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案例介绍
A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投资总额500万元,成立初期,为降低公司办税成本和税收负担,公司管理层决定办理小规模纳税人税务登记,并在公司创办初期申请以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两大策略简化了日常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也节省了财税相关人力。至2015年年末,尽管三个年度的累计亏损达197万元(含公司开办费103万元),但A公司各方面的发展都很顺利,而且2015年仅是微亏。唯一让A公司感到困惑的是,尽管连续三年亏损,却连续三年缴了共18.7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随着A公司的经营逐步走上正轨,2016年年初公司即扭亏为盈,且预计当年盈利90万元。2016年10月,因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司失去了两份共计500多万元的大合同。这时,A公司意识到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及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于是A公司决定从2017年起将小规模纳税人变更为一般纳税人,并且将企业所得税改为查账征收。同时,A公司管理层还产生了两个想法:一是想用2016年度的盈利90万元及以后年度产生的盈利弥补此前三年形成的累计亏损197万元;二是由于此前是小规模纳税人,截至2016年年底,账面约有155万元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存货,想重新取得这部分存货的...
(一)案例介绍
A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投资总额500万元,成立初期,为降低公司办税成本和税收负担,公司管理层决定办理小规模纳税人税务登记,并在公司创办初期申请以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两大策略简化了日常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也节省了财税相关人力。至2015年年末,尽管三个年度的累计亏损达197万元(含公司开办费103万元),但A公司各方面的发展都很顺利,而且2015年仅是微亏。唯一让A公司感到困惑的是,尽管连续三年亏损,却连续三年缴了共18.7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随着A公司的经营逐步走上正轨,2016年年初公司即扭亏为盈,且预计当年盈利90万元。2016年10月,因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司失去了两份共计500多万元的大合同。这时,A公司意识到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及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于是A公司决定从2017年起将小规模纳税人变更为一般纳税人,并且将企业所得税改为查账征收。同时,A公司管理层还产生了两个想法:一是想用2016年度的盈利90万元及以后年度产生的盈利弥补此前三年形成的累计亏损197万元;二是由于此前是小规模纳税人,截至2016年年底,账面约有155万元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存货,想重新取得这部分存货的增值税进项税发票,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
A公司财务部认为,弥补亏损只需自行在账面进行转账处理,即可将2016年实现的90万元利润弥补前三年亏损,随着2017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任务的完成,A公司的这一想法得以顺利实现。然而,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的问题,A公司无计可施,只好在改为一般纳税人后如实缴纳了销项税。
2017年7月,主管税务机关在纳税评估时发现了A公司的异常,经过对情况的具体了解和耐心解释后,A公司按照2016年度实现的利润补交了企业所得税,避免了涉税风险的进一步发展和可能发生的重大税收损失。
(二)改进建议
企业在筹划经济活动的同时,就应该对如何合法纳税、有效降低税负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虑和权衡,要选择既能有效实现经济事项目标,又能合法有效降低税负的方案。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A公司从2013年5月拟成立到2017年7月被主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发现问题的四年多时间中,应该考虑并做好以下工作。
1.企业成立前应制定好合法、合理、可行的纳税政策及相关内控制度。企业在成立前就应该对准备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筹划和安排,根据企业未来的经营项目和经营目标做好未来企业涉税问题的全面规划,制定出合法科学的纳税政策和规范有效的内控制度,使得企业在有效防范涉税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纳税成本。
2.要制定对纳税环境和涉税风险等方面突发事项及时分析、评估和应对的有效机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和纳税环境的变化,自身生产经营目标的调整,内控制度的变化,以及纳税实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原先制定的纳税政策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和修正,要建立健全对经营状况、纳税环境、内部控制和涉税风险等方面突发事项及时分析、评估及应对的有效机制,不仅要确保企业纳税方案最优,还要能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涉税风险起到及时有效的防止、发现和纠正的作用。
3.企业领导要承担起企业纳税第一责任人的重担。《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企业负责人是企业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笔者认为,企业负责人还应该是企业纳税工作第一责任人。在纳税问题上,企业负责人对纳税的态度起着导向性、决定性作用,决定了企业涉税风险的大小。企业领导应尊重企业内部财税部门对涉税问题的考虑和安排,不能乱指挥,更不能授意企业财税人员弄虚作假、偷税漏税。
4.企业财税人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企业领导自身能熟悉国家税收政策、懂得如何做好纳税筹划工作的终究是少数,在纳税问题上,更多还需财税人员做好领导的参谋。企业财税人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本领,不仅要熟悉企业适用的各项税收政策,更要对税收实务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财税人员不仅要及时学习、努力掌握税法知识,而且还要注意积累与本企业纳税实务相关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 江苏再保南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武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