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和价值创造服务,更多地发挥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被誉为“大数据时代预言家”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整个商业领域都因为大数据而重新洗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惊异于淘宝似乎更知道我们的喜好、亚马逊可以推荐我们想要的书、谷歌自动为我们关心的网站排序等,这背后都是大数据计算推导的结果。大数据全面考验着现代企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获取更丰富、更深入和更准确地洞察市场行为的机会。对企业而言,如何将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各种纷繁复杂的大数据对接,进而从大数据中发掘出企业需要的“真金白银”、则是一个现实的挑战。尤其是,当大数据与...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和价值创造服务,更多地发挥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被誉为“大数据时代预言家”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整个商业领域都因为大数据而重新洗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惊异于淘宝似乎更知道我们的喜好、亚马逊可以推荐我们想要的书、谷歌自动为我们关心的网站排序等,这背后都是大数据计算推导的结果。大数据全面考验着现代企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获取更丰富、更深入和更准确地洞察市场行为的机会。对企业而言,如何将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各种纷繁复杂的大数据对接,进而从大数据中发掘出企业需要的“真金白银”、则是一个现实的挑战。尤其是,当大数据与财务碰撞时,财务工作的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
一、大数据带来的会计信息化颠覆了传统会计职能
传统的财务会计重在回顾过去,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其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相关机构,是报账、记账、报表的“账房先生”形象,即使每天都在使用电脑,也仅仅是利用了计算机的“重复”优势而已。随着大数据带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算法和数据成为商业的基础,新的产业集群不断出现,财务信息除了对外提供企业报表,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对内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者。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和价值创造服务,更多地发挥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账房先生”亟需转变形象,从传统的核算型、管家型向价值型、决策性转变,成为一位深谙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并贯彻执行的企业管理成员。
二、信息化背景下财务人员的分类和转型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外包等模式处理海量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则带来财务人员转型定位的必然结果。财务人员队伍专业化分工更加明细,将向基础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三个方向分流。

三、财务人员定位及职业发展规划和设计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人员的定位和转型最核心的是自我认知和业务技能的转型,财务人员此时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专注进行基础的会计核算,还是作为紧密联系业务的技术型财务,抑或是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财务。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大学的财务教育仍处在重视会计的合规和交易处理上,批量化生产出的是未来只需要40%的基础财务人员,还有大量财务人员必须经过痛苦的自我转型,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全局视野的管理会计人才。
1.提供共享信息的基础会计服务人员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各子分公司都设有自己的财务部门,要求每个财务人员都要熟悉整套财务系统,能独立完成所有的账务处理。而在共享服务中心以及财务外包等模式下,与决策成功相关性较低、重复度高、工作量大的会计核算工作被集中起来统一处理,每个财务人员只需要完成整个账务处理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对这类财务人员的要求不再像从前那样全面。这样的共享会计服务就像工业化的流水线,是一种事务性处理功能为主的服务。对于目前我国大量的会计从业人员而言,这样的基础性处理工作并不具有挑战性,普通大学毕业生甚至只是通过简单职业训练的人员都能掌握。我们是否将自己终身职业规划定位于此,则取决于每个人的选择。
2.提供共享服务的管理会计人才
在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更广阔的领域在于提供专业建议的管理会计服务,即技术型财务和战略型财务人员,统称为管理会计人员,他们的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为各部门、各业务单元提供专业的财务建议和财务支持。此类会计人员不仅要求懂得记账、算账,还要求具备战略眼光、决策能力、财务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包括如税务筹划、法律事务、资金管理等。只有把工作重心转到高价值的决策支持上来,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管理会计人员的价值。当然,这样的人才必须经过基础会计服务的锤炼,通过不断地打磨提升和培养,才能真正胜任。
四、管理会计素质培养
相较于此前只需要清楚掌握账务处理的条条框框的“账房先生”而言,管理会计需要的能力宽泛许多,而且似乎有“艺无止境”之感。不管是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和EVA评价体系,还是企业个性化的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责任中心制度等,都需要我们及时、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有立足财务做财务的能力,更要有跳出财务管财务的素质,从更广阔的方面着眼,不断更新视角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从目前我国财务人员现状来比较思考,要成为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重点应从专业技能、全局视野、个人素质三个方面展开。
其次,全局视野的培养。在数据爆炸的当前环境中,财会行业的未来取决于财务、技术和信息的融会贯通,财会部门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服务部门,而要成为企业决策支撑部门之一,帮助企业领导者做出决策、验证决策。因此,财务人员不能只拥有专业技能,而必须使自身知识体系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视野的全局观。管理会计人才应从拓展战略思维能力、学习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运营知识,学习全新商业模式、洞察市场的瞬间变化等全方位提升自己,努力学习并研究透彻各类知识信息和政策法规,从而提升自身业务工作能力。
再次,个人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财务转型的新形势下,财务人员的“软技能”显得尤其重要,它可以帮助财务人员跳出专业财务人的职业短板,将财务优势融合到企业管理中去,实现对整体运作的财务管控。“软技能”主要包括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职业心态、自我管理、职业道德等。财务必备的软技巧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基本素质,有助于提升自身职业形象,更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就如同绝大部分职业一样,技术革新对会计从业人员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取代会计传统技能或减少其价值,也可能催生新的技能。大数据的到来将在未来5~10年内为会计从业人员创造新的机遇,使他们在企业内部占据更有战略意义、更加面向未来、更为积极主动的位置。积极顺应这样的转变,将是会计从业者迈向企业核心位置的良机。
责任编辑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