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了,自开始学习和研究会计问题,我一直阅读该杂志上的文章,也开始发表文章。特别是近六年来,我在《财务与会计》发表了三大系列六十多篇连载文章。第一个系列说明了现行会计报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会计报表的方案;第二个系列说明了预算的本质是整合,提出了预算整合和整合预算的基本思路;第三个系列说明了出资者财务的本质是资本保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本增值,提出了系统的出资者财务的理论与方法。于《财务与会计》发表如此之多连载文章堪称历史之最,这不仅是对一个学者研究的认可,更是对一个学者的精神勉励,我只能做得更好以资感谢。
今年5月份,编辑就“500期纪念专栏”向我约稿,所写内容或讲述与《财务与会计》的渊源,或结合自身从业经历谈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或就自己所关注的会计问题谈点认识和看法。我选择了后者,谈谈会计目标的实现与会计报表的变革。
会计研究伴随会计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深入,会计作为一个提供信息的体系,就是要不断满足信息用户新的需要,也就是会计的目标,实现会计的目标...

《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了,自开始学习和研究会计问题,我一直阅读该杂志上的文章,也开始发表文章。特别是近六年来,我在《财务与会计》发表了三大系列六十多篇连载文章。第一个系列说明了现行会计报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会计报表的方案;第二个系列说明了预算的本质是整合,提出了预算整合和整合预算的基本思路;第三个系列说明了出资者财务的本质是资本保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本增值,提出了系统的出资者财务的理论与方法。于《财务与会计》发表如此之多连载文章堪称历史之最,这不仅是对一个学者研究的认可,更是对一个学者的精神勉励,我只能做得更好以资感谢。
今年5月份,编辑就“500期纪念专栏”向我约稿,所写内容或讲述与《财务与会计》的渊源,或结合自身从业经历谈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或就自己所关注的会计问题谈点认识和看法。我选择了后者,谈谈会计目标的实现与会计报表的变革。
会计研究伴随会计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深入,会计作为一个提供信息的体系,就是要不断满足信息用户新的需要,也就是会计的目标,实现会计的目标是会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会计目标经历了一段历史的变迁,由最早的解脱受托责任到决策有用。时至今日,会计目标进一步演变为投资者保护,即会计信息具有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从而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现有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并非完全能够实现这些目标,会计报表还须进一步变革。

就实现决策有用会计目标而言,现有的会计报表只是反映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可以称之为结果报表,既然是结果就不存在决策问题。为了进行决策,显然必须要了解企业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形成原因,这些原因既包括有利因素也包括不利因素,通过发现不利因素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提出解决方案,这本身就是决策。所以,要使会计信息实现决策有用的目标,关键就是要提供原因信息,而现有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只是结果信息。实际上,整个会计核算体系采取分类、归纳和汇总的形式形成了结果性的会计报表,所有的原因都被舍弃掉了。既然现有的会计报表披露的是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那么有果必有因,必须要形成因果关系链的会计报表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作为结果报表,按照原因分层的原理不断寻找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生成的原因,直至找到最终原因。
就投资者保护的会计目标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尽可能消除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获取的信息越充分,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越能有效发挥,对经营者的控制更为有效。也就是说,信息透明度越高,对经营者的治理更强。但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是一柄双刃剑。对投资者而言,信息披露越充分越好,但对披露信息的企业而言并非如此。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投资决策的正确程度,称之为投资效率,信息披露越充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越正确,资源就越能配置到最有效的企业或者投资项目上;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称之为竞争效率,市场竞争越有效,越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提高市场竞争效率,关键要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而保护商业秘密则要求企业的信息不能在市场上完全公开披露,由此就产生了信息披露的边界问题。至今为止,信息披露的这一边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以致实践中经常产生的问题是信息披露过度或者信息披露不足。为了确保投资效率和竞争效率所形成的综合的市场效率最大,确实有必要对企业所披露的信息的边界进行有效界定。
总之,一方面随着会计目标的不断变化,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必须要不断扩充和完善;另一方面,还需要就会计信息对原有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再评价,以确保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会计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