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4 作者:袁敏 (作者单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大]
[中]
[小]
摘要:
提起沃伦·巴菲特,很多人会想到股神、慈善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等,但笔者认为,无论其在投资理财、财务报表解读等方面还是学习、做人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巴菲特的品格和能力
(一)品格方面
1.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
巴菲特工作并不是为了钱,按他的话说,自己一直住在奥马哈镇,房子是50年前的老房子,生活极其简单,工作完全是出于乐趣,超过60年都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巴菲特的工作理念就是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幸运的是他将两者很好地加以融合,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能够带来成就感的事情”。从巴菲特将绝大多数的财富捐赠给慈善机构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超常举动,就能看出他对财富的观念—— 用自己的天赋赚取正当的利润,然后将其回馈给社会,用在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领域。
2.抱着感恩的心工作
作为众所周知的股神、曾经的世界首富,巴菲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感恩。他认为自己的成就来自国家的自由、强大并能够释放人的潜能,因此愿意把生意、投资放在自己的国家,并一直看好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此外,他还对自己的父亲、老师...
提起沃伦·巴菲特,很多人会想到股神、慈善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等,但笔者认为,无论其在投资理财、财务报表解读等方面还是学习、做人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巴菲特的品格和能力
(一)品格方面
1.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
巴菲特工作并不是为了钱,按他的话说,自己一直住在奥马哈镇,房子是50年前的老房子,生活极其简单,工作完全是出于乐趣,超过60年都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巴菲特的工作理念就是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幸运的是他将两者很好地加以融合,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能够带来成就感的事情”。从巴菲特将绝大多数的财富捐赠给慈善机构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超常举动,就能看出他对财富的观念—— 用自己的天赋赚取正当的利润,然后将其回馈给社会,用在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领域。
2.抱着感恩的心工作
作为众所周知的股神、曾经的世界首富,巴菲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感恩。他认为自己的成就来自国家的自由、强大并能够释放人的潜能,因此愿意把生意、投资放在自己的国家,并一直看好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此外,他还对自己的父亲、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这种感恩之心成就了巴菲特。
3.专注于自己擅长、喜欢的领域
在《成为沃伦·巴菲特》的记录片中,巴菲特谈及与比尔·盖茨认识后不久,盖茨的父亲要求两人在纸上写下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个词,两人不约而同地写下了同一个词:专注。巴菲特自认为专注是其人格中最为强大的一部分,如果对某个新问题感兴趣,他就会进行有关的阅读,会见该领域的权威人士并进行讨论。盖茨认为巴菲特不了解艺术、烹饪;巴菲特自己说不知道卧室、起居室墙壁的颜色,不关心物理宇宙等方面的问题。但巴菲特无疑是商业领域的专家,尤其是评估人和企业的能力,让盖茨都认为是“非常神奇的事情”。
(二)能力方面
基于巴菲特在投资领域的巨大成就,其价值投资理念风行全球,每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都有数万名的股东参与,更有匿名人士一掷千金参与竞拍“巴菲特午餐”,希望当面聆听投资真经。但在《成为沃伦·巴菲特》的影片中,巴菲特的妻子却明确表示,他想成为一名老师。事实上,巴菲特每年也都会与青年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此同时,公司每年在年报中披露的“给股东的一封信”更是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笔者认为巴菲特不仅做生意做投资很在行,更重要的是他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实践。
1.持续学习的能力
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学习赚钱的方法,因此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诸如《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聪明的投资者》等此类书籍。巴菲特除了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之外,他还善于总结,并不断从其老师、父亲、朋友、家人身上汲取知识。
