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
我和《财务与会计》的初次相逢,要追溯到2001年。那时,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已踏上注册会计师(CPA)的备考之路,常去图书馆翻阅一些专业期刊,从而认识了《财务与会计》,并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2001年第8期一篇名为《呼唤真正的“理论法典”和“实践指南”——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教材质疑》的文章,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CPA《会计》教材作为官方编写出版并指定的考试教材,竟然有人有理有据地公开质疑,令我感到非常惊讶。那篇文章的小标题至今仍记忆犹新,分别是:一、时已过,境未迁;二、前有矛,后有盾;三、挤进门,站错队;四、穿长袍,丢马褂。用这对仗的写法将问题分为四大类,令人耳目一新。当我看到作者杨勇的单位时,更是激动——原来是我的家乡人啊。后来辗转得知杨勇就是家乡注协CPA辅导班会计课程的主讲老师,我连忙报名参加辅导班。听课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因为杨勇老师既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所以对于在校生来说,始终像被云雾笼罩一般的长期股权投资、现金流量表和合...

一
我和《财务与会计》的初次相逢,要追溯到2001年。那时,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已踏上注册会计师(CPA)的备考之路,常去图书馆翻阅一些专业期刊,从而认识了《财务与会计》,并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2001年第8期一篇名为《呼唤真正的“理论法典”和“实践指南”——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教材质疑》的文章,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CPA《会计》教材作为官方编写出版并指定的考试教材,竟然有人有理有据地公开质疑,令我感到非常惊讶。那篇文章的小标题至今仍记忆犹新,分别是:一、时已过,境未迁;二、前有矛,后有盾;三、挤进门,站错队;四、穿长袍,丢马褂。用这对仗的写法将问题分为四大类,令人耳目一新。当我看到作者杨勇的单位时,更是激动——原来是我的家乡人啊。后来辗转得知杨勇就是家乡注协CPA辅导班会计课程的主讲老师,我连忙报名参加辅导班。听课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因为杨勇老师既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所以对于在校生来说,始终像被云雾笼罩一般的长期股权投资、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报表等重点、难点章节听起来居然一点都不费劲了。不过遗憾的是,杨勇老师的会计面授课也就延续到2001年的暑期。从2002年起,他就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聘请为远程教育网会计课程的主讲老师,同时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担任“CPA考试——会计”版面的版主,网名就是那几年的考生都很熟悉的“闹闹”,很多考友私下都尊称他为“闹师”。由于他讲的课善于拨云见日,清透见底,赢得了广大考生的好评。他这一讲就是5年,造福了很多学友。当然,我也是受益者,不仅通过了考试,还进了一个好单位。我在感谢“闹师”的同时也感谢《财务与会计》,因为初次相逢便促使我立足较高的起点。
二
我和《财务与会计》的再次相逢是在工作的第一年。恰逢市财政局举办首届会计职业道德辩论大赛,我所在的单位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其时,“闹师”正是单位的财务处长,非常重视这个大赛,也想借此机会锻炼年轻队伍,就把我们当时正在车间实习的3个大学生借用出来,专职参加比赛。于是,我们开始了收集素材、撰写辩词、模拟辩论等一整套流程。当时共有5个辩题,我们需要准备正反方立论陈词和总结陈词共二十套辩词,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闹师”亲自挂帅,要求我们在写法上参考1993年“舌战狮城”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形式,内容上则要求翻阅财务部门历年征订的《财务与会计》。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灵感,把一些经典案例提炼出来用在辩题中,增强了说服力。由于辩词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心血,我们进入辩论对抗赛时简直是所向披靡,顺利晋级决赛。虽然决赛屈居亚军,但辩词却获得一致好评,后又经“闹师”仔细修改,取名为《五个会计热点问题的悖论》投给了《财务与会计》。没想到这篇文章得到了编辑部的认可,不仅很快得以发表(《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1期),而且编辑部还将文章作为大家批评、借鉴和讨论的“靶子”,在“财会审论坛”栏目中陆续刊出大家针对会计热点问题的不同看法。《五个会计热点问题的悖论》在当年优秀文章评选中还被读者投票选为一等奖。作为其中的作者之一,我既始料未及,又倍感荣幸。再次相逢《财务与会计》,带给我的是别样的精彩。
三
像我一样因写人文随笔被《财务与会计》编辑部挖掘培养出来的年轻作者还有很多。“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中有一个《财务与会计》版面,编辑部的领导和编辑经常去关心、鼓励大家,只要你发了一篇好文,都会得到他们的回复或点评,也有可能随之见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如《财务与会计》2015年第11期“本期导读”中所言:“大师的经历与风采带给我们的是思考与激励,周围那些平凡却又心怀梦想的‘有梦会计人’则带给我们感动与力量”。是的,编辑部无论是领导还是编辑,对每一位投稿人都虚怀若谷、一视同仁,令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第三次的相逢,《财务与会计》给我带来了满心的感动。
青山历历水悠悠,《财务与会计》已走过了36年的流金岁月,刊发了500期的经典佳作,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人们常说:“相逢是首歌”,人与人的相逢,人与文的相逢,文与文的相逢,都会形成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值得纪念和传唱!衷心祝愿《财务与会计》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远航、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