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是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的开局之年。作为身处会计工作第一线的企业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时代既给予了我们参与这一轮管理会计变革的历史机遇,也要求我们能够率先垂范、迎难而上,承担起引领会计职能转型的重任,实现既彰显中国特色又融入国际主流的管理会计变革之梦。
1.圆梦路径之一: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做职能转型的先行者。
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所有者或投资人所要求的计量、反映和报告职能,这一职能定位要求广大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满足会计准则的要求,更多关注于如何做好相对具有固定格式的“三张报表”。财务人员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停留在既有的办公空间内,完成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工作。简而言之,财务会计主要停留在“如何做会计”的层面。
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经营者所要求的价值创造和分配职能,这一职能定位要求财务人员为企业内部特定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既要去主动了解内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所提供的信息还要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管理会计...

2015年是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的开局之年。作为身处会计工作第一线的企业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时代既给予了我们参与这一轮管理会计变革的历史机遇,也要求我们能够率先垂范、迎难而上,承担起引领会计职能转型的重任,实现既彰显中国特色又融入国际主流的管理会计变革之梦。
1.圆梦路径之一: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做职能转型的先行者。
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所有者或投资人所要求的计量、反映和报告职能,这一职能定位要求广大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满足会计准则的要求,更多关注于如何做好相对具有固定格式的“三张报表”。财务人员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停留在既有的办公空间内,完成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工作。简而言之,财务会计主要停留在“如何做会计”的层面。
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经营者所要求的价值创造和分配职能,这一职能定位要求财务人员为企业内部特定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既要去主动了解内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所提供的信息还要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管理会计往往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可以简单套用或模仿。简而言之,管理会计将上升到“如何用会计”的层面。
可见管理会计要真正在企业“落地生根”,势必要求现有的财务职能逐步实现从“会计核算型”到“价值创造型”再到“战略决策型”的转变。财务部门只有在企业的角色定位上实现根本性转变,才能在管理思维、决策意识上与企业高级管理层真正达成共识。我们知道,推动财务职能转型的根本还在于人,在于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只有财务人员真正能够“走出去”了,我们所期待的财务职能转型才能“水到渠成”。
这里所说的“走出去”应是全方位的“走出去”,是思维模式、管理理念上的“走出去”,需要我们去主动关注业务部门的经营活动特点,去认真了解高级管理层的决策分析需求,去积极领会所在企业的战略发展部署,去深刻理解所处行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去努力寻求大数据背后的商业发展机遇。
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要真正成为所在行业、所处企业的实践领航者,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坚持用管理会计的理念去认识问题,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去思考问题,用管理会计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要争做职能转型的先行者,率先全方位地“走出去”,除了主动拓宽知识面,更需要将战略、会计和业务有机融合到一起,实现从“做会计”和“用会计”的和谐统一。
当然除了财务人员主动“走出去”之外,更离不开外界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的理解与认可。我们知道,管理会计的最终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高级管理层,因此它能否在企业得到有效实践也在于管理层对这一管理理念的认同与支持。唯有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产生了对于管理会计运用的客观需求,才能够真正形成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2.圆梦路径之二:提升“融进去”的能力,做业财融合的排头兵。
财务人员主动“走出去”只是管理会计能够在企业深化应用的第一步,我们“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业务需求,促进财务职能转型的实现,而实现业财协同融合正是财务职能成功转型的重要表现。我们在“走出去”的同时,一定要深刻领会业财融合的实施目的,创新思考业财融合的实现方法,不断摸索业财融合的有效手段,从而真正提升“融进去”的能力。
我们所期望和推动的业财融合,主要是围绕“业务支持财务,财务服务业务”的融合要求,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达到“财务既正确保护价值,又深度创造价值”的融合目标。
我认为,正如财政部在《指导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对于财务治理结构的调整,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变革,成功推动财务职能转型,有效促进业财融合的实现,着力解决好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这两大财务管理难题。
二是以提升决策为导向,深化推进业财融合下的财务转型。通过管理界面划分等财务共享变革职能定位成果,逐步将财务人员转化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变被动式的财务监督为主动化的业财合作,挖掘有意义的财务数据,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运用管理会计辅助企业制定战略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促进财务决策职能的有效发挥,达到“财务创造价值”的目标。简而言之,优质服务是财务共享变革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将财务力量聚焦于面向业务的各项服务职能转型要求,挖掘有意义的财务数据,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这时业财融合的核心就是要实现财务服务业务的目标,携手解决“小康问题”,真正回答好管理层对于经营绩效执行结果的核心关切,当然这也需要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做支撑。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腾出时间、树立意识、提出方法”三部曲,依托调整职责界面将现有财务力量聚焦于面向业务的各项服务要求,依托职能转换定位促进各级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依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真正回答好管理层对于经营结果的核心关切,真正实现财务服务业务的目标,这也正是做好业财融合工作的核心目标。
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全面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的一年里我有一个梦想:在恪守“专业领先、研究领衔、实践领航”的同时,通过“走出去”、“融进去”,争当“职能转型的先行者、业财融合的排头兵”,早日实现“从理论领军向实践领军的转变,从会计核算执行者向价值管理引领者的提升”,为企业财务管理提升和管理会计实践发展贡献力量,为“财政部专业领军人才”项目增光添彩。作为会计领军(后备)人才之一,我期待着这个梦想的实现。
(本文作者系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企业类七期学员)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