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建筑地产企业特点,在做好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同时,创新建立现金收支核算制度,将传统现金流量表进行改造,再造了现金流量核算体系,将房地产投资业务和建筑主业业务相分离,便于管理者了解投资与承包不同业务的现金流量情况。
我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会计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财政部适时推出《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会计工作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鉴于此,笔者拟结合所在企业多年来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为会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做好了规划,对于提升企业经营质量、改善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管理会计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虽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历经百年的国际企业一般都有着强大的内在自我修复能力,尽管经过...

结合建筑地产企业特点,在做好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同时,创新建立现金收支核算制度,将传统现金流量表进行改造,再造了现金流量核算体系,将房地产投资业务和建筑主业业务相分离,便于管理者了解投资与承包不同业务的现金流量情况。
我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会计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财政部适时推出《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会计工作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鉴于此,笔者拟结合所在企业多年来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为会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做好了规划,对于提升企业经营质量、改善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管理会计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虽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历经百年的国际企业一般都有着强大的内在自我修复能力,尽管经过短期挫折,但只要国际经济大环境好转,就有能力迅速、准确地调整策略,依托其强有力的价值管理能力进行业务整合和产品创新,从而迅速恢复实力。这种自我修复能力的背后就是通过长期实践,基于定量化管理技术搭建起来的精细化管理平台。而管理会计体系恰恰是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也是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因此,中国经济整体要实现转型升级,中国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致力于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下大力气搭建并实施具有价值管理能力的管理会计体系。
其次,发展管理会计提升财务人员管理能力。我国财务工作较侧重会计核算和鉴证,其目的主要是为外部监管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财务报告,实务中,财务人员利用财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发挥其指导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普遍不足,财务信息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仍存在短板。目前,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这一点,财务总监或者总会计师开始进入决策层,在公司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信息、控制和资源配置等管理活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发展。财务人员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账房先生”角色,向价值创造者转变。
第三,《指导意见》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我国发展管理会计的主要任务和措施,科学创新地提出了一个由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和咨询服务构成的“4+1”管理会计有机发展模式,各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并且明确和系统规划了政府机关、科研院校、企业、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建立管理会计体系中的定位和任务,以充分调动和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中国建筑管理会计探索与实践
(一)应用管理会计提升公司的管控力
中国建筑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和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600多个管控指标,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长期经营计划,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安排,将预算管理有效贯穿企业的方方面面,将管控真正落到实处。坚持“以利润为中心、长期与短期考核相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思路,强调考核目标的导向作用和精准性,通过推行营销、融资、催收清欠等五个底线考核有针对性地解决集团层面存在的管理短板。考核子公司领导班子薪酬突出效益的份额,使与净利润和上缴款挂钩的薪酬占总薪酬的60%~70%。
(二)应用管理会计强化投资的运营力
在投资运营管控上,中国建筑推行专项预算管理,以项目为单位、年度为时间周期向后滚动预测,并建立全面的投资预算组织管理体系,各层次权限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将关键指标纳入管控,形成符合企业特征的投资预算指标体系。在投资项目选择上,首推现金流量表现好的项目,推行统一制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文本,由集团总部统一评审与决策。在财务资源调配上,遵循“以收定投、先收后投”的投资原则,坚持红线管理确定融资空间,严格投资预算管控,重视产出与投资挂钩。
(三)应用管理会计提升现金流量的调配力
结合建筑地产企业特点,在做好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同时,创新建立现金收支核算制度,将传统现金流量表进行改造,再造了现金流量核算体系,将房地产投资业务和建筑主业业务相分离,便于管理者了解投资与承包不同业务的现金流量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集团现金流量管理手册,规范、统一集团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同时完善以时间为主线的现金流量管理工具,包括中长期现金流量计划、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季度和月度现金流量预测、每周现金流量预测,以帮助管理者合理安排短期现金流量,确保用款支付及时,同时论证并落实企业中长期规划,做好财务资源的分配。
(四)应用管理会计增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力
在成本管理方面,抓住重点环节,坚持法人管项目原则。项目签订后,推行价本分离,将项目成本预算透明化、规范化。同时推行项目风险抵押责任制,将考核成本管控目标分解到人,保证风险抵押金不打白条,过程考核主动及时,兑现严格执行。此外,将公司效益和个人收入统筹协调,增强公司对于成本的控制力,通过百元收入管理费关键指标引入平均先进水平,为子公司树立贴合实际又体现效益优先的费用控制目标。
三、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深化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财务会计为基础、管理会计为核心、公司理财为保障构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框架体系,但同较为成熟的财务会计和公司理财体系相比,我国管理会计体系较为松散且缺乏系统的总结。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就需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将从丰富的实践工作中形成的认知进行信息筛选,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找出内在规律,从而将实践上升到理论方法,再利用理论方法指导实践,为构建我国管理会计体系提供实践基础。
(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管理会计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不能仅局限于财务部门。财务部门需明确设置管理会计领导岗位,相关业务部门也要设立关键的管理会计岗位,如企划、投资、人力资源、考核等部门,以量化分析为主,迅速建立管理会计、管理分析的矩阵式管理框架,帮助企业在具体业务方面提高信息的反馈分析能力,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多数企业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短板。笔者认为,管理会计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熟悉运筹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以及公司经营业务所涉及的工程技术工艺等知识,能够通过分析发现信息的内在联系,从而抓住关键问题,也就是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要能够对企业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全过程主要问题妥善处理,化解矛盾。此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持续而长期的工程,国家应给予相关的职业资格认定,企业也要提升其地位,为管理会计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够留住人才,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