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滦集团自2014年3月开始着手研究制定了《开滦集团公司财务能力评价办法(试行)》并全面实施,不断推进财务管理创新,在提升管理会计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开滦集团财务能力评价体系遵循“依法合规、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的基本思路制定,分设“基本指标”和“业绩考核指标”对各单位的财务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其中基本指标占全部指标分值的90%,业绩考核指标占全部指标分值的10%。
1.基本指标。开滦集团在总结近年来集团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现有的国家政策规定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要求,分级设置了财务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体系。一是设置了五部分基本指标,包括基础工作能力、资金运营能力、预算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决策支持能力;二是将五部分基本指标进一步细化为14项业务流程,包括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会计核算管理、财务制度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资金管理、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税务管理、决策分析;三是具体操作层面又细化为54个子流程、113个评价环节、207个评价项目、370个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涵盖了财务管理工...
开滦集团自2014年3月开始着手研究制定了《开滦集团公司财务能力评价办法(试行)》并全面实施,不断推进财务管理创新,在提升管理会计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开滦集团财务能力评价体系遵循“依法合规、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的基本思路制定,分设“基本指标”和“业绩考核指标”对各单位的财务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其中基本指标占全部指标分值的90%,业绩考核指标占全部指标分值的10%。
1.基本指标。开滦集团在总结近年来集团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现有的国家政策规定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要求,分级设置了财务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体系。一是设置了五部分基本指标,包括基础工作能力、资金运营能力、预算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决策支持能力;二是将五部分基本指标进一步细化为14项业务流程,包括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会计核算管理、财务制度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资金管理、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税务管理、决策分析;三是具体操作层面又细化为54个子流程、113个评价环节、207个评价项目、370个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涵盖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四是通过设置相应的分值和权重,体现行业特点和评价重点,做到全面性和重要性统筹兼顾。
2.业绩考核指标。考核各单位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中相关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包括利润总额、商品煤综合成本、营业收入、原煤产量、经济增加值、应收款项等指标。针对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行业的单位设置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通过与公司年度绩效评价挂钩,力求综合反映企业财务服务的效果。
二、财务能力评价的实施程序
开滦集团开展财务能力评价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四项:
1.组织系统培训。财务能力评价培训是确保财务能力评价工作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在各单位分头自主组织学习的基础上,集团公司组织专题培训,就财务能力评价办法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二是在集团评价工作组进场评价前,对评价工作组成员和被评价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就实施过程中需提供的资料、评价程序和方法、评价考核计分等具体操作事宜进行辅导。
2.开展全面自评。所有纳入集团合并报表范围、独立核算的会计单位,全部按照财务能力评价办法中明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等要求,逐项对照检查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出具自评报告,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整改措施。
4.组织专项整改。被评价单位针对《财务能力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管理建议,及时组织专项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形成《财务能力评价整改报告》,提交评价工作组并报集团公司财务部。
三、财务能力评价的保障措施
为积极推进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的全面实施,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开滦集团采取了有效的保障措施。
1.统筹安排,推进工作落实。财务能力评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统筹安排并持续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此,开滦集团制定下发了《财务能力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2015~2017年三年实施规划和2015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评价范围、评价原则、工作步骤、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从2015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将独立核算且资产规模在10000万元以上的39个生产经营单位纳入第一轮财务能力评价的范围,其中2015年完成14个单位的评价工作。
2.分级实施,提升工作效率。集团公司财务部为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的实施主体,但考虑到所属单位众多,为提升工作效率,将部分单位委托二级公司组织实施财务能力评价,评价结果提交集团。2015~2017年,集团共实施39个单位的财务能力评价,其中由集团公司财务部直接组织实施评价的单位11个,所属有评价任务的11个二级公司组织评价的单位28个。

3.力推报告,促进评价工作。《财务能力评价报告》是评价工作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被评价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既肯定工作成绩、揭示存在的问题,也明确了下一步的整改目标。积极推动财务能力评价结果的高效运用,对于促进各单位高度重视财务能力评价工作、进而提升工作效果至关重要。为此,开滦集团将评价结果分为:A级(优秀)90-100分、B级(良好)75-89分、C级(合格)60-74分、D级(不合格)0-59分四个等级。《财务能力评价报告》在集团一定范围内适度公开,接受集团广大员工的评判和监督,其主要运用于四个方面:一是提交上级主管部门,作为企业申请政策支持的参考依据。二是提交集团公司,作为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参考资料。三是反馈被评价单位,作为其改进财务管理的重要参考。四是将其作为集团财会系统创优争先评比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其中被评为C级和D级的单位在当年度不得参评优秀总会计师、财务会计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财务机构负责人。通过高效利用评价报告,推进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强化整改、确保实施效果。实施财务能力评价旨在通过评价发现问题、组织整改,促进工作水平不断完善、改进、提升。为此,整改落实是实现财务能力评价预期目标的关键:一是集团公司针对财务能力评价发现的问题下达专项整改通知,落实整改责任、提出整改要求、限定完成时限;二是各被评价单位针对《财务能力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管理建议组织专项整改,形成《财务能力评价整改报告》,于评价报告出具后两个月内上报集团公司;三是评价工作组对各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验收检查,提交专题报告,并由集团公司审计部门持续关注整改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