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是一名平凡的会计人——忘不了初中未毕业的我“子承父业”、接过父亲“铁饭碗”时的沾沾自喜;忘不了作为一名“铁匠”,在体会到没有知识“打”不出好“作品”的苦恼后,领悟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时的豁然开朗;忘不了多年来坚持自学,尝遍生活的辛酸苦辣,终于明白“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真谛时的苦尽甘来。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学业有成。同时我也是一位幸运的人——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带薪上学的好政策、自学取得学历文凭及单位提供锻炼舞台等诸多机遇,都助我梦想成真。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
1984年,我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过春节,在孤独和寂寞中暗下决心要认真学习。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白天承受高炉的烘烤认真工作,晚上筋疲力尽回到宿舍仍然坚持4小时以上的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经过单位预考和原铁道部统一招生,我如愿以偿成为原铁道部一所职工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正式开启了我的会计人生。
之后的十多年中,我陆续完成了中专、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山西、江西、湖北、广东都留下了我自学考试的奋斗脚印。在工棚里简陋的办公桌前,我曾从高等数学...
我是一名平凡的会计人——忘不了初中未毕业的我“子承父业”、接过父亲“铁饭碗”时的沾沾自喜;忘不了作为一名“铁匠”,在体会到没有知识“打”不出好“作品”的苦恼后,领悟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时的豁然开朗;忘不了多年来坚持自学,尝遍生活的辛酸苦辣,终于明白“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真谛时的苦尽甘来。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学业有成。同时我也是一位幸运的人——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带薪上学的好政策、自学取得学历文凭及单位提供锻炼舞台等诸多机遇,都助我梦想成真。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
1984年,我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过春节,在孤独和寂寞中暗下决心要认真学习。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白天承受高炉的烘烤认真工作,晚上筋疲力尽回到宿舍仍然坚持4小时以上的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经过单位预考和原铁道部统一招生,我如愿以偿成为原铁道部一所职工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正式开启了我的会计人生。
之后的十多年中,我陆续完成了中专、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山西、江西、湖北、广东都留下了我自学考试的奋斗脚印。在工棚里简陋的办公桌前,我曾从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寻找到乐趣,也体会到了英语自学中的孤独和无助。当2000年完成会计本科论文答辩、取得毕业证书时,我泪流满面,多年来的彷徨和苦闷在此刻倾泄而出,其间的苦楚是外人所无法体会的。
在收获学历教育成果的同时,我也不忘对于专业考试的追求。1998年在参加注册会计师最后两门考试的那一天,时逢长江流域突发特大洪水,道路被淹,为了准时赶到考场,我凌晨4点起床徒步绕道赶考。也正是这一年,我体会到了注册会计师全科考试通过的喜悦心情。在兼任企业法律事务部主任时,我连续几个月挑灯夜战、积极备考,一次性通过全国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又一次体验了圆梦的艰辛。2013年1月,我取得了正高职高级会计师认证资格,此时我再次体会到“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跨越天堑 超越自我
自1983年加入原铁道部大桥工程局(2001年改制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来,“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一直是我前进的方向。
1992年刚到船舶管理处财务科上班时,我连会计凭证都做不好,为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在工作中倍加用心,不仅坚持边看、边学、边做、边请教,还自觉加班,每天的工作时间都长达十小时。三年时间下来,我一步步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成为财务科唯一的主任会计员。
1995年8月,我迎来了自己会计人生的一次重要机遇。我和另两名同事组成代表队参加局会计知识大赛,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也获得了个人第三名的奖项。之后我再次成功入选局会计知识大赛集训队,参加原铁道部举办的“全路工业、施工企业会计知识大赛”,经过激烈竞争,最终取得了团体预赛第三名、决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船舶管理处工作期间,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上报了《基层单位推行独立核算,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调研报告,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让我负责实施。实施独立核算后,公司取消基层单位20多个银行账号,只保留财务科对外户头,盘活了存量资金,使基层单位经营观念和创效意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财务状况也得到改善,这一资金集中管理经验随后在系统内得到推广应用。
在桥机公司兼任法律事务部主任期间,我代理诉讼案件十多项,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特别是作为原告代理人起诉一家涉外公司委托制造产品纠纷案时,我充分利用所学的法律、财务和企业管理知识,陈述理由,该案件经过中院、高院,长达三年的应诉,最终以我方胜诉告终。
2007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启动上市程序,作为大桥局“宏图项目”财务组成员及联络人,我在那一年起草下发的“宏图项目”财务相关文件通知多达80多份、发出广播消息上千条,主持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摞起来超过1.5米、提交的电子文档达2G之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近几年,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了管理会计在大桥局应用力度,主动参与公司各项改革,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如我提出实施的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适度融合的新举措,通过评价指标前移和预诊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管理绩效水平,该项管理经验也于2015年被财政部《管理会计实践索引(一)》收录;我所牵头负责的公司盘活存量资产总体方案设计,通过过程控制和资产处置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公司资产发展质量;通过系统梳理相关业务流程、组织制定财务管理方面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管理体系;我所分管的会计决算、全面预算、产权管理等方面工作也曾多次受到上级单位表彰和表扬。
传递正能量 再续会计梦
我20多年追寻会计梦的故事,自《财务与会计》2013年第11期通过题为《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记一位敢于有梦、追梦和圆梦的会计人》刊出并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财务与会计》杂志”版面贴出后,不少读者和网友通过信函和网络在线交流等形式与我互动,面对他们的肯定与赞扬,我内心充满了喜悦,但更多时候我还是不忘告诫自己:要正确对待得失、勇于担当,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因此在积累正能量的同时,我努力将所学的知识传递和分享出去,用实际行动回馈企业、回馈社会。
2014年,我作为会计专业硕士校外合作导师参与指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硕士代表队参加第二届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获得冠军,我也被大赛组委会授予指导老师奖。
2015年,应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邀请,我以自己20多年的“有梦、追梦和圆梦”历程为题,为几百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大学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会。同年,应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总会计师的邀请,我为该公司的几十位会计主管人员作了一场以成长立志为主题的报告会。另外还为会计人员讲解“如何撰写财经论文”,向大家传授如何将财务工作报告或总结加工成实务论文的经验。近期我还应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总会计师的邀请,为相关人员讲解了PPP项目投融资、风险识别及防范等相关实务操作。
2015年10月,我应中国财政杂志社的邀请,参加其组织的“新形势下的财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座谈会”,作为基层会计工作者的代表,有幸向财政部会计司领导提出了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与此同时,我也继续坚持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与大家分享工作成果已成为我积累和传递能量的最大动力。截至目前,我已先后在《财务与会计》、《中国审计》、《施工企业管理》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主持和参与了九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为响应财政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号召,在认真总结近些年在管理会计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半年多的撰写和整理、多次修改和完善,我的第一本20多万字专著《管理会计实践与案例——会计人员提升与转型读本》已于今年5月出版发行。对我而言,此举既实现了我多年来立志出书的梦想,也实现了我一直坚持将所学习知识回馈社会的理想。
我认为,常修会计职业之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就是积累正能量的过程;常怀感恩之心,行胜于言,以专力行,就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虽然路中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我还是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梦想实现。
责任编辑 张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