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高层和决策者应端正管理创新理念,支持和推进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变革,大力推进管理会计这一“一把手工程”,做到责无旁贷和身体力行。同时,动员和发挥一线车间、班组和员工参与管理,经常开展各种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通过“挖、革、改”等各种措施来驱动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管理会计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从大型国有企业到众多的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均在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邯钢的成本管控机制、传化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吉利集团利用国内汽车制造业的成本优势进行跨国资源整合等。此外,还有许多企业运用KPI进行绩效管理,运用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来推行精细化管理,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大型企业运用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经营绩效,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我国实施管理会计并取得成功的企业还是相对较少。
2014年7月31日,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发起的中国管理会计系列讲座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首次开课,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了题为《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

企业高层和决策者应端正管理创新理念,支持和推进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变革,大力推进管理会计这一“一把手工程”,做到责无旁贷和身体力行。同时,动员和发挥一线车间、班组和员工参与管理,经常开展各种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通过“挖、革、改”等各种措施来驱动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管理会计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从大型国有企业到众多的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均在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邯钢的成本管控机制、传化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吉利集团利用国内汽车制造业的成本优势进行跨国资源整合等。此外,还有许多企业运用KPI进行绩效管理,运用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来推行精细化管理,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大型企业运用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经营绩效,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我国实施管理会计并取得成功的企业还是相对较少。
2014年7月31日,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发起的中国管理会计系列讲座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首次开课,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了题为《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旨演讲。楼部长指出,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通过管理会计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为企业提供基础信息、管控手段和评价方法,努力向管理要效益。结合学习楼部长的专题报告,笔者认为,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中所面临的管理问题,破解管理会计推进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管理会计旨在通过管理创造价值
管理会计重在管理,重在寻求通过管理出效益,因此在实现公司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前景预测、过程控制、风险预警、投资融资决策、成本管控等重大经营决策时,管理会计都可积极作为。管理会计从起初建立标准成本、预算控制、杜邦分析法等成本和财务管控工具,发展到质量成本、作业成本、价值链分析的精细化管理控制工具,再向更高层次、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如平衡计分卡、EVA经济增加值评价体系、阿里云大数据的开发等,在价值创造方面凸显了优势。这些管理和决策工具的不断升级和演进过程也反过来证明了时代发展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规范的财务会计是做好管理会计的前提
管理会计是从财务会计分化出来又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主要为单位自身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管理会计工具的开发和运用离不开财务会计的前提、假设、概念和方法,离不开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数据,只有依据可靠的财务会计核算,才能为管理会计提供分析、预测、考核和评价的基础信息。因此可以说,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按照统一的会计核算规范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是做好管理会计的前提。
三、提高管理层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有些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企业战略也比较清晰,但是管理层却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认为财务人员只不过是记记账、报报表的报账员,这种现象在许多企业特别是民企中还是比较普遍的。要扭转轻视财务管理的现状,推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环节,财务管理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关键作用”的新理念和新机制,有赖于财务部门自身必须花大力气加强部门建设,通过深化财会核算,提高队伍业务素养,全面掌握企业供应、生产、流通、分配、研发、投融资、税收筹划各环节的经营活动,深化内控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全价值链的管控,发挥财务自身优势,及时发现问题,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帮助管理层梳理和解决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完善经营和决策体系,用实际事例来证明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价值的管理,通过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从而为企业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新管理理念,扭转管理会计发展存在的被动局面。
有的企业结合长期企业管理实践,总结和摸索出一套决策层最关注的信息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定期的财务报告和社会审计管理建议相关内容,以书面形式随财务报告定期向经营决策层上报管理报告书,并根据管理需要对相关信息指标作动态调整,这种财务与决策者能经常保持对重要信息的沟通和跟踪的做法,是许多管理者期待和乐见。有效的管理报告书,还有赖于CFO与CEO保持战略协同,管理层对关注的关键管理信息指标能形成共识并达到默契,报告提供者也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相关分析指标,保持动态适应,使管理报告书真正成为对决策层有用的管理信息。
四、实施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实际出发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每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不同,也就没有通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因此,在选用相关管理工具时,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如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按成本动因合理确定作业成本库项目,归集和合理分配相关成本;在同一家集团公司的不同下属公司或事业部,在建立关键业绩考核指标时的指标内容和确定权重时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平衡计分卡的各项关键指标的确定也需要结合公司的不同情况、不同发展时期来确定。如果只会机械地照搬照抄,就会偏离这些管理工具的初衷。
五、推行管理会计需要依托全员力量
管理活动应立足企业全局,围绕企业的全价值链,管理工作也需要延伸到各个环节,才能发现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做好整改完善。企业高层和决策者应端正管理创新理念,支持和推进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变革,大力推进管理会计这一“一把手工程”,做到责无旁贷和身体力行。同时,动员和发挥一线车间、班组和员工参与管理,经常开展各种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通过“挖、革、改”等各种措施来驱动发展。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全员参与都非常重要,如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施EVA经济增加值考核和引入平衡计分卡管理等。财务管理部门应通过积极引导,在推进管理会计过程中,帮助相关部门提供和收集财务数据,做好调查论证,发现规律,建立分析模型,最终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在收集和运用各种数据和管理工具时,还必须重视和运用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工作,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企业应变能力的重要保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资源管理和运行信息系统等。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政府财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也应该大力推进行业建设,加强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和制度建设,提供人才培养、政策支持、构建学习交流平台,为管理会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现实中少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创新发展和合规经营观念的缺失,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推进和完善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建设,并加以正确引导和严格执法,不让违法经营者有任何利益空间,不让创新发展和合规经营者吃亏。
责任编辑 李斐然
本期内文插图供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