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披蓑人过浣花桥
王枰
天然具有诗意而感人至深的地域,为数不少,而真正被润泽有情的笔触演绎成文、在人口头心上深如石刻永不模糊的,并不多。自古具备忠诚和奉献品格而持守一生的人,为数不少,而真正被史书认真记录、被众人广泛知晓的,也不是全部。
后人永远只是得到一些片段,犹如获得瑰丽王冠上角落里的一块珍宝,小心捧在手心,藉此想象当年的光辉。这珍宝,是少陵草堂,是武侯祠庙。和仅存于古籍中的文字不同,它们可见,可入,可流连。
那些时代和其磅礴气势一起奔腾远去,绝不再回,带走了热血和悲歌,把草屋和祠庙抛在风里,于是时间的潮水漫过来、冲刷,努力洗涤一切陈迹,不曾有任何迟疑。被诗意和品格感动的后人,力求留住那盛满记忆的地方,于是不停维护、永在修葺。留住了护住了,最真实的也只是片段,片段之外的天地风云,一场又一场,移腔换韵之后,没有哪个牧童,认得旧刀枪的主人,也没有哪个书童,知道课本里诗文作者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模样。
即使那条溪水仍在,连名字都没有改。若是来一场一模一样的风雨,...

披蓑人过浣花桥
王枰
天然具有诗意而感人至深的地域,为数不少,而真正被润泽有情的笔触演绎成文、在人口头心上深如石刻永不模糊的,并不多。自古具备忠诚和奉献品格而持守一生的人,为数不少,而真正被史书认真记录、被众人广泛知晓的,也不是全部。
后人永远只是得到一些片段,犹如获得瑰丽王冠上角落里的一块珍宝,小心捧在手心,藉此想象当年的光辉。这珍宝,是少陵草堂,是武侯祠庙。和仅存于古籍中的文字不同,它们可见,可入,可流连。
那些时代和其磅礴气势一起奔腾远去,绝不再回,带走了热血和悲歌,把草屋和祠庙抛在风里,于是时间的潮水漫过来、冲刷,努力洗涤一切陈迹,不曾有任何迟疑。被诗意和品格感动的后人,力求留住那盛满记忆的地方,于是不停维护、永在修葺。留住了护住了,最真实的也只是片段,片段之外的天地风云,一场又一场,移腔换韵之后,没有哪个牧童,认得旧刀枪的主人,也没有哪个书童,知道课本里诗文作者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模样。
即使那条溪水仍在,连名字都没有改。若是来一场一模一样的风雨,可会有人在寒冷到瑟缩时,想到大众疾苦,想到天下战略?小桥上,披蓑拄杖而过者,再不是那年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