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筑企业的“两金”主要是指应收账款和存货。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企业施工规模的扩大,建筑企业的“两金”占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扭转“两金”占用过高、资金沉淀过多的局面,已成为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两金”过高原因分析
1.市场因素。“两金”中应收账款较高是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结果。首先,建筑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项目付款条件优越的项目日益减少,大节点付款和月度付款比例低等合同条款苛刻的项目增多,导致“暂无收款权的应收账款”总量增加。其次,建筑企业为了做好重要客户和二次客户的开拓与维护,确保优势区域和优势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基于为公司发展提供长期、可持续、利润可观的战略客户资源的企业目标,会给予客户适当的优惠赊销条件,这也会提高其“两金”金额。最后,建筑企业存在部分中小房地产项目,这类项目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造成项目未来现金流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导致“两金”中应收账款的金额较大,甚至产生坏账。
2.商务因素。建筑企业商务确权的复杂性是“两金”较高的原因,具体包括:(1)建筑企业存在部分大节点付款项目,企业无法及时获取商务确权的权力,导致企...
建筑企业的“两金”主要是指应收账款和存货。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企业施工规模的扩大,建筑企业的“两金”占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扭转“两金”占用过高、资金沉淀过多的局面,已成为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两金”过高原因分析
1.市场因素。“两金”中应收账款较高是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结果。首先,建筑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项目付款条件优越的项目日益减少,大节点付款和月度付款比例低等合同条款苛刻的项目增多,导致“暂无收款权的应收账款”总量增加。其次,建筑企业为了做好重要客户和二次客户的开拓与维护,确保优势区域和优势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基于为公司发展提供长期、可持续、利润可观的战略客户资源的企业目标,会给予客户适当的优惠赊销条件,这也会提高其“两金”金额。最后,建筑企业存在部分中小房地产项目,这类项目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造成项目未来现金流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导致“两金”中应收账款的金额较大,甚至产生坏账。
2.商务因素。建筑企业商务确权的复杂性是“两金”较高的原因,具体包括:(1)建筑企业存在部分大节点付款项目,企业无法及时获取商务确权的权力,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已完成工作量业主尚未确权的存货”。(2)项目商务确权的手续复杂,审批流程长,导致从项目完工时间点到有权收款的时间点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3)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企业存在变更、签证、索赔等事项,项目过程中商务确权困难,收款时间滞后,甚至需要竣工验收结算后才能够确权。(4)项目业主为了拉长付款期限,存在故意拖延项目确权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已完成工作量业主尚未确权”的存货金额。(5)建筑企业的某些项目生产履约不到位,或提供的资料、手续不齐全,导致商务确权难度较大。
3.财务因素。应收账款回收困难会导致“两金”金额居高不下,具体原因包括:(1)项目业主付款审批周期长且流程繁琐,造成项目收款滞后。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付款时间性差异形成的“有收款权的应收账款”也在逐年增加。(2)当项目业主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时,其会将资金压力传递到建筑施工企业,导致其应收账款回收困难。(3)房地产业主抵房(以房抵工程款)呈上升趋势,在总包合同中进行约定抵房比例,使得资金变现周期较长,资产盘活进程较慢。(4)工程质保金清收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梳理程度不够,造成部分应收款清收不及时。(5)建筑企业专职清收人员配备有所欠缺,清欠力量不足。
(二)“两金”过高的应对策略
首先,针对影响“两金”的市场因素,可采取的策略包括:(1)坚持高端营销,聚焦“三高三大”项目,提升项目品质。(2)风险前移,强化对业主资信、履约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对突破底线要求的项目从投标阶段就严加控制。(3)构建核心竞争力,研发契合国家需求的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力。(4)根据影响程度对项目做出排序,优先选择和承接对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迫切的、影响久远的项目。
其次,针对影响“两金”的商务因素,可采取的策略包括:(1)加强过程结算管理,将竣工结算从竣工时点向开工时点前移,秉承“开工即结算开始”的理念,推进项目中间结算进展,同时将“过程报量”提高到“过程结算”的高度并落实到行动上,固化过程管理成果。(2)过程中采取月度结算报表监控、定期举办结算商务例会、与项目签订结算责任状、将结算完成情况与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挂钩等措施。(3)对于工期延误、停工缓建项目办好现场情况确认,为后期工期索赔及反索赔提供有力依据。(4)针对竣工两年以上的未结算项目,坚持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继续加强对此类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推进结算进程,强化对项目结算目标的极致追求,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最后,针对影响“两金”的财务因素,可采取的策略包括:(1)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引领职能,通过“两金”目标值设定,实现全局资源的合理配置。(2)各单位定期组织召开相关的分析会,对应收账款、现金流进行系统梳理,落实执行情况。(3)加速无效、低效资产处置,对于以物抵债资产,严格执行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规避经济纠纷和法律风险。(4)强化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设立管控底线目标值,将控制“两金”的责任分解到人,考核奖惩落实到人,充分调动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陈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