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上海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情况
自1985年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上海融资租赁市场已经走过30年历程,截至2014年8月底,上海共成立融资租赁公司384家,约占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的27.5%。其中:内资试点融资租赁企业15家,外资融资租赁企业365家,金融租赁企业4家;行业资产总规模约7889亿元,比2013年年底增加近1900亿元,增幅为31%,资产规模约占全国的30%。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自贸区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自贸区总体方案》在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条件、税收等多方面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截至2014年8月,上海自贸区内已累计引进163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308家项目子公司。自贸区挂牌以来新增外商投资租赁母体公司129家,注册资本超过52亿美元。
二是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上海融资租赁业务广泛扩展到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特别在飞机、船舶、汽车、电气设备、印刷、医疗设备、成套设备租赁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带动了法律、税务、审计、金融、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服务产业的发展。
三是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租赁担保、租赁保理、转租赁、联合租赁、杠杆租赁等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
(一)上海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情况
自1985年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上海融资租赁市场已经走过30年历程,截至2014年8月底,上海共成立融资租赁公司384家,约占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的27.5%。其中:内资试点融资租赁企业15家,外资融资租赁企业365家,金融租赁企业4家;行业资产总规模约7889亿元,比2013年年底增加近1900亿元,增幅为31%,资产规模约占全国的30%。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自贸区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自贸区总体方案》在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条件、税收等多方面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截至2014年8月,上海自贸区内已累计引进163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308家项目子公司。自贸区挂牌以来新增外商投资租赁母体公司129家,注册资本超过52亿美元。
二是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上海融资租赁业务广泛扩展到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特别在飞机、船舶、汽车、电气设备、印刷、医疗设备、成套设备租赁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带动了法律、税务、审计、金融、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服务产业的发展。
三是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租赁担保、租赁保理、转租赁、联合租赁、杠杆租赁等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境外贷款、发行债券、租赁信托、新三板、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等新型融资渠道不断拓展。目前上海已涌现出交银租赁、招银租赁、农银租赁、浦银租赁等四家金融租赁公司,远东租赁、中交租赁、中航租赁等央企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和平安租赁、恒信租赁、现代租赁等众多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也有中银租赁等一大批行业知名企业。
四是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纳税贡献度大。2013年招银租赁、交银租赁和远东租赁名列上海百强纳税企业。同时融资租赁日益成为解决广大中小企业租赁难、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根据对上海150家融资租赁企业的抽样调查,目前上海已经有超过25家融资租赁企业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上海租赁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一些瓶颈。主要表现为:第一,产品同质化。大部分业务产品结构相对简单,同质化现象严重,容易被替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价格上,市场细分和产品创新不够。第二,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目前大多数租赁公司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资产支持的融资比例较低。第三,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第四,专业人才缺乏。融资租赁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会计、税务、银行等经济、金融知识,还要有法律、贸易、营销等综合能力。由于复合型人才的缺乏,行业专才供需严重失衡。
(二)加快发展上海融资租赁市场的建议
1.加快出台支持行业发展的专项政策
目前,上海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己经进入关键期。大力推动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将为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上海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建议根据上海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加快研究制订促进上海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从公司设立、物权保护、市场培育、财税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飞机、船舶、海工等重大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融资租赁。
2.积极推动融资租赁市场产品和服务创新
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加大融资租赁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创新发展转租赁、联合租赁、杠杆租赁等业务模式。拓宽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跨境融资,鼓励保险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与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完善融资租赁产权登记和征信查询系统,加快融资租赁仲裁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3.着力打造融资租赁产业集聚区
目前,尽管许多融资租赁企业注册在自贸区,但办公地点比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笔者建议选取合适地点,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以专业园区的形式打造若干有特色的以融资租赁及中介配套服务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尤其是央企和外资设立的融资租赁企业,实现融资租赁企业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