且水路运输方便。经过44个月的筹办建设,大生纱厂于1899年开始投产。
(二)筑牢核心产业要获取特许经营权
张謇“介官商之间,兼官商之任”,在官场和地方都具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力。他利用这一优势于1907年得到了官府商部的特许“准许二十年内,百里之间,不准有第二厂之案”,大生纱厂获得了江苏通海地区的独家经营权。
(三)占领纺织品市场要讲究营销策略
张謇认为,产业扩张的首选之道是快速占领市场。他占领棉纺织品市场的营销策略是:分析供求关系找商机;微利扩张销售“地盘”。
1903~1904年,大生纱厂棉纺织业年产量不满三万件,但是运往东北的关庄布需要机纱六万多件,体现了纱市“求多于供”的有利形势。此时,张謇调研市场行情发现,上海众多纱厂棉纺织品堆积如山,滞销严重。他主动出击,从上海赊购棉纺织品三万多件迅速销往东北,不仅缓解了东北地区纱布供不应求的状况,帮助上海厂商渡过难关,还迅速回笼资金,取得盈利,占领了市场。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张謇预感“彼日俄军人且将仿制华人袄裤过冬矣”,随即下令大生纱厂连夜赶工,缝制袄裤,果然畅销,获利31万两(白银)。
1906年,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大生纱厂经销商提议将大生纱售价定为135~140元。但是张謇坚持先考虑市场再考虑利润,将售价定为130元。大生纱物美价廉,薄利多销,最终悄悄地渗进了诸多竞争对手的“地盘”,占领了华中、华南一带,并在全国设立了大生纱销售网点。
(四)建立“圆周辐射型”产业扩张模式
张謇有句名言:“一年种谷,十年种木,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其中蕴含着张謇将事情做强做大的一种思想。钱的扩张思想:一到十,再到百到千;物的扩张思想:谷——木——宅——邻。这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似用发展壮大的钱财铺一个圆:圆心是谷,转到周边为邻。笔者总结他的投资扩张之道是“圆周辐射型模式”。
1.圆周之心以获利为根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稳固主导产业后提出“纱厂必欲扩张耳,扩张则必有利耳”。事实上,大生纱厂在1899~1905年已累计纯利1 774 387.883两(白银)。
2.圆周之轴以上下左右产业联动为主干。张謇在产业扩张投资上,采用圆周辐射型模式,即以大生纱厂为圆周中心(核心),调出纱厂利润中的部分资金创办众多分布在南通以及周围城市的相关产业,这些产业产出的效益又能反馈于主导产业,形成了主导产业上下游联动、辅助产业左右互动的投资扩张模式,既能在经营上实现多元化,又能达到资源有效组合,各经营实体互惠互利。张謇谈及他的产业联动思想时曾说:“至油厂、铁厂、纱厂之关系,则铁厂便于修机,油厂为棉子去路”。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大生纱厂,适应棉纺织业的发展,张謇将棉纺织业作为发展重心。在1910年,已经拥有包括纺织、农垦、食品加工、航运、机械等十多家企业近300万两(白银)资产。形成上游主导产业棉纺织业与下游各相关产业联动的状态。
二、企业发展壮大要走银企融合之道
张謇自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后,继而又开办了一系列经济实体。随着企业的扩展,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张謇想创办银行来弥补资金的不足。
首先,他以业务为基础创办事务所。1897年冬,筹办中的大生纱厂在上海设立账房,名为上海公所,后改名为大生上海事务所。而后,事务所除为大生企业采购物料和为来沪人员提供食宿外,还成立大生公司,专营机器进口业务、南通绣织局和复兴面厂产品外销业务,为大生各企业融通资金,并作为张謇等人与政界、新闻界交往的联络处。
其次,他以储蓄为基础倡议储蓄银行。他认为,“为银行计,必先营储蓄而兼普通商户,以储蓄资普通商业之本,以普通商业资储蓄之息,一行兼之,尤为灵通而稳固”。于是,他仿效周舜卿创办的上海信成储蓄银行,倡议成立通州储蓄兼商业银行。
再次,他以股份为基础创办实业银行。他利用当时江苏的公款以及铁路股款来召集商人入股,创立江苏银行。此外,他还筹划南通劝业银行和盐业银行,但由于大生纱厂不断扩展,财力吃紧,张謇的这些构想暂时搁置。到了1920年,经大生股东会议决定,南通淮海实业银行宣告成立,总行设在南通,次年设分行于海门、扬州、南京、上海、镇江、苏州,并在盐城、阜宁、东台各垦区设立了分理处。张謇由此出任中国银行业商朋股东联合会会长。1922年,他不负众望出任交通银行总理,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拯救当时处于危机中的交通银行。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新兴的银行多以资金融资作为杠杆,进而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支持,很少有人像张謇那样,站在企(实)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银行业与企业的融合。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发展趋势看,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资本需求不断扩大,就会开始不断向金融资本渗透;而借贷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必须要寻找产业资本支持,以此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于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张謇产业扩张的投融资之道对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
