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5 作者:左良伦
[大]
[中]
[小]
摘要:
人,怎样才幸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标尺,不同的人有不同回答。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也一直在思考。近一甲子的沉淀,我发现,内心的富足远远胜于物质的富足,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尽心尽力,尽管过程艰苦,但正所谓“苦尽甘来”,吃苦之后内心收获的坦荡和甘甜才是让人感觉最幸福的。不松劲 每天拥有一颗上进的心
2008年8月,重庆市财政局内部轮岗交流,我从农业处长转任会计处长。在一些人看来,手里的权力变“小”了,岗位的份量变“轻”了,从“人求我”到“我求人”了,虽然心里也有些落差,但从小受到在农村生产队当了几十年会计的父亲影响,他严谨、踏实、奉献的态度一直激励我不能懈怠。
刚一到任,就面临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全市会计资格考试合格率70%以上,个别考点甚至高达100%,社会反响很大,说会计考试是“水”的。怎么办?调查研究最具发言权。我和处里所有干部分别到区县实地巡考,现场解析“100%”背后的真问题,并“化装”暗访会计培训机构、会计人员,同时召集区县财政开会,得出三点原因:考题泄露、管理不到位、监考不严格。快刀斩乱麻,我组织重新命题、重新选定印刷厂、重新制订运输保管规则,在试卷箱贴封条的同时加贴特制的专用胶布封...
人,怎样才幸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标尺,不同的人有不同回答。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也一直在思考。近一甲子的沉淀,我发现,内心的富足远远胜于物质的富足,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尽心尽力,尽管过程艰苦,但正所谓“苦尽甘来”,吃苦之后内心收获的坦荡和甘甜才是让人感觉最幸福的。不松劲 每天拥有一颗上进的心
2008年8月,重庆市财政局内部轮岗交流,我从农业处长转任会计处长。在一些人看来,手里的权力变“小”了,岗位的份量变“轻”了,从“人求我”到“我求人”了,虽然心里也有些落差,但从小受到在农村生产队当了几十年会计的父亲影响,他严谨、踏实、奉献的态度一直激励我不能懈怠。
刚一到任,就面临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全市会计资格考试合格率70%以上,个别考点甚至高达100%,社会反响很大,说会计考试是“水”的。怎么办?调查研究最具发言权。我和处里所有干部分别到区县实地巡考,现场解析“100%”背后的真问题,并“化装”暗访会计培训机构、会计人员,同时召集区县财政开会,得出三点原因:考题泄露、管理不到位、监考不严格。快刀斩乱麻,我组织重新命题、重新选定印刷厂、重新制订运输保管规则,在试卷箱贴封条的同时加贴特制的专用胶布封条,从领导到考官层层签责任书……经过打攻坚战,建立了重庆最严的会考制度,有人说严过高考。在考题难度相同的情况下,合格率降到35%,挤掉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水分”,破灭了培训机构收费“包过”的神话,社会普遍反映:会计考试认真逗硬了,找任何机构、任何人都不行了,只有认真复习应考了。
之后,财政部在全国实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我反复研究设计考场的布设标准,制定了包括考点交通、安全和考场候考、服务器、监控、桌间距、考生饮水等19项沿用至今的具体标准,2011年建成了全市统一、标准规格一致的会计从业无纸化考点9个。当时,财政部相关部门负责领导检查后给予肯定:重庆的考场是他们见到的考务管理最规范、考点设计最合理的。
会计从业资格,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吹棒。重庆目前有36万多名会计人员,每年新增参考人数高达12万人左右,考试培训、继续教育等市场大、链条长、利益多。近些年个别省市财政干部在这上面出问题的并不鲜见。我坚决斩断利益链,压缩各方面利益寻租的空间和市场,升级建设“重庆会计之家”网站,考试报名、成绩查询、继续教育、政策咨询等与大众密切相关的会计业务“一网”完成,“人人对话”变成了“人机对话”,并购买会计职称考试辅导课件挂网供考生免费学习,会计人员有了真正的“网上之家”。2014年,“重庆会计之家”被“中国会计视野”网站评为全国“十佳地方会计管理官方网站”第二名,2015年日均浏览4.21万次,单日最高31万次。
不畏难 在岗一天竭力干好一天
针对1996年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不符合《会计法》的地方,我组织专家和实务工作者,结合重庆实际进行反复讨论,2011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印制15万册免费发放到市级部门和基层核算单位,同时配套制定《重庆市会计基础规范考核标准》量化考核,并将细则和标准作为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必学课程。当年在市和区县试点创建会计基础规范达标示范单位,有效提高了各方面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
面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在岗财会人员近1/3无会计从业资格的严峻现实,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从业资格全覆盖整治,设定一年的整改期限,整改结束,如果单位的会计人员仍然无证上岗,暂停支付该单位公务开支经费,并提出了两条限制性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不得使用无会计从业资格的干部从事会计工作,在岗无证人员必须一年内参加考试并取得资格,否则调离岗位;各单位每年年底须将财务机构及财会人员基本情况表纳入单位决算报表报备,一年一审查。成效是明显的,仅2015年,全市有1073人通过考试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
不自足 让目光和力量永远向前
会计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没有高端会计人才是不行的。