(1)向老师学。影响巴菲特投资生涯最为深远的老师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早在1949年,巴菲特就仔细阅读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并自认为从此“改变了自身的投资理念,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一年多之后,巴菲特被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录取,并在第二学期就上了格雷厄姆教的课程。巴菲特毕业后收到老师的一封信,让他能够幸运地在老师身边工作,从而更近距离地获得了耳提面命的机会。巴菲特说“为老师工作学到了许多”,他认为,格雷厄姆在1934年能写出《证券分析》这样的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老师坚持20多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更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典范。巴菲特渴望成为“格雷厄姆第二”,因此在年轻时,只要是老师公司投资的股票,他都会跟着买进;尤其是在自己开公司后,所奉行的 “烟蒂”理论,就是从老师那里照搬而来的。应该说,从投资理念到对金钱的态度,甚至是授课的风格,巴菲特身上都有老师的影子。
(2)向家人学。巴菲特曾言,自己所“拥有的最棒的礼物,就是出生时就拥有的那位父亲”,因为父亲对他拥有信心,不仅教他“不要担心别人如何看你,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你正在做的事,那就足够了”,而且通常是通过举例而非说教来影响巴菲特。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菲特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不想让父亲失望”,这也直接影响到巴菲特的做事风格,通过举例来说明理念,如奉行的价值投资理念在可口可乐、IBM、喜诗巧克力公司(简称喜诗)的应用等。
(3)向朋友学。查理·芒格无疑是巴菲特认识、合作最久的良师益友。芒格比巴菲特大7岁,曾做过实习律师,当过建筑设计师,并最终成为巴菲特的合伙人和副手。1959年初见巴菲特时,芒格就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并不认同巴菲特“花很多钱购买很便宜的证券”这种投资理念。当时的巴菲特主要是与小公司打交道,投资通常是购买那些被称为“烟蒂”的公司,也就是那些股价被严重低估的股票,或者那些便宜得近乎一文不值的股票,这种方法一度让巴菲特赚了不少钱。但这种理论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即受到投资规模的限制,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投资,“烟蒂”理论就会失灵。芒格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扭转或升华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用他自己的话总结,芒格教会他的最重要的理念是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质的业务或公司”,即重点在于所购买的标的是否优质,而非价格是否公允,其中1972年收购喜诗就是典型案例。当时的喜诗每年赚取400万美元的税前盈余,此外,喜诗还有一项巨大的资产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即非常强大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让其有很强的定价能力,这种优势能够确保公司在未来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而仅需要很少量的增量投资就可以实现,换句话说,喜诗在未来数十年间都能够产生可观的现金回报。并购喜诗时的报价为3000万美元,最终巴菲特仅支付了2500万美元。在那年的总结中,巴菲特算了一笔账,认为并购喜诗后累计为公司赚取了19亿美元的税前利润,而新增的投资仅为4000万美元;如果算上喜诗分红资金进行的再投资回报,这笔生意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这也让巴菲特感概从芒格身上学到了很多,就此案例而言至少让他意识到强大品牌的价值,并将这种眼光复制到其他成功的投资上,形成了著名的护城河”理论。简单说,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此外,巴菲特还向传奇球星也是其朋友泰德·威廉姆斯学习,形成了只击打“舒适区”的球而无需理会其他声音的哲学;为克服腼腆、内向的性格弱点,巴菲特主动参加戴尔·卡内基的培训课程,训练自己的当众表达能力等。应该说巴菲特有很强的“自知之明”,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缺什么,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补足短板,这种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学以致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菲特及其所在的公司成就,就足以成为商学院很好的教学素材。超过50年的投资经历,大量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巴菲特那些来自书本、经过实践检验的做生意、做投资的原则和应用,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
(1)投资方面。每年巴菲特都会在年报中披露公司的投资原则。以并购为例,公司2017年的年报中要求并购要满足大笔买入、显示出一贯的盈利能力、在少量甚至没有负债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净资产回报、不用派出管理层、业务简单、有明确的定价等六个方面的条件。此外,公司喜欢的并购规模一般在50亿~200亿美元的范围;倾向于现金收购,不参加竞拍等。除此以外,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公司会寻找那些“为世界做了点什么”的股票;收益、现金流、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很重要,但品牌和商标的价值同样需要关注等。
每年公司还会在年报中披露一些投资案例,这些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上述投资原则的具体应用。比如,巴菲特认为,坚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力圈范围”的股票,因此投资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是否充满激情”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因素,所以投资IBM时提及郭士纳和彭明盛等;同时,巴菲特还会通过失败的案例来说明投资原则的应用,比如用价值4.3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A类股投资Dexter鞋子公司,因持久竞争优势”被竞争者超越,导致Dexter鞋子公司巨额亏损,而如果采用现金收购,把那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A类股票留在自己的账户上则会避免损失的扩大等。正是基于此类投资失败案例的总结,让巴菲特持续地对投资原则进行修正完善,以助力公司获得更多盈利。
