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1.5万亿美元税改法案,其中重磅政策是美国企业所得税从最高35%降至21%。2018年4月,特朗普又挑起对华贸易战,宣布启动301条款,威胁对中国大量的工业品增加关税。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势头,中国政府也积极应对。一方面,宣布深化税务改革,将17%和11%的增值税税率各下调一个百分点,同时放宽小规模纳税人的范围,并针对特定行业领域增值税留抵进项税额进行一次性退还;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贸易对应措施,包括预期对美国波音飞机和农产品提高关税,降低汽车行业的进口关税,宣布对金融行业进行更大的开放等。中美税改和贸易战虽然是重大的经济事件,但是包含了大量的管理会计视角、思维和应用,在双方决策和应对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中美税改的核心问题均是现金流管理问题
特朗普的税改将企业所得税大幅降低,虽然企业会有一定获益,但从中短期来看税收无疑将会减少,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从现金流管理来说,政府财政和企业一样,同样存在经营性和筹资性现金流。当经营性现金流不足时,必须有较充足的筹资性现金流,才能保证企业或者政府的利益。
人们在谈税改时,往往忽略了美国政坛过去的一个重要政策...
2017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1.5万亿美元税改法案,其中重磅政策是美国企业所得税从最高35%降至21%。2018年4月,特朗普又挑起对华贸易战,宣布启动301条款,威胁对中国大量的工业品增加关税。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势头,中国政府也积极应对。一方面,宣布深化税务改革,将17%和11%的增值税税率各下调一个百分点,同时放宽小规模纳税人的范围,并针对特定行业领域增值税留抵进项税额进行一次性退还;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贸易对应措施,包括预期对美国波音飞机和农产品提高关税,降低汽车行业的进口关税,宣布对金融行业进行更大的开放等。中美税改和贸易战虽然是重大的经济事件,但是包含了大量的管理会计视角、思维和应用,在双方决策和应对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中美税改的核心问题均是现金流管理问题
特朗普的税改将企业所得税大幅降低,虽然企业会有一定获益,但从中短期来看税收无疑将会减少,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从现金流管理来说,政府财政和企业一样,同样存在经营性和筹资性现金流。当经营性现金流不足时,必须有较充足的筹资性现金流,才能保证企业或者政府的利益。
人们在谈税改时,往往忽略了美国政坛过去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特朗普在税改前为了达到税改成功的目的,提高了美国的债务上限,允许美国能够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来维持政府的财政经营。从政府的现金流量表来看,美国国债就是美国财政的筹资性现金流。特朗普政府敢于降低企业所得税(即美国财政的经营性现金流),其实也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于美国国债(筹资性现金流)较强的自信。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和日本都与美国存在大量贸易顺差,从经常性项目中很难轧平,故此购买美国国债可以通过资本性项目来将对冲此顺差。石油输出国组织由于石油通过美元结算的历史原因,也是美债的重要买家。由于以上国家的经济情况较难短期内出现巨大改变,故此购买美债仍会不断持续。此外,美元加息,美债的收益率不断上升,也会吸引资金来投资美债。故此,以美国国债为基础的筹资性现金流支持美国财政,很大程度上支持和推动了特朗普税改的决策。
中国的增值税减负政策无疑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筹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管理的思路。中国现在实施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即不能过多发行债务,要控制好政府财政的融资性现金流。故此,如何利用好经营性现金流就成为中国政府帮助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影响企业利润,但是由于增值税进项需要企业以现金支付并只能留抵,而增值税销项企业一般需要先开发票交税,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增值税降低、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范围和符合条件的研发和装备制造业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事实上较好地释放了企业的现金流。值得一提的是,从实质上来说,留抵税额退还就是将企业在税务机构账户里面的预存现金流打回到了企业自己账户中。从政府层面,这盘活了财政中的存量经营现金流;从企业层面,原来在税务机构放置的用于抵扣的税金现在可以充分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这体现了非常睿智的现金流管理思路和水平。
二、美国税改和贸易战是美国政府经济决策一体化的反映
从管理会计角度分析,美国税改和贸易战是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在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进行充分分析和思考之后进行的一系列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政府看成一个上市企业,就会发现政府领导的思维在某些角度和企业高管大致是类似的。例如一个上市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思维时,往往会非常关心利润和现金流的平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关系,以及如何在保证现有业绩的同时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美国政府的税改和贸易战恰恰也遵循了非常类似的思路。
