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不同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带来的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带,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多种认定的官方语言,涉及多种不同的会计准则。使用不同会计准则的各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一致,这就给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与往来带来障碍。基于此,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目前“一带一路”覆盖到的国家中,一些亚洲国家还缺乏相对完善而稳定的货币体系,且未能提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走出去”企业一般涉及多个国家、多个币种的跨境贸易合作,汇率波动会直接导致企业盈利或亏损,因为“走出去”企业经营活动经常有外币的流入,企业内一部分资产和负债也是用外币表示的,当沿线国家的货币与金融市场不稳定时,本币对外币的汇率波动较大,就会给“走出去”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或者收益。
(三)税收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少数采取低税率甚至不征收所得税的“避税港”优惠政策外,各国都采取了征收所得税的税收制度。如果企业对跨境税收法规、税收...
一、“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不同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带来的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带,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多种认定的官方语言,涉及多种不同的会计准则。使用不同会计准则的各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一致,这就给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与往来带来障碍。基于此,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目前“一带一路”覆盖到的国家中,一些亚洲国家还缺乏相对完善而稳定的货币体系,且未能提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走出去”企业一般涉及多个国家、多个币种的跨境贸易合作,汇率波动会直接导致企业盈利或亏损,因为“走出去”企业经营活动经常有外币的流入,企业内一部分资产和负债也是用外币表示的,当沿线国家的货币与金融市场不稳定时,本币对外币的汇率波动较大,就会给“走出去”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或者收益。
(三)税收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少数采取低税率甚至不征收所得税的“避税港”优惠政策外,各国都采取了征收所得税的税收制度。如果企业对跨境税收法规、税收协定条款、申报抵免等投资税务环境缺乏了解,未能制定与境外投资战略相符的税收管理策略,对投资贸易中的税务风险就不能进行有效防范。
(四)融资风险
“一带一路”建设中多数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缺口。企业在发行股票等融资过程中,由于股票发行数量不当、发行时机不佳以及发行价格不合理或股利分配不均等,都容易导致股票发行失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融资成本。此外,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和资金初步进入相关市场时,要面临金融及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所在国的币值不稳定以及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等风险,导致“走出去”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五)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无法满足新经济环境的需求
一方面,一些“走出去”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水平已不能顺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潮流,表现在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局限在传统的核算层面,缺乏对财务战略的判断分析和财务风险的控制。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缺乏对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了解,其专业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已无法满足“走出去”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并不是简单形式上的趋同,其实质是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一致。基于此,“走出去”企业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并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出发点,严格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流程,消除不同会计实务生成的信息交流障碍。同时,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以便于境外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二)加强外汇风险管控
一是“走出去”企业要注意签约币种的选择。规避外汇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本位币,在无法选择本位币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汇率波动较小的外币。二是要选择合适的交易价格。“走出去”企业在核算进出口产品成本时,要做好合理的预算,把未来汇率波动可能引起的成本变化计入到总成本中,从而规避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三是利用多种衍生金融工具规避外汇风险,如远期合约套期保值、外汇期货套期保值、外汇期权套期保值等。四是加强外汇期货市场的建设,降低汇率波动给“走出去”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冲击。
(三)合理规避税收风险
一是“走出去”企业进行贸易合作前要充分了解境外企业的税制(包括税种、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用好相关税收工具防控税收风险。比如,企业可以主动申请签订预约定价安排协议,也可以利用从中国汇出的所得给予10%的低税率优惠政策以及采用免税协定来避免重复征税、达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二是充分利用双边税收协定机制,加强对跨境投资的税务管理,妥善解决跨境税务争议问题。比如,通过国际税收服务网络和驻境外的专职税务管理人员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税务环境,及时申请税收抵免,充分享受税收协定待遇。
(四)加大融资力度
一方面,“走出去”企业应构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模式、开展与多机构的联合融资。比如,可与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进行联合融资,增加杠杆,降低风险。还可利用“平行贷款”和“共同贷款”这两种主要的联合融资渠道,扩展项目,使联合融资更多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为“一带一路”建设筹集更多资金。另一方面,中资银行要提高服务和营销能力,助力“走出去”企业降低成本。基于此,中资银行不仅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金价格,更要通过设计最优化的交易结构、资金渠道和协议条款,有效防控或规避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
(五)更新财务管理方法,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实施了扩张战略,并迅速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新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基于此,“走出去”企业应顺势而为,更新财务管理方法,引进财务共享等服务模式,并通过新型商业模式下的云会计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以解决面临的财务管理新问题。
同时,加快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要求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要了解国家当前的国际环境、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作为“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与财务会计相关的知识(比如税法、经济法、审计、公司战略等),同时要提升自己的外语能力,以便能够熟练分析境外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报告等,进而为管理层更好地提供决策依据。此外,要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国际财务学习交流活动,培养涉外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规避各类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刘黎静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振联.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J].财会学习,2016,(21):62-64.
[2]姜跃生.携手发展中国家完善“一带一路”税收政策[J].国际税收,2015,(8):38-43.
[3]曾峻,伍中信.“一带一路”倡议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沿途各国现状及我国的策略研究[J].财会通讯,2017,(22):114-117.
[4]盛军,胡筱曼.“一带一路”倡议下外汇风险暴露研究——基于国际财务管理视角[J].金融经济,2017,(16):3-5.
[5]闫华红,孙曌君.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基于蒙牛集团的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