(2)财务报表分析方面。在历年的公司年报中,巴菲特无论是描述公司业绩还是阐述投资原则,都会强调财务业绩表现的重要性,比如税前盈余的大小及可持续性、获得好的净资产收益率同时还要具有非常低的负债水平等。但同时巴菲特又强调,公司年报并不是最重要的阅读资料,没有什么可以与“亲自参与实践”相提并论—— 拥有一家公司,想象一下公司的弱点,所面临的挑战及竞争态势等。巴菲特在描述自己所在公司的业绩时,他会将公司的业绩表现(超过50年的账面值、市值、年复合增长率表现等)与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比较,会努力让你看得懂“关键指标”。比如,2017年公司650亿美元的利润中,仅有360亿美元来自运营,剩余的290亿美元是因为美国税法修订带来的好处。同时,他还会对公司的一些财务政策做出解读,比如为何不分现金红利、为何进行股票回购等;用分部报告的方式来描述公司的业务,通过风险因子的揭示增加公司的透明度等,都给投资者及其他报表阅读者提供了“业财融合”方面的范本。
笔者认为,巴菲特在财务报表方面的分析,是努力让投资者真正看懂财务报表,对报表中的数字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
此外,巴菲特认为,看懂财务报表还需要对相关数字进行适当的“调整”,否则会得出不当的结论。以无形资产的摊销为例,某些无形资产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价值减损,但同样有一些无形资产并不会因时间而发生价值丧失的情形。比如某些软件,摊销费用就是真实的费用开支,但并购中发生的一些无形资产(如客户关系、品牌竞争力等)就显然不是真实的费用,现有的会计准则并没有对这两种类型的费用进行准确区分,由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行了很多并购,从而让无形资产摊销是否真实反映价值的减损显得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无形资产摊销所产生的“费用”的真实性进行分析等。所以说看财务报表不仅仅是看数字,还要看得懂数字背后的故事,理解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是否真实反映了经济实质等。
二、启示
(一)做一个有归属感、自豪感、愿意奉献的人
如前所述,巴菲特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感恩之心,更愿意将自己积累的财富回馈给社会。在他的捐赠中除了大部分捐赠给了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还有15%以上的资金是提供给他的三个孩子和前妻苏珊运营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运营涉及早教、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改进、疫苗等。巴菲特自言,其花费的资金可能不到其赚取财富的1%,而超过99%的财富将给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其他人手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涌现了一大批敢闯敢拼的企业家,他们在给社会创造财富、就业、利税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人生。有些企业家也和巴菲特一样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财富造福社会,同样将自己积累的巨额财富通过捐赠、成立慈善基金等方式回馈社会,在教育、医疗、扶贫等领域做出了表率。选择好的行业,搭上国家经济腾飞的顺风车,固然能成就自己;对自己的国家、事业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愿意将自己的财富回馈给社会,更值得他人尊敬。
(二)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巴菲特将老师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很好地运用到早期的投资生涯中,并取得不菲的成绩;在芒格对其提出“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质的业务或公司”这一诤言时,初期的巴菲特是不以为然的,但并购喜诗的经验表明,优质业务或公司比价格更重要,并帮助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理论;当父亲提出“内部记分卡”的工具时,幼年的巴菲特仅有些理论上的认识,但在经历过股市的大起大落甚至股灾之后,他开始认识到内心平静、优质品格、聚焦、坚持的重要性,并在投资华盛顿邮报、所罗门兄弟等实践中加深了体会。对我们来说,同样也应该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从课堂、生活、他人的经验等方面汲取知识,并学以致用地将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保持持续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要做到“勇立潮头”,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持续的学习欲望和能力必不可少。但“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使其开花结果,则需要“舍得”的智慧。巴菲特的成功,不只在于他生意或投资上的眼光或个人财富的积累,更在于他在所罗门兄弟陷入危机时的挺身而出,以及“挽大厦之将倾”的担当精神。尤其是其投资上的经验和原则,是他经历过数十年的时间和市场检验的,完全可以秘而不宣,但巴菲特选择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公开,与大家共同分享,这种分享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巴菲特说他能够碰到格雷厄姆是非常幸运的,但笔者认为伟大的时代有巴菲特这样的人也是我们值得幸运的事情。学习他,可以从投资原则、财务报表分析、内部记分卡的技术或工具角度出发,更可以从聚焦、分享、奉献、传承等人格魅力塑造方面着手。希望我们身边有更多的“巴菲特”们,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回报社会,让他人受益。
责任编辑 刘黎静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