税改通过减税释放了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贸易战的目的则是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多采购美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这会非常有助于改善美国企业的经营业绩,故此实现企业现金流和利润共同大幅增长。
从实体经济来看,贸易战将使美国企业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被其他国家所采购,这将有助于美国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的实体业务能力。而利用税改和贸易战,美国也在以“半诱惑和半胁迫”的方式让更多的国际性企业在美国以股权形式进行投资,从而使美国尽可能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加强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避免国际资金流出美国,进而获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双赢的局面。
特朗普进行贸易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大提高美国企业的存量经济水平,让美国企业能够将现有产品和服务得以充分的销售,事实上是一种“去库存”的思维,改善企业现有的经营。通过税改,又会刺激本土的研发企业和来自美国境外的投资者,创新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为美国经济添加更多新的增量效益,从而达到存量经济和增量经济并举的效果。
三、中美贸易战是政府战略思维的综合体现
管理会计非常重视战略规划和管理,认为这是一个企业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同样适用于国家,在中美贸易战中有明显体现。
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针对的都是中国的工业制品,说明美国做了充足的竞争者分析。中国现在正在处于“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的关键时期,美国对中国的工业企业发难,恰恰就是因为发现这些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问题。如果这些企业预期的海外出口收入因为美国加关税问题无法兑现,将可能会加重企业的经营压力和债务问题,引发相关工业企业和其供应商现金流短缺。在杠杆和债务压力下卖资产来去杠杆,或者中国政府发货币来进行救助,无疑都是非常不利的。从农产品角度,美国认为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控制了大量农业品的交易价格,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出手制裁可能性较小。应当说,美国对中国的发难,是在把中国当成重要竞争对手,分析了优点和弱点之后,精心推演制定了中国相关产品的特定关税政策。
我国政府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除了惯例对美国波音产品进行反制外,这次中国充分地利用了管理会计中所倡导的利益相关方分析,重点找到美国政府的利益相关方,并在相应政策中进行了实施。例如中国宣布下调进口汽车关税,但是不符合世贸组织政策的国家除外。这实际上是一方面告知美国世贸组织政策合规是必要的,也是另一方面暗示德法韩等汽车大国,珍惜中国的汽车市场,切勿和美国一起陷入贸易战的泥潭。这相当于把贸易战的利益相关方—— 其他整车生产国团结到自己一边。中国的政策也充分反映了管理会计的价值链分析因为汽车整车生产取决于零配件企业的供应质量和能力,中国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出口美国占销售总量22%,出口德日韩占销售总量27%在供应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对符合世贸组织国家的进口汽车降税,是充分考虑了汽车供应链中我国零部件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并坚信供应链的稳定关系到世界汽车行业的正常发展,故此能赢得更多的利益相关方。
此外,中国在农产品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制,在金融方面则在海南博鳌论坛宣布将进行更大的改革,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中国企业持股51%,达到绝对控股。这对于短期内影响特朗普的利益相关方—— 美国农业从业者和美国金融家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倾听国内的声音,探讨两个超大体量的业务板块—— 农业和金融业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准入,在短期内对特朗普的中期选举将会有多大影响。
中美税改和贸易战是在美元加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背景下衍生出的重大经济事件,将会给中美两国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系统和全面的管理会计视角来看待此问题,并充分理解双方政府在税改和贸易战的决策理论依据,更好地思考在中美大经济背景下如何进行企业业务拓展、投融资规划和风险管理,从而创造最大化的财务和商业价值。
责任编辑 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