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微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拉动内需、增加税收、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财政部颁发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起到了规范小微企业会计行为、提高其信息质量的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会计科目设置较多、纳税调整相对复杂、会计信息认可度不高等。笔者以武汉市为例,提出制定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设想。
(一)制订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意义
1.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是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益补充。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是基于区域特征的会计手册,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的小微企业被区别对待成为可能,最终形成以地区为单位的会计体系,成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益补充。
2.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能满足地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税务部门是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将会导致地区的税收产生差异,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是地区性会计手册,其切合度更大,区域适应性更强,能更好地与地方税务部门重叠,在会计与税法之间形成高度的统一,进而达到简化纳税工作、减轻费用负担的目的。银行是小微企业财务信息的另一...
小微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拉动内需、增加税收、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财政部颁发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起到了规范小微企业会计行为、提高其信息质量的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会计科目设置较多、纳税调整相对复杂、会计信息认可度不高等。笔者以武汉市为例,提出制定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设想。
(一)制订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意义
1.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是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益补充。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是基于区域特征的会计手册,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的小微企业被区别对待成为可能,最终形成以地区为单位的会计体系,成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益补充。
2.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能满足地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税务部门是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将会导致地区的税收产生差异,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是地区性会计手册,其切合度更大,区域适应性更强,能更好地与地方税务部门重叠,在会计与税法之间形成高度的统一,进而达到简化纳税工作、减轻费用负担的目的。银行是小微企业财务信息的另一个重要使用者。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等原因,小微企业往往无法通过风险评估,获取银行贷款。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以其简单易学的特点,可弥补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的缺陷。在该手册指引下,小微企业可以改变以往财务数据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信用约束差的状态,对提高信用识别难度、增加信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制订原则
1.简化会计核算。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制订原则之一:在不违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会计科目再精简,使实务操作难度降低。相对《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的66个科目,武汉市拟推出的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可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具体设置方法为:一是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科目为基础,采用删减、合并等方法重新设置,删减科目遵循实用性原则。例如,资产类账户中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合并到“货币资金”账户;成本类账户中的“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合并到“其他成本”账户等。二是科目选取应考虑武汉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偏重零售和批发行业的常用科目。通过和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相关代账公司座谈,保留存货核算、进销成本的常用科目,如“存货”、“应收款”等;将“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适用于特殊行业、与小微企业紧密度不高的科目予以删除处理。
2.消除税收差异。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制订原则之二:在会计与税务趋同的思想下,进一步缩减两者间的差异。其做法是企业财务报告采用税务导向制,即以税务报表作为申报基础进行报告,尽量满足税法征收的要求,不再单独设置一套独立于财务会计之外的账表体系。对税务部门来说,有助于税务机关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征管,准确判断小微企业实际税负承受能力,以实现税负公平;对小微企业来说,不仅能够减少申报前因复杂调整增加的费用、降低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工作量外,还能改变目前以定率征收或定额征收的现状,鼓励小微企业实行查账征收,为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提供可能。
3.增强信贷能力。地区性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的制订原则之三:提高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信贷能力。与上海金融的对外开放功能、温州金融的民间引资功能不同,武汉金融业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其中,银行业尤为关注企业的会计质量,因为它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是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武汉市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数据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不高,难以满足放贷条件。因此,武汉市小微企业会计操作手册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以银行贷款审查为出发点,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首先,应设置具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会计科目,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其次,应设置具有体现企业偿债能力的会计科目,如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在财务报表设置上,应加强附注的披露,使外部信息使用者能清楚地了解企业会计政策是否变动、应收账款工作是否得力、账龄老化现象是否严重等信息。这样,小微企业才能取得银行信任,最终达到拓宽贷款渠道,提升贷款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