2011年,我提出以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高级会计师和总会计师为重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骨干的方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高端会计人才。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在组织、方法、模式、保障等方面,肯定也必须不同于一般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重点是拿什么培养人才?我主导建立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每年筹集400万专项资金,注协每年设立100万行业专业奖学金;严谨的选拔程序,即申报+资格审核+考试+评审+面试+单位意见;强大的师资力量,实施“梯级式异地分段”培训;综合的检验平台,与学员单位联合培养,发动单位加任务、压担子。
关键是用什么留住人才?着眼让高端会计人才深度参与全市经济建设和财税发展,我主导将全国和重庆会计领军人才、青年英才纳入全市人才库统一管理,优先向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推荐,优先作为专家向部门推荐,优先安排财税科研课题并给予资金支持,允许其提前两年参加高级和正高级会计师考评。
一系列政策“吹糠见米、刀下见菜”,虽说起步比较晚,但进展比较好,已有22人入围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选拔培养市级领军人才131人、市级青年英才163人。此外,拥有高级会计师3000多人,正高级会计师16人。
重庆的会计工作得到了财政部会计司有关领导的肯定。2015年重庆在全国会计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介绍了做法,2016年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上重庆作了经验介绍,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被重庆市评为“人才项目建设年”十大精品项目之一,连续三年获重庆市委人才办高端人才培养评比第一名。
不忘本 时刻将百姓利益顶头上
从事会计工作前,我负责财政农业工作,常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工地、到乡村,了解农民的困难和想法。都说农民弱,弱就弱在生存环境和致富技能,他们是最需要培训的群体,政府应通过培训帮他们走出大山、改变自己。
2002年,我采取学校自主招生、农民自愿报名、财政补助培训费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城市基本生活常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并起名“农民转岗培训”,也就是现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当年农业部财务司到重庆考察后向农业部党组汇报,认为“重庆式农民工培训”可以推广,次年财政部、农业部在重庆开现场会,决定安排财政专款培训农民工,并将重庆的做法向全国推广。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两次表彰我为劳务、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重庆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大山区。如果你问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最想要的是什么,回答一定是修路——在家门口修一条出行方便的路。有次在农村调研,我发现了一条1米多宽的“水泥路”,路面虽然比较破碎,但晴天不起灰、雨天不沾泥。一打听,原来是村民用从县城捡来的预制板,义务投劳铺成的,占用的土地没要求赔偿一分钱。在为群众自力更生的力量与精神感叹的同时,我“灵光一闪”,能不能复制推广?
我私下委托朋友调查,得出乡镇赞同、群众愿意的结果后,迅即向上报告:建村社便道解决群众出行难题,财政补助水泥和砂石等原材料钱、镇村负责规划、群众自己协调用地和出工,当年拿出100万元在3个镇试点,取得了成功,老百姓满意、乡镇党委政府满意,2007年筹集3000万元在全市推开,2008年资金加码到2亿元。事后数十名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上联名向市财政局发出表扬信:村社便道没有修成宽马路,只是把土路改了改、把宽度扩了扩,符合重庆市情,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农村实际,创意较好,深得人心!可以说,这是我在支出处室管资金分配26年中,干得最有绩效、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不苟富 用感恩和善行滋养内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农家子弟,我尝过人生之苦,也受益于改革之甜,我始终认为,人要有慈爱之心,懂得感恩和回报。
有这样一个片段始终难忘怀:2002年,我决定资助酉阳泔溪镇一名失去父母的女孩,她家离镇上50多公里,不通客车,雇用摩托才将她接到镇上,和中心校长当面落实资助的事情后,带她到杂货店买糖果,她一直在摊位边呆呆地看,始终没有去拿;让她坐只需投币一元的“摇摇车”,抱上去两次她都挣脱下来,问其原因,她吞吞吐吐说,那些东西她没见过,怕!
一个“怕”字,让我心如刀割!20多年来,除了定期给孩子们寄送生活学习费用,我一直与孩子们通信,关注他们的成长进步。这12个孩子把我当亲人,诸如报志愿等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都会给我说,我也非常珍惜他们的信任,现在这些孩子成长都比较好,看着他们不断进步、生活幸福,我很欣慰。现在我还珍藏着一撂撂书信,偶尔翻出来读,初见他们的贫困窘迫、与他们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泪会不自觉地湿润眼角。
资助贫困儿童的这20多年里,我的内心得到净化,也给了我更多尽心尽力做好事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动力,现在我还利用空闲做义工。改革开放30多年,农民的日子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儿童成长是农村脱贫的治本之道,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参与公益,让爱的力量一直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 刘良伟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