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广管理会计需要有管理会计人才的支撑。学校是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我国目前已经培养出了一批熟悉管理会计的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各单位推行管理会计的中坚力量。新时期推进管理会计,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新阶段,我国也正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和提高管理效率。然而,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与国际优秀企业匹敌。2014年10月24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Businessweek)中文版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疲软》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产值的增长几乎完全来自劳动力及设备的大量投入,非管理水平提升的带动”,并认为这样的增长方式不可持久,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疲软。面对严峻形势,我国企业必须尽快改进管理方式。
管理会计是一种现代管理活动,能够在企业和其他各类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管理会计正逢...

推广管理会计需要有管理会计人才的支撑。学校是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我国目前已经培养出了一批熟悉管理会计的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各单位推行管理会计的中坚力量。新时期推进管理会计,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新阶段,我国也正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和提高管理效率。然而,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与国际优秀企业匹敌。2014年10月24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Businessweek)中文版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疲软》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产值的增长几乎完全来自劳动力及设备的大量投入,非管理水平提升的带动”,并认为这样的增长方式不可持久,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疲软。面对严峻形势,我国企业必须尽快改进管理方式。
管理会计是一种现代管理活动,能够在企业和其他各类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管理会计正逢其时。事实上,推广管理会计是长期以来实现会计转型愿景的一部分。财政部早在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中即提出了建设“管理型会计”的目标;1995年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更明确地提出“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立起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充分发挥会计的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功能”的要求。
推广管理会计需要有管理会计人才的支撑,正如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所说,需要“培养一批适应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带动管理会计发展”。学校是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将西方管理会计引入课堂以来,我国培养出了一批熟悉管理会计的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各单位推行管理会计的中坚力量。新时期推进管理会计,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总结以往的经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在原有基础上着重做好几方面工作:
其次,认清管理会计人才知识的宽广性。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只掌握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远远不够。因此,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开设多元化的课程,即使是专业课,也不能仅围绕管理会计本身的内容转。例如,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为考取其会员资格而设置的专业培训课程内容就比较宽广,全部课程分为基础、运营、管理、战略四个阶段共十四门课程,基础阶段有“管理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基础”、“商业数学基础”、“商业经济基础”、“道德、公司治理与商法基础”五门课;运营阶段有“绩效运营”、“财务运营”、“企业运营”三门课;管理阶段有“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企业管理”三门课;战略阶段有“财务战略”、“绩效战略”、“企业战略”三门课,此外,每个学习阶段均设有案例分析课。这些课程中,直接讲授管理会计的课程只占所有课程的很小部分。我们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也应如此。在笔者看来,在会计专业下大规模兴办管理会计方向,不一定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最好的方式,因为这容易造成人才的偏科,况且,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乃至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能成为管理会计的后备力量。所以较好的做法是不划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范围,而是制订管理会计人才知识与能力框架,开设面向大多数学生的管理会计讲座,吸引所有有志于管理会计的人才投身这一行业,扩大管理会计人才的来源。有理由相信,只要社会对管理会计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加上良好的宣传和引导,定能吸纳更多优秀学生将管理会计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再次,搞好实践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教学最好的形式是到工作部门实习。学习者通过实际锻炼才能将课堂和教材中的管理会计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认识现实、培养能力的目的。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人认为实践活动是“软任务”,而考试成绩则是“硬指标”,故而敷衍了事,甚至认为实践活动耽误时间;二是到实际工作单位实习往往遇到很多障碍,客观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难度。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学生失去了解实际情况和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机会,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就成了一句空话。为学生创造更好、更多的实习条件,一靠提高学校和学生的认识,二靠提高实际工作单位的社会责任,三靠财政部门的支持。当下,财政部门对学生实习的支持最重要、见效最快,希望各级财政部门动用影响力,促进学校“与单位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意见》),为学生提供管理会计的实习平台。
最后,认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两方面,而管理会计的教学和科研均需要实践的支撑。目前,学校现有教师学历、知识结构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相当数量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没有实际部门的工作经历,且到实际工作部门调查了解管理会计实施情况或与实际工作部门共同完成管理会计研究课题(包括编写案例)的机会有限,使得不少教师缺乏对实际工作的认识,不熟悉管理会计的运作,限于从书本上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一项应用性的管理活动,教育者缺乏实践经验,很难使受教育者对管理会计有深刻的理解;管理会计科研脱离了现实,研究成果不免无病呻吟。推动教师参加管理会计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培养合格管理会计人才的前提。建议财政部门为学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牵线搭桥,给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中青年教师从现实管理会计活动中积累教学素材,开展“接地气”的管理会计研究。同时,学校也应该主动加大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合作,与实际工作部门和财政部门携起手来,共同为在我国推进管理会计而努力。
责任编辑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