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初次慕面
第一次听说《财务与会计》杂志是在1997年,那年我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友间传说,如果没有会计实务工作经验,很难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而《财务与会计》杂志贴近实务,阅读《财务与会计》是没有实务经验者掌握知识点的捷径。于是,考友们疯狂寻找《财务与会计》,可对于我们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却求见无门。
后来考友间又在风传,《财务与会计》杂志在每年考前都有一套模拟试题,试题难易适中,能够覆盖重要知识点,质量非常高,比市场上以商业为目的的考试辅导书中的模拟题都要好,一时间再次掀起了寻找《财务与会计》的风潮。几经周折,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一位考友从被审计单位借到了一本有模拟试题的《财务与会计》,这时我才得以一睹她的芳颜。在考友前拥后簇、众星捧月下,我们去复印了模拟试题。初次见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封面上“财务与会计”刊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的小字。
视野为媒
转眼到了2004年,我爱人将要研究生毕业,学校要求毕业前必须公开发表一篇文章。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

初次慕面
第一次听说《财务与会计》杂志是在1997年,那年我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友间传说,如果没有会计实务工作经验,很难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而《财务与会计》杂志贴近实务,阅读《财务与会计》是没有实务经验者掌握知识点的捷径。于是,考友们疯狂寻找《财务与会计》,可对于我们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却求见无门。
后来考友间又在风传,《财务与会计》杂志在每年考前都有一套模拟试题,试题难易适中,能够覆盖重要知识点,质量非常高,比市场上以商业为目的的考试辅导书中的模拟题都要好,一时间再次掀起了寻找《财务与会计》的风潮。几经周折,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一位考友从被审计单位借到了一本有模拟试题的《财务与会计》,这时我才得以一睹她的芳颜。在考友前拥后簇、众星捧月下,我们去复印了模拟试题。初次见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封面上“财务与会计”刊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的小字。
视野为媒
转眼到了2004年,我爱人将要研究生毕业,学校要求毕业前必须公开发表一篇文章。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发表文章,更不知道如何发表文章。无奈之下,我与爱人在暑假里,一起将我以前做的一个税收筹划方案形成文字,先后投往各财经杂志社,可投稿后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由于对这篇文章能否公开发表心里没有把握,过完暑假,我爱人拿着这篇文章让导师帮忙把关,但遗憾的是,当导师看到文章里含有计算各项税费的算式时,将稿子往桌上一扔说:“研究生的文章怎么能像小学生算数学题?这样的文章谁会给你发表?”
每次与我爱人打电话,一说到发表文章她总是心情沉重,我也一阵心酸。心烦的时候我就到“中国会计视野论坛”瞎逛,忽一日,我看到了论坛中《财务与会计》专题讨论版贴出了一则税务筹划征文启事,我就试着把我们的文章发了上去,想不到很快得到了网友回复,并给予了鼓励和肯定,同时针对文章中的方案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不久我收到了《财务与会计》编辑老师的通知,文章拟发表在《财务与会计》杂志2005年第1期。春节放假前,我爱人收到了载有《用现金还是用土地使用权出资?》文章的杂志样刊,还意外地收到了稿费的汇款单。
文章发表后,我们还收到各地不少读者的信函和电话,咨询税务筹划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中有位上海的读者还将电话打到《财务与会计》编辑部,通过《财务与会计》牵线,我们也成为了朋友。
第一篇文章发表后,我们与《财务与会计》杂志便结下不解之缘,走上了业余写作之路。有了第一次的写作经验,我们不断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务问题总结形成文字,向《财务与会计》投稿,至今已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我的《我身边的会计人》一文被《财务与会计》编辑部评为2005年度优秀文章,我爱人发表的多篇文章还被《财务与会计导刊》收录。通过给《财务与会计》写稿积累的经验,2010年我们还出版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与纳税实务》一书,至今连续印刷19次,发行70000册。
以文为师
作为一线会计人员,我虽无缘聆听当代会计界知名学者和大师的当面教诲,但能通过《财务与会计》听到老师的声音,他们的文章成了我的导师,指导我在会计之路上探索前行。
2009年,我在《财务与会计》杂志看到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王军的《研经品典启智取道》系列文章,深受启发,改变了我以前以会计专业书籍为主的阅读习惯,阅读范围扩展到管理、历史、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读万卷书、品千个人、干百件事”、“立志创造经典”自此也成为我的人生追求。
2014年《财务与会计》杂志“迎新专栏”中各位老师的文章,至今启迪着我的人生。“三十年来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财务管理研究,资料整理阶段花费了3年时间,查阅了上百种西方财务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期刊,整理了12本读书笔记,翻译或编译了60万字的有关资料”,王化成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研究精神给我以触动和启发。杨雄胜老师提出的“中国在近代的落后,似乎集中体现在会计制度的落后上”“没有坚实的会计制度支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资本市场的运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的廉政自律,都将是一纸空文”等论述,我以前闻所未闻,给我以指引。
《财务与会计》杂志关注会计人文、实务而不缺高度。她不被功利心所诱惑,不但不收版面费,还坚持支付稿费。希望《财务与会计》能保持这份纯洁,坚守自己的底线,以500期为新的起点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 刘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