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存在的问题
A纺织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在内衣产品上的合作方式主要分为直接选样和来样加工两种。无论哪种合作方式,采购部都会依据材料的属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在面料采购方式上,采购人员会依据下一季预估的销售量提前准备75%以上的常用面料,这样可以缩短首单完成时间,但是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无法做到快速反应,容易造成材料库存积压。当大货材料到库后,生产技术组依据设计资料进行扩码,每个尺码均生产3件,一件寄往公司总部审核是否需要继续修改;一件进行水洗测试,保证产品的色牢度、组织牢固度等;一件留底封样。如果水洗测试不合格,还需重新进行工艺设置甚至更换面辅料。所有程序完成后,将工艺标准化,传送至流水线开始大货生产,生产完毕后包装入库。
在整个流程中,笔者发现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时间成本增加。文胸用料极为严格,在面部模压测试以及水洗测试中,只要有一项不通过,就需要采购人员重新寻找面料或者让供应商重新制造面辅料,替代面料找到后,以上的流程仍需走一遍,增加了供应链的时间成本。二是研发热情降低。不合格面辅料的调换需与公司总部的运营部进行沟通调整订单,此外,后期更换的面辅料价格如果上升,很可能会因成本过高...
(一)存在的问题
A纺织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在内衣产品上的合作方式主要分为直接选样和来样加工两种。无论哪种合作方式,采购部都会依据材料的属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在面料采购方式上,采购人员会依据下一季预估的销售量提前准备75%以上的常用面料,这样可以缩短首单完成时间,但是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无法做到快速反应,容易造成材料库存积压。当大货材料到库后,生产技术组依据设计资料进行扩码,每个尺码均生产3件,一件寄往公司总部审核是否需要继续修改;一件进行水洗测试,保证产品的色牢度、组织牢固度等;一件留底封样。如果水洗测试不合格,还需重新进行工艺设置甚至更换面辅料。所有程序完成后,将工艺标准化,传送至流水线开始大货生产,生产完毕后包装入库。
在整个流程中,笔者发现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时间成本增加。文胸用料极为严格,在面部模压测试以及水洗测试中,只要有一项不通过,就需要采购人员重新寻找面料或者让供应商重新制造面辅料,替代面料找到后,以上的流程仍需走一遍,增加了供应链的时间成本。二是研发热情降低。不合格面辅料的调换需与公司总部的运营部进行沟通调整订单,此外,后期更换的面辅料价格如果上升,很可能会因成本过高而取消订单,造成前期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降低前端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三是供应商参与度降低。前期环节中与供应商信息交流不足,难以保证信息的充分共享,供应商只能被动地接受下游企业的信息,通过扩大品种提升选中率,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四是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流水线上的员工在整个流程环节中是最后进入的,从初次生产到熟练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相关建议
1.优化企业内部流程。在采购与生产流程方面,可在研发阶段增加与面辅料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可将自身的特殊要求提供给供应商,如文胸面料需进行高温模压,供应商的面料在研发后就可提前测试面料在高温后是否黄变或变形。供应商完成测试后将产品提供给品牌设计人员,进入研发生产环节,减少后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可抽调一部分生产流水线的员工加入供应链技术组打样环节中,使其提前了解制作环节中较为复杂的工艺,之后返回生产线,指导其他员工。
2.加强供应链上下游团结合作意识。现有的纺织产业园大多以横向集群为主,未能建立纵向集群,导致产业园中竞争异常激烈,各企业之间只有自身利益,难以实现供应链协同合作的目标。因此,供应链核心企业要找到和自己文化价值、发展目标能相统一的合作企业,使整个供应链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在前期的需求预测中,供应链上的企业需要构建数据共享云平台,在此平台上,企业之间在统一的标准以及相应的保密制度上实现信息共享,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当订单生成时,整个平台可以快速、智能地处理订单信息,实现供应链的快速反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所有企业都需密切协同,建立从协议签订到计划制定、订单分解、数据交换、生产加工、配送等一套完整、高效运行的工作流程和机制,通过严格操作保证供应链工作运转顺畅。
3.完善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在目标成本管理中,A公司需重新规划成本科目,使其与订单之间可以有效衔接,同时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协定明确各阶段的目标成本调整机制,建立各阶段的成本目标(启动版、方案版、执行版等)。在研发阶段的成本管理中,A公司需挖掘成本参与深度、弥补关键成本指标、完善成本优化机制,建立限额研发机制并规范工作方式以及成本标准,包括《公司发展成本管理制度》《公司项目成本科目》《公司订单统一管理办法》《供应链成本管理组织架构与岗位职责》。目标成本需被分解到公司的具体责任部门,建立基于订单规划的责任成本体系,同时,公司还需建立责任成本考核主体与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将其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在成本前期及过程中需开展各阶段成本分析评估工作,跟踪落实评估经验推广工作,及时交流典型案例及经验教训。
(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7_04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责任编辑 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