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简称建中公司)的进出口业务范围主要是进口原料及备品备件、自营出口香料和锂产品等。由于2004年以前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美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可兑换人民币8.265元的基础上,因此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较小。自2005年汇率由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后,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因建中公司本位币为人民币,而发生的外币收付主要为美元,美元汇率的下滑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建中公司积极与银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沟通,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部分外汇货款采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通过此方式,降低了公司的交易成本,节约了汇兑手续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因人民币在国际上还不能够自由兑换,一些国外客户并不认可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因此,此方式大范围使用存在一定的难度。
2.在与外商进行合同谈判时,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方式(加价保值法)来分散外汇风险。但因外汇汇率的波动有时超出了人们的预测,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此方法只适用于一些固定的老客户,无法在所有客户中推广。
3.对应收国外货款采取预收账款...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简称建中公司)的进出口业务范围主要是进口原料及备品备件、自营出口香料和锂产品等。由于2004年以前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美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可兑换人民币8.265元的基础上,因此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较小。自2005年汇率由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后,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因建中公司本位币为人民币,而发生的外币收付主要为美元,美元汇率的下滑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建中公司积极与银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沟通,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部分外汇货款采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通过此方式,降低了公司的交易成本,节约了汇兑手续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因人民币在国际上还不能够自由兑换,一些国外客户并不认可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因此,此方式大范围使用存在一定的难度。
2.在与外商进行合同谈判时,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方式(加价保值法)来分散外汇风险。但因外汇汇率的波动有时超出了人们的预测,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此方法只适用于一些固定的老客户,无法在所有客户中推广。
3.对应收国外货款采取预收账款的方式,缩短了收款时间,加快了资金周转,防范了因时间因素带来的资金损失,但此方法只能应对信誉度不确定的新客户。
4.对于无法及时结汇的款项,通过远期结汇方式,将结算汇率进行锁定,达到降低财务费用的目的,但运用此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即必须建立在预测的货币汇率相对准确的基础之上。
建中公司外汇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类似企业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认为,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防范措施加以完善:
1.加强汇率风险的研究,树立外汇风险防范意识。随着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而建中公司在此之前过分依赖稳定的汇率,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面对汇率变革无法及时应对,由此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随时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并及时与银行进行沟通以获取汇率变化的最新动态,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货币汇率变化趋势的研究,为防范外汇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2.谨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如远期结售汇、远期外汇买卖、掉期业务、期权业务等都具有较好的防范外汇风险的功能,因此,财务人员应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选择适合公司经营实际情况的金融衍生工具。
3.选择恰当的计价币种和货款收付时间。
(1)进出口商品计价货币的选择。一般原则是出口贸易选择“硬币”(指能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货币),进口贸易选择“软币”(指不能自由兑换、信用程度较低的货币),但在计价货币不稳定的条件下,应尽量选择本国货币。建中公司进出口贸易主要采用美元计价,目前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为有效规避外汇风险,公司可以对部分客户继续采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但对于有些客户计价货币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因此,双方应进行协商,通过预测把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损失计算在货物的价格中,降低外汇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综合考虑市场供求因素以及双方的购销意图,并不能一味地采用加价方式而失去稳定的客户。
(2)货款收付时间的选择。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可通过购销合同约定货款收付期限,应收货款采取预收账款或尽量缩短收款时间的方式,而应付货款则采取推迟付款的方式。外汇风险的防范是购销双方的事情,可通过双方协商共同承担此风险,如货币保值条款、加价保值法等,这样将会使风险相应降低,避免因时间因素可能带来的损失。
4.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的销售收入会因美元的贬值而减少,因此,应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扩大产品利润空间,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此外,由于外汇风险的防范是汇制改革后公司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时局和金融市场动态,特别是财务和销售人员应时刻关注汇率变动趋势,选择有效的防范手段,将外汇风险降至可控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