(一)产业扩张要有助于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张謇圆周型投资扩张之轴始终把握住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并让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可谓是“先筑巢、筑好巢”,再“快引凤、引好凤”。可当今社会,一些企业投资扩张却偏离了主导产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茶业相当知名,却在没有稳住茶业根基的前提下盲目扩张产业规模导致巨额亏损,资金链断裂,债务重重,被中国天化工收购。这种偏离主导产业的投资扩张行为是不可取的。
(二)产业扩张要研究布局的合理性
张謇在产业扩张之初,就对主导产业辐射出的相关产业做出评估,物尽其用,制定“合理布局、密切关联、互惠互利”的产业发展政策,让各产业能可持续发展。可是,当今一些企业不研究扩张布局的合理性,往往盲目冲动行事。例如,乐视集团原先业务涵盖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手机、彩电等多个领域。然而,2017年不相关产业如智能汽车的开发,不但没有给乐视集团带来可观盈利,反而使其遭受重创。该年三季报中,净利润为-16.5亿元,较上一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5.02%。可以看出,产业间关联性低,开发风险大,布局不合理,最终将会拖垮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如同下一盘棋,棋与棋之间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整体效益,否则会马失前蹄,甚至全军覆没。
(三)产业扩张要瞄准产业链主线
张謇为了办好纱厂,先盯住棉纱产业前端——棉花原料的供应,投资通海垦牧公司等夯实了纱厂的原料基地,而后瞄准棉纱产业后端——纱布的印染及运输,投资阜生蚕桑染织公司、外江三轮公司等,解决了纱布产品的延伸发展问题。当今社会,一些大型企业缺乏的就是产业链主线思想。例如,燃煤发电不受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提供了中国超过65%的发电量。为缓解煤电矛盾,国家在2002~2003年全国出现煤电油运紧张时助推煤电联动,但双方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取得好的效果。随着煤炭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资金实力增强,煤电联动已转向煤电融合发展,为煤炭企业向其下游电力企业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可是,相关企业的积极性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学习领悟张謇的产业链主线扩张思想很有必要。
(四)产业扩张要以资金融通为基点
产业扩张是否可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张謇当初创办企业时采用股份制筹资,后来扩张时想依靠银行贷款解决,但当他测定银行贷款难度大、风险大、成本高时,毅然决然地创办银行,并认为走银企融合之道是融资可靠、风险低、成本低的重要途径。当今煤炭系统创办财务公司就是值得总结和推广的融资之道。
(本文是江苏省“十三五”工商管理一级重点建设学科项目<SJY201609>、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立项课题“MOOC环境下会计实践课程改革的智慧型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20172172〉的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刘良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张謇全集(1~6卷)[M].南京:江苏古路出版社,1994.
[2]王鲁英.张謇经济思想与实践浅析[J].山东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02-105.
[3]邹荣利.晚清官利和专利制度的双重作用——以大生集团为例评述[J].鸡西大学学报,2011,(4):134-135.
[4]刘兰兮.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5]韩红俊.大生系统企业投资结构分析[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9-41.
[6]智通财经.中国天化工(00362)拟8580万港元收购信阳毛尖集团并拟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EB/OL]. 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99996. html,2018-01-07.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