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务与会计》作为国内财会界传统媒体的典范,过去三十多年以来亲历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为改善和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绩效发挥了积极作用。朝来夕往,今天迎来创刊500期的阶段性庆典,相信以《财务与会计》独有的审慎和有担当的风格,以及一贯紧跟经济热点、追踪财会要闻、引领学科前沿的示范性,未来还将大有发展空间和潜力。承前启后,未来是什么?未来怎么发展?每个个体、组织都在思考。不思考、不思变,被替代就只是时间问题。笔者谨此提出从公司财务与会计到公司金融与会计的学科深化与发展问题。
回顾我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从会计学视角来解释,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成本模式,以厂矿林场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进入利润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近年来,经济发展开始向金融模式迈进,即将开启一个资本时代。在经济增长以金融为驱动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都得到大力发展:一是各类银行、非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大量涌现;二是非金融机构以集团公司、投资公司、资本管理公司为存在形式,而且商业模...

《财务与会计》作为国内财会界传统媒体的典范,过去三十多年以来亲历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为改善和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绩效发挥了积极作用。朝来夕往,今天迎来创刊500期的阶段性庆典,相信以《财务与会计》独有的审慎和有担当的风格,以及一贯紧跟经济热点、追踪财会要闻、引领学科前沿的示范性,未来还将大有发展空间和潜力。承前启后,未来是什么?未来怎么发展?每个个体、组织都在思考。不思考、不思变,被替代就只是时间问题。笔者谨此提出从公司财务与会计到公司金融与会计的学科深化与发展问题。
回顾我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从会计学视角来解释,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成本模式,以厂矿林场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进入利润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近年来,经济发展开始向金融模式迈进,即将开启一个资本时代。在经济增长以金融为驱动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都得到大力发展:一是各类银行、非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大量涌现;二是非金融机构以集团公司、投资公司、资本管理公司为存在形式,而且商业模式复杂、新型业态迭出,这些都是金融资本时代的特征。这三类模式的替代是客观现实,也是普遍规律,是国家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富的必然选择。这也是资本的逻辑,是发展的逻辑,由此可以得到三个基本判断。
一是公司财务与会计只是阶段性命题,公司财务不是中国特色。虽然公司财务与公司金融的英文表达都与Corporate Finance对应,但两者的中文内涵是有差异的。与公司财务对应的,是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一般筹资、投资、商业信用和股利分配;与公司金融对应的,是与资本有关的并购重组、资本运作、权益工具等复杂金融活动。长期以来,业界对公司财务的解释相对固定在与投资有关的资金筹措、资金投入和资金回报方面,主要指成本模式和利润模式下的资金活动,所以是阶段性的、历史性的。由于阶段性事物不足以支持未来的发展,也就不足以成为中国原创和中国特色。
二是公司金融与会计的时代已经来临,金融发展的主体必然由宏观转向微观。自2007年金融改革以来,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传统的公司财务由于定义过窄,已经不能涵盖公司层面的投融资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用“高级财务管理”这个名词来概括复杂的投融资活动,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财务。这些复杂的投融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并购、重组、权益工具、信用债券、股权激励、股份回购、高管增持、定向募集、融资租赁、持有金融资产、参与风险投资、承担表外负债、保理业务、互联网金融以及内部资本市场等。
实际上,这些归在“高级财务管理”的投融资活动都是公司金融活动,他们有别于公司层面的一般性财务活动。公司金融不局限于筹集生产经营和项目投资所需资金,也不局限于资金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而是更可能涉及控制权、现金流权、资本利得、流动性、价值管理和激励等其他目标。并且,这些金融活动普遍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衍生性。所以,公司层面以资本为纽带的金融活动在我国已经萌生和得到发展。也由此可见,我国的金融资本已经在向非金融机构扩散,呈现出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局面。
鉴于这些金融活动都来自企业层面,因此不难理解国内市场不再是货币发行、流通和拆借等宏观金融行为一枝独秀,中国金融市场的主力将会是公司金融,而且将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阵地,出现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并成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
需要强调的是,公司金融与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还将更为紧密。这是由会计在计量、反映和列报方面的工具性和重要性决定的。原因在于,对资产价格与资本利得的确认、计量、列报、披露,都需要依托会计准则和概念框架来实现,主要是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比如,针对并购重组,必然需要一个会计科目来反映合并对价超出被合并方账面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这就是“商誉”会计科目的来历。简而言之,会计的逻辑来自于公司金融活动。公司金融的衍生性导致了计量规则的复杂性以及会计学的深化,这是公司金融与会计的联系机理。
诚挚感谢《财务与会计》长期以来的关爱和帮助,期待贵刊一如既往,准确把握经济动态与发展趋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与读者和作者一起成长,共同见证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成绩、问题、转折与繁荣。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