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在天职国际的员工工号是199300002,背后的含义是1993年入职天职的第2位员工。其实,创立于1988年,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同岁的天职国际,1993年时员工不足20人,年收入只有100多万元,业务十分单一。当时,我是事务所年龄最小的3个员工之一。从1995年年初正式接棒天职国际到2015年年底,20年过去了,天职国际由一家区域性大所发展成如今的以北京总部为中心,在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州等17个中心城市及香港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全国性大所。员工总数从20年前的30多人增长至现在的近4000人,同时积累了30多位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业务收入从1995年的602万元增长至2015年的15.2亿元,全国排名位居第九(本土所第五)。
从一而终的会计人
如果要介绍头衔,我的虚衔还真不少: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资产评估师、高级会计师、中国资深注册会计师、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湖南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劳动模范……但我总是更喜欢称自己是从一而终的“会计人”。
1980年9月,不满18岁的我挤过“独木桥”,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了湖南财经学院,就读该校财政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审计厅从事政府审计,1993年年初开始担任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湖南...
我在天职国际的员工工号是199300002,背后的含义是1993年入职天职的第2位员工。其实,创立于1988年,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同岁的天职国际,1993年时员工不足20人,年收入只有100多万元,业务十分单一。当时,我是事务所年龄最小的3个员工之一。从1995年年初正式接棒天职国际到2015年年底,20年过去了,天职国际由一家区域性大所发展成如今的以北京总部为中心,在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州等17个中心城市及香港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全国性大所。员工总数从20年前的30多人增长至现在的近4000人,同时积累了30多位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业务收入从1995年的602万元增长至2015年的15.2亿元,全国排名位居第九(本土所第五)。
从一而终的会计人
如果要介绍头衔,我的虚衔还真不少: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资产评估师、高级会计师、中国资深注册会计师、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湖南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劳动模范……但我总是更喜欢称自己是从一而终的“会计人”。
1980年9月,不满18岁的我挤过“独木桥”,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了湖南财经学院,就读该校财政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审计厅从事政府审计,1993年年初开始担任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湖南省审计师事务所副所长,1995年年初担任所长。弹指一挥间,我在审计会计行业一干就是32年。32年来,我见证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太多的潮起潮落、内部纷争、分分合合,作为其中的亲历者,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学生的本色,一个会计专业人士的初心。
我一直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与其他一般服务机构不同,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线。而良好的内部治理是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没有过硬的内部治理,品牌建设就是没有地基的高楼,岌岌可危。领军班学习期间,班上的专家、大师们关于企业管理、内部治理的讲解,以及学员间的探讨给了我很大启发。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天职国际逐步确立起以“四大基石”为核心的天职国际内部治理体系,即:分配机制——员工“年薪制”、合伙人一个“利润池”;晋升与退出机制——合伙人的进入、晋升、退出机制;业务承接与承办机制——统一批准承接、专业分工与地域分工相结合;回避机制——从制度上禁止裙带关系。
利润分配机制是内部治理的核心。我认为,总分所松散、合伙人纠纷、执业风险加大等很多问题都是因利润分配机制而引发的。在“全所一个利润池”下,天职国际的总分所在员工薪酬标准、项目承接与分工方面高度统一,事务所的整体效益充分显示出来,合伙人之间也逐渐形成一个血脉相连、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有效降低了执业风险。
爱才如命的会计人
我认为,事务所这类“人合”型企业,唯有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才是做强做大的根基。领导天职国际20多年,我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致力于为员工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职业发展平台。
天职国际自创的培训体系一直被业界所称道。针对业务部门不同职级的员工,天职国际形成了一套员工终身培训规划体系,其目的是确保员工自应届毕业生第一年加入天职国际直至成长为合伙人,每一年所需学习的课程明确固定,且与其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相匹配。自编的培训教材体系为“10+1”类,其中“10”为10个职级,“1”为新员工,职级考试成绩合格是晋升的必要条件。
我的核心人才观是发现和最大限度地把优秀的年轻员工提携到重要岗位。天职国际90%的合伙人都来自内部培养,且分所所长、业务骨干大多都是“70后”。天职国际合伙人平均年龄是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最低的。如今,我已经义无反顾地将天职国际的指挥棒交给76年出生的年轻合伙人。
目前,天职国际的行业领军人才已达30多位,天职国际也是“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时,全国6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中唯一一家闯入大赛总决赛的代表队,并荣获行业第一、全国第九的优异成绩;近年天职国际编写出版了《税务会计学》、《清产核资操作实务手册》、《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与实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与实务》、《会计准则内在逻辑》等专著;先后担任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与实务研究”、国务院办公厅“部分国有资产划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员工薪酬与激励机制》等课题组的负责人或主要研究骨干。
充满爱心的会计人
2009年9月1日,天职国际老树川希望小学近200名学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开学典礼,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投资200万元兴建的希望小学正式宣告落成。这是“5·12”地震灾害后,国内第一家由会计师事务所捐建的希望小学,财政部原部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原会长刘仲藜为其题写校名。天职国际老树川希望小学成为“5·12”地震灾后重建的样板工程,成功解决了周围失学儿童的上学难题,并且长期坚持员工与该校学生“一对一”帮扶。近年来,天职国际还为湖南大学身患重病的同学募集巨额生命善款;当贵州毕节学院15名会计学子闯入全国商科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总决赛,但因缺少赴京参赛经费而一筹莫展时,天职国际立即给予了全额资助。
2011年8月2日,天职国际官方微博宣布天职国际将义务、无偿地向“免费午餐”提供审计服务,希望通过“免费午餐”的公益审计,探索出一条会计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道路。消息一出,立即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而后,天职国际不仅把“免费午餐”的免费审计坚持下来,还扩大到为“大病医保”等公益项目提供无偿的审计服务。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做一个受社会尊敬的注册会计师,社会公益一直是我所追求和主张的企业家责任。这些年来,除了致力于推动天职国际的公益事业,我每年都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作慈善,不仅帮助了无数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还给家乡的敬老院、学校捐赠了大笔资金,用于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低调洒脱的会计人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认为可以滋养人的内心和精神。通常晚上9点以后我才会离开办公室,走一段路当作锻炼,然后坐公交车回家。虽然买车很早,但现在很少开车,坐公交车既健康又环保,何乐不为?
我的业余爱好也很简单,就是看书,尤喜两种刊物:《读者》和《小说选刊》。读书不仅带给我精神上的享受,还给我们带来了现在响当当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名字。“天职”二字的由来就源于《读者》。
那是1998年《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在德国,人们是带着宗教般的虔诚对待自己从事的每一份工作。他们认为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一份天职,所以要好好完成。从那时起,“天职”这两个字就烙印在我心里。
我也把对阅读的热爱延伸到了天职。事实上,天职国际有很多内部刊物,最有代表性的可能要算《文化导读》了,这里面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亲自筛选集结而成的。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都会领到一本散发油墨香气的《文化导读》,那些长长短短的铅字,或感动或奋进,总是触及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工作之余我也是一个非常潇洒的人,与员工一起摇呼拉圈,一起K歌,一起过生日,一起为天职足球队当拉拉队员……天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我的身影。
按照天职的人才机制,60岁必须退休。那么,功成身退的一天到来时,该怎么打算呢?我认为,工作时候要认真工作,不工作的时候就要好好享受生活。或许,还会提笔写点东西,用文字来妆点生活;更有可能,到处走走环游世界;我还想到天职捐资建设的希望小学去做做“孩子王”……对于我和天职国际而言,未来都将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武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