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时光流逝,总觉匆匆。蓦然回首,心有所动。2015年,《财务与会计》在迎来创刊36年之际,10月又迎来创刊500期庆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和作者,我由衷地祝福《财务与会计》越办越好!
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的平凡与执着,以及一如既往的坚持与努力,铸就了《财务与会计》的辉煌与梦想。三十而立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开端,对《财务与会计》而言,36年间,每期杂志的每个页面都在岁月的年轮上细密地刻画下成长的轨迹。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雪雨,《财务与会计》都在砥砺前行,500期的历练,奠定了她走向辉煌的基石。
今天的《财务与会计》不仅成为宣传财会政策、普及财会知识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成为铭记会计发展进程的珍贵史料。36年来,我国会计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会计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能够从她身上找到清晰的印记。
纸张会变旧,油墨会模糊,时间会逝去,但与《财务与会计》的缘分却在我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我与《财务与会计》结缘,算来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作为读者,早在1993年,大学时代的我有...

时光流逝,总觉匆匆。蓦然回首,心有所动。2015年,《财务与会计》在迎来创刊36年之际,10月又迎来创刊500期庆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和作者,我由衷地祝福《财务与会计》越办越好!
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的平凡与执着,以及一如既往的坚持与努力,铸就了《财务与会计》的辉煌与梦想。三十而立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开端,对《财务与会计》而言,36年间,每期杂志的每个页面都在岁月的年轮上细密地刻画下成长的轨迹。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雪雨,《财务与会计》都在砥砺前行,500期的历练,奠定了她走向辉煌的基石。
今天的《财务与会计》不仅成为宣传财会政策、普及财会知识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成为铭记会计发展进程的珍贵史料。36年来,我国会计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会计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能够从她身上找到清晰的印记。
纸张会变旧,油墨会模糊,时间会逝去,但与《财务与会计》的缘分却在我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我与《财务与会计》结缘,算来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作为读者,早在1993年,大学时代的我有幸接触到了《财务与会计》。那时我就奉之为经典,如饥似渴地学习阅读。她伴随我走过了大学、研究生阶段直到今天。作为作者,2004年我在《财务与会计》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自此之后,在张智广、刘黎静、崔洁、李斐然等几位责任编辑的帮助和指导下,共在这份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文章。2015年,我把在河北联通任总经理期间的财务实践加以总结,形成《突破固有思维转变管理模式助力企业转型》等5篇文章,发表在《财务与会计》2015年第5期“本期专题”栏目,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财务与会计》是我多年以来学习财会知识最重要的平台,是我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我的知识得以丰富;在这里,我的实践得以升华;在这里,我的人生得以成长。
2005年我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企业一期培训班,正是在《财务与会计》的陪伴下,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我顺利毕业,并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项目,成为第一批学员。也正是在《财务与会计》的陪伴下,我完成了从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到高级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的转变;完成了从一名财会工作者向财务机构负责人、公司总会计师、副总经理、总经理的转变,即完成了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再到决策者的角色转变。在《财务与会计》创刊30周年之际,我有幸成为“30名优秀作者”之一。在我眼里,荣誉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一种尊重,更是一份责任。
翻看书架上摞得厚厚的《财务与会计》,我时常会为这份杂志的每一点进步而激动,也会为杂志刊登的每一篇精品力作而喝彩。循着500期的时间顺序纵览《财务与会计》,我们会发现,这份刊物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页码更多、出版周期更短、设计更精美等形式方面,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始终紧跟我国财会改革发展的节拍而与时俱进。来源于实际的工作总结,但高于实际,我认为这是《财务与会计》能够始终屹立潮头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财务与会计》这么多年最为突出的特质。
“无论你望得多远,仍然有无限的空间在外边;无论你能数多久,仍然有无限的时间数不清。”任何宏伟的目标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为之奋斗。毫无疑问,500期是《财务与会计》的新起点、新征程。对于过去,我们心存怀念;对于未来,我们满怀希望。成绩与辛劳都已属于昨天,期待和梦想将寄托于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和《财务与会计》一起,从希望的新坐标开始,继续前行在追梦的路上。正所谓:路长,梦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