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久前,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4营运资金管理高峰论坛暨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高峰论坛在青岛召开。围绕“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的主题,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校等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交流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政策导向的深度解读,又有思想理念的争鸣碰撞,更不乏来自实践先行者们多角度多样化的案例分享,理论与实践互动,内容丰富生动。同时,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和中国海洋大学还签署了财务管理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拉开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协同创新的序幕。
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辨析与道路探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明确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围绕这些重要论述,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
针对混合...

不久前,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4营运资金管理高峰论坛暨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高峰论坛在青岛召开。围绕“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的主题,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校等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交流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政策导向的深度解读,又有思想理念的争鸣碰撞,更不乏来自实践先行者们多角度多样化的案例分享,理论与实践互动,内容丰富生动。同时,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和中国海洋大学还签署了财务管理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拉开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协同创新的序幕。
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辨析与道路探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明确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围绕这些重要论述,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
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路径和资本管理的运作模式问题,刘玉廷从战略高度阐述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对不同国企进行功能分类,不能实行“一刀切”。对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实行国有控股;对不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竞争性行业适当放开,国有资本可以实行相对控股或逐步实行参股为主。同时,他也指出,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要操之过急,可以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开。目前改革大方向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实施细则的研究完善。权锡鉴在从法人产权制度的角度解析混合所有制概念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于国有股权管理模式的设想,即让国有股权去搭经营者收益的便车:对于国有控股公司,设计一种国有产权主体与公司经营者“相容”的激励机制,他称之为“分享的剩余索取权安排”,明确规定经营者的剩余分享比例;对于国有参股公司,他主张通过采取“优先股”的方式,让国有股权去搭大公司股东的便车。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层面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系主任、资本市场与会计研究中心主任姚铮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在引入非国有资本时,除了考虑民营资本以外,还可以引导专业化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充分引入成熟的金融投资者、管理团队、外企等;产权多元化的实现要注重让非国有资本以增量方式入股,盘活存量,实现国民共进;混改过程中除了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要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实行混改的对象最好来自战略新兴行业或是经营管理优良的企业,至少不应是产能过剩行业或亏损落后企业;等等。此外,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李守武还从企业集团的视角,提出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确立要服从服务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管控要求的观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明确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调研与思路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已告别高速增长时代、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如何通过加强资金运营管理,在保证现金流平衡的前提下,化解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带来的改革阵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是广大企业面临的最直接而严峻的挑战,也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刘玉廷指出,资金运营管理要注重统筹考虑企业自身资源、多种方式配置的社会资源、成本、负债和虚拟现金等形成的价值创造和现金流,积极探索和应用行之有效的资金运营方法,资金运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做到“长期资金短期化,短期资金现金化,短期负债长期化,长期负债资本化。”海尔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总经理邵新智介绍了海尔集团共享模式下的资金管理实践,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亚洲地区财务总监冯海以汽车行业企业营运资金优化项目为例,指出营运资金管理应与企业战略、绩效考评、员工认知度以及业务流程相联系。
按照惯例,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13”和《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2014》。“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13”以2013年2299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行业、地区和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上市公司营运资金配置仍以投资活动为主,但有向经营活动倾斜的趋势,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营运资金主要配置给了经营活动;二是短期金融性负债比例略有上升,营运资金筹资风险有增加趋势;三是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继续恶化,应收账款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升是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改善的关键;四是上市公司按要素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较为成熟和稳定;五是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更高,但国有上市公司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较高,短期财务风险较大。
在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证研究方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谭文浩博士研究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资金配置方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动机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配置内部资金。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杜媛博士从签订契约的利益相关者入手,利用某妇婴医院的实际案例探讨了由利益相关者形成的企业融资类型及利益相关者融资的风险。江西财经大学宋京津副教授研究发现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越明确,债权人的知情权越能得到保障,出于资金安全性考虑,越会缩短债务期限。中国海洋大学王贞洁博士考察经营风险对于营运资金融资决策的影响,发现利益相关者会根据企业的经营风险对其进行“信用配给”,发现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在供应链条上通常处于“信用短缺”的状态,而在选择自身的营运资金融资时,经营风险高的公司更关注风险因素,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营运资本融资作为替代。中国海洋大学杜瑞博士通过对产权性质、股权结构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期短,短期金融性负债的依赖程度高,并指出在保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基础上,适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显著影响。
本次论坛期间,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设立“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的协议,并组建了由48位政产学研各界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标志着我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的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将与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一道,瞄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共同致力于推进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暨营运资金管理的改革发展,为国家培养具有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暨营运资金管理特长的专业人才,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良性互动。